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济血液学术月评 | 揭秘ADC药物敏感性机制,推动DLBCL治疗新策略更新

B站影视 2025-02-05 18:46 3

摘要:求知若渴,精进不息。在血液疾病研究的征途上,文献的深入解读是解锁新知、提升诊疗水平的宝贵资源。为加速学科前沿成果的传播,百济特别推出“血液学术月评”活动,每月邀请国内血液学专家,围绕当月血液领域核心杂志优秀文献,展开深度解读与精彩讨论,旨在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

求知若渴,精进不息。在血液疾病研究的征途上,文献的深入解读是解锁新知、提升诊疗水平的宝贵资源。为加速学科前沿成果的传播,百济特别推出“血液学术月评”活动,每月邀请国内血液学专家,围绕当月血液领域核心杂志优秀文献,展开深度解读与精彩讨论,旨在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为我国血液病学的持续进步注入不竭动力。本期会议由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魏小磊教授担任主席,多位专家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对Polatuzumab vedotin(Pola-V)敏感性的分子决定因素展开深度解读和探讨,内容整理如下。

聚集DLBCL治疗前沿,深度解读DLBCL中Pola-V敏感性新机制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朱晓健教授

DLBC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淋巴瘤亚型,其发病率较高,仅有一半的患者能通过一线治疗获益。抗体偶联药物(ADC)Pola-V通过与CD79b的胞外域结合,并释放细胞毒素微管抑制剂单甲基澳瑞他汀E(MMAE)来杀死靶向的恶性淋巴瘤细胞。而对于DLBCL,POLARIX III期临床研究显示,将R-CHOP方案中的长春新碱替换为Pola-V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这使得Pola-V成为20多年来首个被批准用于DLBCL一线治疗的药物。然而,Pola-V的疗效在不同亚型的DLBCL患者中存在差异,特别是其在活化B细胞(ABC)亚型中的效果可能优于生发中心B细胞(GCB)亚型,这提示需对Pola-V不敏感的患者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本研究采用全基因组CRISPR-Cas9功能筛选技术,在不同亚型的DLBCL细胞系(ABC和GCB亚型)中筛查影响Pola-V疗效的关键基因。通过比较Pola-V与MMAE的作用,本研究区分了CD79b靶向杀伤和单纯毒素作用的影响,结合遗传学和药理学手段,分析特定基因及其相关的分子通路,研究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设计

分析结果表明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糖基化的关键基因在介导Pola-V敏感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些基因影响了细胞表面CD79b的水平,但并未改变对MMAE的敏感性,具有研究价值。利用生物信息学进一步分析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糖基化的相关的潜在调控因子,发现与α2,6-唾液酸化相关的基因被显著富集,尤其是与其N-连接糖链相关的SLC35A1、SLC35A2和ST6GAL1,这提示α2,6-唾液酸化相关基因在Pola-V介导的对CD79b杀伤功能中发挥潜在调控功能。

在对DLBCL细胞系中ST6GAL1、SLC35A1和SLC35A2进行敲除后,发现DLBCL细胞系对Pola-V的IC50降低,竞争生长能力弱于对照组。同时,这些基因的敲除对MMAE的肿瘤杀伤效果无影响,上述结果表明SLC35A1、SLC35A2和ST6GAL1作为α2,6-唾液酸化关键基因,可介导DLBCL细胞系对Pola-V的敏感性。同样,体内异种移植实验结果与体外实验一致。在两种DLBCL细胞系(RIVA和FL-318)中,在未使用Pola-V的情况下,ST6GAL1、SLC35A1和SLC35A2的敲除对肿瘤生长无抑制作用,但这些基因的缺失显著增强了肿瘤细胞对Pola-V的敏感性,如图2。

图2 在Pola-V存在和缺失的情况下敲除α-2,6唾液酸化相关基因的DLBCL细胞系在小鼠体内的成瘤情况

此外,研究进一步在54种肿瘤细胞系中比较了Pola-V敏感性和表面CD79b抗原表达及MMAE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表面CD79b的表达与对Pola-V的敏感性密切相关(R2=0.6379),但与对MMAE的敏感性无相关性(R2=0.087),如图3。上述结果说明CD79b的表达可作为提示对Pola-V敏感性的指标,即CD79b表达越强,细胞对Pola-V的敏感性越强。

图3 Pola-V敏感性和表面CD79b抗原表达及MMAE之间的关系

在确认了α2,6-唾液酸化相关基因和Pola-V敏感性、CD79b表达与Pola-V敏感性的关系后,研究继续探究了α2,6-唾液酸化相关基因是否调控了Pola-V与CD79b的结合,在DLBCL细胞系中进行添加α2,6-唾液酸化抑制剂或进行关键基因的敲除,可发现CD79b水平增加但表面免疫球蛋白水平未受影响,且在原代细胞中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上述结果表明α2,6-唾液酸化相关基因与DLBCL细胞系对Pola-V的敏感性和CD79b的表达均呈现负相关。通过逐渐增加浓度生成的结合曲线分析显示,α2,6-唾液酸化细胞的Pola-V与细胞表面CD79b的结合解离常数(KD)平均降低了62%,这表明α2,6-唾液酸化通过阻碍Pola-V与CD79b的结合调控DLBCL细胞对Pola-V的应答,如图4。

图4 Pola-V与细胞表面CD79b的结合情况

在进一步的研究中,研究继续探索了CD79b糖基化修饰对Pola结合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特定糖基化天冬酰胺残基(如N127/N128)会影响Pola-V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而增加糖基化抑制剂后,CD79b的表达显著增加,同时降低了糖基化修饰,使得更多CD79b能被Pola-V识别,从而增强抗肿瘤作用。除了糖基化修饰外,研究还探索了泛素化等其他影响Pola-V敏感性的因素。

综上所述,本文揭示了DLBCL对Pola-V敏感性的分子机制,强调了糖基化和KLHL6调控在Pola-V疗效中的核心作用,并提出了通过小分子抑制剂靶向糖基化通路的新治疗策略。这些发现为提高Pola-V在DLBCL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潜在方法。

朱教授认为本研究对DLBCL中Pola-V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机制进行了深入且全面的研究,主题新颖且具有临床意义,填补了对Pola-V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机制知之甚少的空白;研究设计系统且严谨,从背景问题入手,利用CRISPR筛选方法系统性挖掘调控机制,结合细胞、动物和临床相关实验验证,提出明确的分子靶标与治疗策略,形成科学闭环且具有应用潜力。

专家讨论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林薇教授:

在临床工作中,样本量有限,能够开展的研究项目也相对较少。在此情况下,想请教朱教授,如果您身处这样的环境,会如何着手进行科研工作?特别是当我们考虑开展一项临床试验,面对众多药物,如何确定哪些药物组合可能有效,从而为我们提供研究方向的线索?您能否分享一些经验或建议,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研究方向。

朱晓健教授

如果您对某个特定肿瘤类型感兴趣,可先收集患者的标本,并详细记录病历资料。一年后,您可能会发现哪些药物组合在患者群体中产生了不同的疗效,这时就可以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另外,当您在其他专家在讲座中学习到某个药物组合或某个基因对预后有重大影响时,您可以查阅您的标本进行验证,确定这个基因是否也在您的患者标本中产生了类似的作用。因此,我建议从实际工作出发,先收集标本。有了标本之后,研究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并且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些问题也会逐渐得到解决。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钟伟杰教授:

在既往研究中,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测得的CD79b表达水平与Pola-V的临床疗效并无显著关联。但这篇文献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了细胞株中CD79b的表达,并发现其表达水平与Pola-V药物的疗效呈正相关。针对这一矛盾点,希望朱教授给予解答。

朱晓健教授:

CD79b的抗体偶联药物与CD79b的表达无显著关联,这确实有些难以理解。然而,深入思考后,意识到这可能与检测方法有关。正如钟老师所指出的,该研究中采用的是免疫组化方法。免疫组化在检测组织切片中的细胞时,由于细胞层层叠叠,其阴性和阳性以及表达水平并不能准确代表肿瘤细胞实际的表达情况。特别是在微环境复杂的肿瘤中,存在大量非肿瘤性B细胞,这些细胞同样表达CD79b。因此,免疫组化检测到的CD79b表达水平可能并不能真实反映肿瘤细胞的实际表达水平。

相比之下,流式细胞术则能够更准确地检测单克隆B细胞表面的CD79b表达。在该研究中,研究者通过流式细胞术发现CD79b的表达提高与Pola-V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关联。

茂名市人民医院董颖教授:

在朱老师的讲解中,提及了不同患者群体的疗效差异。想请教朱教授,您认为哪些患者群体在使用Pola-V药物时可能获得更大获益?这将有助于更加精准地把握药物的使用,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

朱晓健教授:

首先,在既往研究中Pola-V在GCB亚型中的疗效优于ABC亚型,而ABC亚型相对难治疗。然而,本研究发现GCB亚型中存在KLHL6基因突变,该突变会影响CD79b的泛素化修饰,进而影响其表达,从而导致Pola-V疗效下降。上述结果解释了ABC亚型的DLBCL对Pola-V的药物敏感性优于GCB亚型,直接关联到现有的临床实践和患者治疗。

其次,本研究提出了两个可能提高Pola-V疗效的潜在靶点,即干预CD79b糖基化修饰或干预α2,6-唾液酸化相关基因。这些潜在靶点的提出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可进行相关小分子药物或抑制剂研究,从而提高Pola-V疗效。

参考文献

1.Corcoran SR, et al. Cancer Discov. 2024 Sep 4;14(9):1653-1674.

编辑:Cirrus

审校:Irena

排版:Red

执行:Cherry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灵科超声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