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YO华阳多媒体亮相S&P 2025汽车网络研讨会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19 09:08 1

摘要:5月16日,在S&P标普全球汽车主办的 2025 汽车网络研讨会上,ADAYO华阳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华阳多媒体BU HUD常务副总经理杨晶围绕HUD核心技术展开深度分享,结合企业实践与行业观察,解析技术演进路径、市场差异化特征及未来交互场景,为车展显示领域提供

5月16日,在S&P标普全球汽车主办的 2025 汽车网络研讨会上,ADAYO华阳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华阳多媒体BU HUD常务副总经理杨晶围绕HUD核心技术展开深度分享,结合企业实践与行业观察,解析技术演进路径、市场差异化特征及未来交互场景,为车展显示领域提供专业洞察。

主持人:在2024车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前沿HUD产品的展示,能否延续上海车展的热度,请杨晶总分享华阳多媒体HUD发展历程?

杨晶:华阳多媒体于2012年对HUD技术进行前瞻性布局。作为国内最早研发HUD的企业之一,公司于2016年实现中国市场首款集成式HUD量产;2017年推出首款W-HUD;2018年成立专项团队预研 AR-HUD 技术,2019年斩获首个中国OEM的AR-HUD项目定点。

2021年基于DLP技术的AR-HUD成功量产,同年获得国际客户的项目的定点,标志着出海战略的实质性突破。

2023年,首款VPD产品获国内客户定点;2024的HUD出货量超过100万台,并连续获得多个国际车企的项目;2025年预计出货量和增长率持续双增长,进一步巩固规模化与全球化布局。

作为同时掌握DLP、LCOS、TFT三种PGU技术路径量产能力的HUD国内头部企业,华阳多媒体通过全技术栈布局满足不同客户的差异化需求。

主持人:回顾近些年的中国市场,大多新能源车型标配AR-HUD,甚至部分已经取消了传统仪表,而国外市场AR-HUD的应用仍然较少。那么对于中外AR-HUD市场呈现显著分化的原因是什么?

杨晶:中外AR-HUD市场的分化可从市场环境、供应链生态和辅助驾驶技术协同三个维度解析。

在市场环境层面,欧美地区以W-HUD为主流,AR-HUD处于零星应用阶段,其产业链因起步较早而基础学科扎实,但规模化落地节奏相对平缓。中国市场则因新能源车企的创新驱动及终端用户对智能交互体验的高接受度,率先实现AR-HUD的规模化普及,并积极探索裸眼3D AR-HUD、景深式3D AR-HUD等前沿技术。日韩市场受限于道路环境与整车空间布局,目前仍以W-HUD为主,少数企业尝试光场技术3D HUD应用。

供应链方面,国内已形成涵盖自由曲面镜、TFT屏、背光元器件等关键部件的完整供应链体系,规模化生产有效降低成本,加速了AR-HUD普及化进程。

技术协同层面,AR-HUD和辅助驾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AR-HUD显示更多驾驶信息内容,增强驾驶员对辅助驾驶的信任感,进一步推动了AR-HUD的快速发展。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个热点话题,HUD最终是否能替代仪表?请问杨总怎么看待仪表与HUD可能存在的竞争关系?

杨晶:从国标法规与功能定位来看,仪表需承担安全报警灯显示功能,HUD无法单一替代仪表。以某些新能源车为例,其通过方向盘小尺寸显示屏聚焦关键安全状态信息,同时将更多驾驶数据备份至HUD显示,既满足法规要求,又优化驾驶员的信息获取效率。未来可以预测到,仪表的物理载体可能向小型化方向发展,信息显示功能将逐步向中控屏、HUD等多终端分流,形成功能保留、载体多元的新生态。

主持人:从C-HUD到小尺寸W-HUD,直到现在更大尺寸的AR-HHD,之后还会发生什么呢?杨总是否能分享对下一代抬头显示产品的展望?

杨晶:华阳多媒体将HUD显示技术划分为四个象限。当前的AR-HUD 1.0阶段以单焦面显示为核心,聚焦画幅扩大、分辨率提升及交互功能开发;AR-HUD 2.0也是我们的VPD阶段,我们的目标是推动VPD一体化,实现风挡玻璃从A柱到A柱的显示;AR-HUD 3.0代表作是我们在今年CES以及上海车展发布的景深式3D AR-HUD,通过景深技术打造真实3D效果,以强化用户体验;AR-HUD 4.0是HUD最终形态,我们期待突破远距离投影的体积限制,实现全风挡覆盖的显示方式。

主持人:车载显示屏幕的热管理需求有哪种类型的冷却方式?能否与动力空调的热管理系统耦合?我们有请杨晶总给大家做一下解答。

杨晶:中控显示屏与HUD均面临热管理挑战,尤其是HUD需应对太阳光倒灌等严苛测试场景。从技术路径看,当前解决方案主要分为主动散热与被动散热两类。值得关注的是,关于是否会与动力空调系统的热管理实现联动,这已是可预见的未来趋势走向。目前,整车热管理正趋向中央集成化,而将整车中央空调系统与HUD热管理进行集成,也将是我们可预见的未来技术创新方向。

未来,华阳将继续以开放心态聚焦场景化创新,与行业伙伴共同探索显示技术的更多可能性,推动车载显示体验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演进。

来源:ADAYO华阳集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