翁城日记 803

B站影视 2025-02-05 23:26 3

摘要:翁城,我们来了!但见此地:山川秀媚,土地肥沃,民风淳厚,人物磊落……我们行走,我们看见,我们阅读,我们感受,我们沉默,我们呼唤,我们耕作,我们收获。行走美丽中国,助力乡村振兴。即日起,本院特推出“翁城日记”,用志其事,以壮我行。

翁城,我们来了!但见此地:山川秀媚,土地肥沃,民风淳厚,人物磊落……我们行走,我们看见,我们阅读,我们感受,我们沉默,我们呼唤,我们耕作,我们收获。行走美丽中国,助力乡村振兴。即日起,本院特推出“翁城日记”,用志其事,以壮我行。

2025年2月5日 星期三 广州

今天下午,集团领导来研究院。观看了我们的跨年大展《海报里的翁源故事》。展出的四十张海报,是从100张海报里精选出来的,把我们这几年在翁源做的事情,大致做了一个介绍。这种介绍很特殊,每张海报都是一个故事,一次行动,一次宣传。

领导们看得认真,也提了不少宝贵建议。其中一点,是怎么样将翁源地区的祠堂文化做更好的挖掘和弘扬。对此,我是充满感情的。之前在羊晚跑文保的时候,就非常关注。当时还想做一个课题:通过广泛搜集和深入分析广东各地的祠堂壁画,对比不同民系教育观、家族观以及地区美术史的差异。当然,我们在翁源亦大有可为,光是一个湖心坝,就非常值得去研究。

下午,倪宽老师过来,补题之前的几张大画。有一张是跟陈辉荣、陈一峰他们合作的,本来陈辉荣画的是一只白鹤,结果手多,画成了石头,但鹤的形象还在,只不过被裹在石头里,于是我说这张画就叫《鹤石图》吧。把这个故事梗概讲了出来,再请deepseek写成文言文。结果出来,有点意思。倪宽书录其上。

跟张工、陈辉荣他们交流,说我喂养长大的deepseek,可以帮写题跋了。张工认为此乃小菜一碟,现在作家、评论家真是面临灭顶之灾。这个观点,我是认同的。

附——

丹青妙手陈辉荣者,挥毫作奇图。初写玄鹤,振翅回颈,翩跹有凌霄之姿。然点染过工,墨痕渐嶙峋,倏尔翎羽化而为石,众皆扼腕嗟叹,以为画虎类犬。惟张演钦拊掌称妙:"造化本无定形,丹青贵在通神!"遂命曰"鹤石图"。此作破翎毛之窠臼,融云根于羽客,恍若蓬莱移影,又似禹鼎铸形。观其石质鹤魂相激荡,墨韵金石共氤氲,开丹青之新境,寓奇趣于毫端。昔顾虎头画龙点睛,今陈生落笔化石,皆以意匠独运而臻妙境,岂非天机偶得耶?

作者丨张演钦

来源:羊城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