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小记者侗文化城华阳营地挖土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0 21:33 1

摘要:5月18日,晴朗的天气下,一群充满朝气、戴着红领巾的文明小记者走进了侗文化城华阳营地,化身“土豆侦探”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体验——挖土豆。这次活动不仅让小记者们亲近了大自然,更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劳动带来的快乐与收获之美。

怀化日报全媒体讯“老师!我挖到‘土豆’啦!”随着清脆的童声划破山林,华阳营地一片沸腾,一场特别的劳动体验正在开心展开。

5月18日,晴朗的天气下,一群充满朝气、戴着红领巾的文明小记者走进了侗文化城华阳营地,化身“土豆侦探”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体验——挖土豆。这次活动不仅让小记者们亲近了大自然,更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劳动带来的快乐与收获之美。

(小记者挖土豆)

眼下,正是土豆的收获季节。中午2点,当来自怀化市人民路小学和宏宇小学的120名小记者们满怀期待地来到华阳营地时,一片绿意盎然的土豆田呈现在眼前:翠绿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欢迎这群小客人的到来。营地的指导老师也是非常热情地接待了孩子们,首先详细地向大家介绍了土豆的历史、生长习性以及挖土豆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在中国南方,土豆虽然不是我们的主粮,却也是一项重要的农作物和餐桌上的一道美食。酸辣土豆丝、土豆炖排骨等是人们常点的佳肴。

(小记者挖到土豆后开心不已)

据了解,早在明朝初期,土豆就被引入中国,开启了一场静悄悄的农业革命。土豆,这个源自安第斯山脉的平凡作物,以其非凡的适应性和惊人的产量,彻底改变了中国千百年来封闭的农业模式。土豆的到来,让中国当时人口从不足7千万人猛增到清末的近4亿人。土豆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不仅改变了中国的人口格局饮食习惯,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

华阳营地农耕园的彭科老师说,土豆普及至全世界,在于它极强的适应性和易于栽种。但是,这个易于栽种只是相对来于水稻小麦等农作物而言。从播种到收获,要想丰收,依旧是很辛苦的。另一位指导梁恒老师告诉小朋友们说:“一颗土豆从播种到成熟,大概需要120天,才能成为你们现在手里的‘地下金币’。”老师举起沾着新鲜泥土的土豆,向围成圆圈的小记者们揭秘:它需要经历22次浇水,躲避3场暴雨,战胜5波虫害,才能收获。正如俗话说的:一粒粮食一滴汗。

(小记者展示自己劳动成果)

孩子们认真记录的样子,让田间地头的笔记本上开满了稚嫩的图画与惊叹号。

在这场与土地对话的实践课中,小记者们用沾满泥土的双手丈量出生命的厚重。

听完讲解后,小记者们迫不及待地拿起工具,冲进了土豆田。一开始,大家还有些手忙脚乱,有的用力过猛,把土豆挖得四分五裂;有的则小心翼翼,半天也没挖到一个完整的土豆。不过,在老师们的耐心指导下,小记者们很快掌握了要领。

于是,孩子们弯下腰,先用小锄头轻轻地刨开土豆周围的泥土,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土豆从土里拔出来。一个个圆滚滚的土豆破土而出,就像一个个调皮的娃娃,露出了憨态可掬的模样。小记者们兴奋地欢呼起来,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记者们越来越熟练,挖的土豆也越来越多。他们你追我赶,互相比较着谁挖的土豆更大、更多。在劳动的过程中,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没有一个人喊累。相反,大家都沉浸在这充满乐趣的劳动氛围中。

(活动合影)

有一首古诗写的好: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的小记者一边挖着土豆,一边好奇地问老师,营地种土豆能卖多少钱?梁恒看到这群小可爱,笑着回答道:华阳营地“种土豆”,可不是为了卖钱,而是为了让人体验种植的辛苦和明白粮食的来之不易。他随即引用了前面这首诗并告诫孩子们说,现在和今后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浪费粮食,必须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小记者们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似乎对劳动的意义有了初步的理解。

不知不觉,太阳渐渐西斜,小记者们的劳动成果堆满了一地。看着那一堆堆散发着泥土芬芳的土豆,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这次挖土豆活动,不仅让小记者们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粮食的珍贵,也懂得了珍惜劳动成果的重要性。

在返回的路上,小记者们纷纷表示,这次在华阳营地挖土豆的经历将成为他们童年生活中一段难忘的回忆。他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劳动的魅力,也体会到了收获的快乐。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文明小记者们会更加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更多美好的事物。

来源:掌上怀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