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月烟花上洛阳。新春,洛阳以一场烟花梦幻开场。从恢宏的宫廷仪式到烟火缭绕的市井街巷,从璀璨的灯火盛景到沉浸式的非遗体验,2025年春节,洛阳以“穿越盛唐洛阳年”为主题,通过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表达,为全国游客奉上一场“可触、可感、可传承”的新文旅开年大
△ 正月烟花上洛阳 段万卿 摄
正月烟花上洛阳。新春,洛阳以一场烟花梦幻开场。从恢宏的宫廷仪式到烟火缭绕的市井街巷,从璀璨的灯火盛景到沉浸式的非遗体验,2025年春节,洛阳以“穿越盛唐洛阳年”为主题,通过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表达,为全国游客奉上一场“可触、可感、可传承”的新文旅开年大戏。
春节假期,洛阳创新打造“宫里过大年”“坊里过大年”“天街过大年”三大场景,将非遗融入城市氛围中。在应天门、明堂天堂等遗址景区,“燃庭燎”“宫廷年夜饭”“赠春幡”等唐代宫廷年俗被原汁原味还原,身着唐装的仕女执灯巡游,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唐代织锦、金银器錾刻技艺,游客在“博物馆奇妙夜”中触摸盛唐风华;洛邑古城、天街遗址公园则化身盛唐市井,糖画、皮影、洛阳宫灯等非遗技艺与“神都上元灯会”交相辉映,千盏非遗花灯点亮夜空,再现“正月烟花上洛阳”的诗意盛景。
△隋唐洛阳城景区推出“宫里过大年”系列活动 景区供图
非遗市集赋能消费,传统技艺潮味新生。春节期间,洛阳以非遗为纽带,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龙门石窟畔的龙门市集“开年有好市”非遗市集,汇聚唐三彩、牡丹瓷等百余项非遗项目,游客可亲手体验泥塑制作,聆听豫剧名家即兴表演;魏坡古村落的“洛阳大集”则将非遗与国潮融合,现代咖啡、文创手办同台亮相,传统舞狮与街舞快闪碰撞出别样火花。
沉浸体验破圈传播,全民共享非遗魅力。洛阳通过多元互动,让非遗“活”在当下。洛阳大河荟开启“幻境游园荟”主题活动,首次原创奇幻情景剧——奇幻魔术巡游体验项目,参与游客“一秒入戏”。大河荟内《寻迹洛神赋》演艺项目以全息高科技投影技术重现《洛神赋图》,让游客沉浸式穿越古今。各县区则推出“一县一非遗”活动,嵩县木偶戏、孟津剪纸庙会、栾川竹马舞等民俗展演轮番登场,形成“城乡联动、全民共享”的非遗传播矩阵。
△大河荟沉浸式体验
河南省级非遗民间剪纸(孟津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畅杨杨感慨:“在洛阳过年,仿佛推开一扇时空之门,非遗不是橱窗里的展品,而是生活里的烟火气。”
今年是首个“非遗春节”,通过非遗场景化、体验化、产业化开发,洛阳将历史文脉转化为文旅IP,带动餐饮、住宿、文创等产业链升级。非遗与文旅的深度融合,正为这座千年古都注入“以文化城、以旅兴城”的澎湃动能。
当新春焰火照亮龙门山色,当非遗薪火点燃城市活力,洛阳用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证明:守住文化根脉,方能打开未来。这场“非遗盛宴”不仅是一场节庆的狂欢,更是一座城市对“何以中国”的生动回答。
△ 龙门市集 张娴 摄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