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虹iGame B860M ULTRA V20主板评测:艺术风浓厚,性能过关

B站影视 2025-02-05 17:47 2

摘要:七彩虹 iGame Ultra系列的首次登场是在RTX 20系显卡上,以性价比为卖点,后来经过了RTX 30/40系的迭代,逐步定型为一个以艺术化风格设计为特色的系列,并扩展到主板、内存、水冷等产品中。今天我们评测的,就是iGame Ultra系列的第二代主板

七彩虹 iGame Ultra系列的首次登场是在RTX 20系显卡上,以性价比为卖点,后来经过了RTX 30/40系的迭代,逐步定型为一个以艺术化风格设计为特色的系列,并扩展到主板、内存、水冷等产品中。今天我们评测的,就是iGame Ultra系列的第二代主板:iGame B860M ULTRA V20,这块主板依旧采用iGame B760M ULTRA Z D5 V20的纯白配色以及波普风设计,看起来活力满满,那么这块“艺术型”主板的实际用料和性能表现又究竟如何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包装&外观:幻彩点阵,方圆合一

既然是主打艺术风格的系列,iGame B860M ULTRA自然从外包装上就开始“艺术”起来。包装采用了幻彩点阵的设计,在不同角度下会呈现类似于彩虹般的色彩,十分引人注目。包装正面有主板的“全身照”,可以看到相比上代,这代B860M ULTRA更注重展现圆润与方正的结合,主板散热装甲既有棱角分明的边线,又有圆润自如的收边,相当和谐美观。背面则是一些规格参数与卖点介绍,用户可以很方便地了解这块主板的基础配置信息。

拿出主板后,整块主板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素净”,也许是七彩虹想更强调散热装甲方圆合一的造型特点,所有装甲并没有太过繁复的花纹设计,只是用零星的logo标志点缀,加上银白配色,有一种低调的精致感。而与简洁的散热装甲相碰撞的,是主板最右侧印有“ULTRA”系列名称的装饰板,板上有与外包装一样的幻彩点阵,繁复与极简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让人重新意识到这是一块主打艺术风外观的主板。

主板靠下位置的M.2插槽和南桥部分使用了一整块长条状的散热装甲,最左边是镜面的iGame系列标志,镜面处理与磨砂质地的散热装甲、还有右边用点阵构成的“ULTRA”字样又形成了一重对比,丰富了主板细节的同时,让整体的精致感再上一层楼。

相比起正面的“素净”,主板背面就相对繁复一些了。右上方有不少元器件,底部则印有“ULTRA”字样,PCB整体以灰色为主,与正面银白的设计形成了差别。

由于系列本身还是定位主流级市场,所以配件以实用为主,七彩虹为B860M ULTRA配备了2条白色的SATA数据线、1个直插式一体WiFi 7天线、1条5V ARGB转接线、1个前置面板接针转接头和3个SSD的螺丝固定组合,虽然比不上旗舰级主板的配件,但对于一般的用户来说都足够使用了。

扩展插槽:多规格M.2插槽+USB4接口

内存插槽

iGame B860M ULTRA配备了4条DDR5内存插槽,每条插槽都做了金属加固处理,这在一般的中端主板上并不多见,可见七彩虹对于ULTRA系列还是挺上心的,所有内存插槽均采用单边卡扣设计,方便在小机箱内进行拆卸。内存支持上,主板最高支持9200MHz的内存频率,总容量则可达192GB。

PCIe和M.2插槽

受限于主板尺寸,iGame B860M ULTRA配备了两条PCIe插槽,其中一条为全长的PCIe 5.0×16插槽,位于主板中间,插槽周围均有金属加固处理,以增强插槽的承重能力,让用户在选择重量较大的高端显卡时不必担心插槽强度问题。不过在安装便利性上,iGame B860M ULTRA就稍微差一些了,依旧采用传统的手动卡扣设计,安装体验是比不上一些配备了快拆设计的主板了。而与显卡插槽相隔了两个槽位的PCIe 4.0×4插槽,就明显是给扩展设备用的了,尾部没有设置卡扣固定,在设备长度支持上表现较为良好。

iGame B860M ULTRA配备了3个M.2插槽,依据B860芯片组的规格,最上方的一个是从CPU直接引出的PCIe 5.0×4插槽,而下方的两个则是由芯片组引出的PCIe 4.0×4插槽。上方的PCIe 5.0插槽配备了和供电模组一样的独立加厚散热装甲,三层鳍片式的设计有助于将PCIe 5.0 SSD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快速导出,保证高负载时运行稳定。这个插槽支持2242/2260/2280三种规格长度,七彩虹也贴心地在主板对应的长度位置进行了标注,尾部固定使用旋钮设计,简单实用。

底部的两个插槽则用一条长长的装甲覆盖,不仅覆盖到两个M.2插槽,就连南桥也一并覆盖起来。这个散热装甲为合金一体成型,看上去质感相当不错,卸下后可以看到南桥上还有散热片,用以填充芯片和散热装甲之间的空隙。这两个M.2插槽的兼容性更好,可以兼容从2242到22210四种规格的M.2 SSD,出厂就已经预装了2280/22210长度的螺柱。所有的M.2插槽均配上了胶垫,用来支撑SSD,防止被压弯,可以看出七彩虹在细节上的追求还是相当到位的。

板载接口

虽然只是M-ATX板型,但是iGame B860M ULTRA的接口还是给得很足的,不仅有前置USB 3.2 20G的Type-C口,而且这个接口还支持30W的PD充电,能够满足设备快充的需求,同时5个4PIN PWM风扇/水泵接口也足够接入机箱内的散热器和风扇。除此之外,主板还配有4个USB 2.0接口(2组接针)、2个USB 3.2 Gen 1 Type-A接口(1组接针)和4个SATA 3.0接口,对于家庭用户来说已经完全足够了。

背部I/O接口和按键

背部I/O接口方面,iGame B860M ULTRA给到了一个USB 4的Type-C接口,传输速度高达40Gbps,同时支持显示输出;Type-A接口则共有7个,其中顶部有4个USB 2.0接口,用以连接鼠标、键盘等外设,被黑线框起来的一个接口是用来无U刷BIOS时使用的。下面是两个视频输出接口,HDMI 2.0和DP 1.4接口分别支持4K@60Hz和8K 60Hz的画质输出;再往下就是2个USB 3.2 Gen 1 5Gbps接口和1个USB 3.2 Gen 1 10Gbps接口;最下面有两个WiFi 7天线接口和5个3.5mm音频接口,以及数字音频信号口。

另外,I/O面板顶部还配上了刷BIOS和清除CMOS的按钮,这在B860M主板中较为少见,方便用户在“折腾”内存和CPU超频时还原BIOS。

主板拆解:12+1+1+1相供电

供电模块

iGame B860M ULTRA采用12+1+1+1相供电设计,其中12相核心供电,1相VCCGT供电、1相VCCSA供电和1相VNNAON供电。所有供电均由MPS MP29005-A控制芯片控制,核心、核显还有SA供电所用的MOSFET均是MPS MP87661(60A),VNNAON供电则配备了一个MP8785,具体的规格尚未公开。供电电容均为10K黑金电容,可以在高温下长时间稳定运行,供电接口则从B760M ULTRA的8+4PIN升级为8+8PIN,提供更充沛的供电,帮助CPU在高负载时更稳定运行。

网卡、USB4芯片&声卡

iGame B860M ULTRA的有线网卡是七彩虹常用的瑞昱RTL8125BG,无线网卡则为Intel的BE200,支持Wi-Fi 7和蓝牙5.4,目前很多主流高端主板都在用,基本上没有比它更好的选择了。USB4芯片在有线网卡上方,型号是英特尔的JHL9040R,也是很多主板会用到的USB4接口控制芯片。

声卡芯片覆盖有屏蔽罩,从七彩虹给出的资料来看是“经典”的瑞昱ALC 1220,支持7.1声道,周围排有4个滤波电容,和上代基本一致。

上机实测:BIOS使用方便,性能过关

这次上机测试我们依旧选择了Ultra 9 285K来测试主板的极限供电能力,内存的话我们准备了芝奇的皇家戟DDR5-8000 24GB×2套装,属于UDIMM内存里面相当高频的内存了,用来测试主板的内存超频能力。至于CUDIMM内存就不使用了,毕竟目前这类内存的价格还是太贵了,一般来说不会配合B860主板使用。其余配件如下图,测试时BIOS更新到了最新的1004版本。

BIOS体验

七彩虹的BIOS在去年8月的时候经历过了一次大改,新版BIOS的名称为“MOORE图形化BIOS”,比起之前的BIOS有了很多改进。首先在简易模式下,BIOS页面分为了三大块:最左边是常用功能的合集,包括了语言选择、从USB刷BIOS、CPU散热器调整和收藏夹,同时还有RGB灯、高清音频等小功能开关,弹出的操作提示也被移到了中间,方便用户随时查看。

中间和右边是平台目前的基本参数,同时聚合了诸如内存XMP、硬盘启动顺序、风扇调节和自动超频等功能。自动超频功能共有3档,分别为默认、性能和节能,每选中一挡时,系统会自动调节功耗墙和其他超频细项,方便新手用户获得更强的性能。

这几个功能里面值得一说的是CPU散热器调整,这其实就是相当于功耗墙的功能,七彩虹提供了5个档位供用户选择,最左边是Intel Default Settings,接着是下压式风冷/塔式风冷/一体式水冷和分体式水冷几个选项。每个选项的PL1和PL2都不相同,塔式风冷选项下的PL1和PL2都给到了253W,基本上能跑满Ultra 9 285K了,一体式水冷则是去到了400W,和手动解除限制没有什么区别。

高级模式下,新BIOS的逻辑也向大厂靠拢,系统信息、超频、高级功能等页面一字排开。这里重点讲一下超频页面的设计,新BIOS的超频页面采用层级式设计,点进去后就能看到CPU和内存超频的模块。其中CPU模块将频率和电源设置分开成独立的两个部分,频率设置中可以调整具体的CPU频率,CEP开关功能也依旧得到保留。

而内存超频模块则将时序调整直接拉到二级页面上来,用户可以直接调整内存相关的电压、时序等参数,同时旁边也会显示当前参数供用户参考,基本和三大厂看齐。

CPU供电能力测试

前面提到,七彩虹在简易页面上提供了自动超频功能,同时散热器调整选项相当于功耗墙的功能,所以CPU的供电能力测试我们就围绕Intel Default Setting和三挡自动超频功能来展开,分别进行AIDA 64 10分钟的Stress FPU测试和CINEBench R23跑分测试。其中Stress FPU测试主要考察的是不同模式下CPU的功耗和频率差别,测试结束后会记录CPU温度、功耗和核心频率,并用红外线成像仪测量供电模块的温度,测试时室温约24℃。

在前期调整的时候我们发现,在选择Intel Default Setting的设置之后,散热器调整选项也会一起选择为Intel Default Settings,此时PL1/PL2均限制在250W。而其余三挡均可把散热器选项限制选到一体式水冷挡,也就是400W PL1和450W PL2。所以接下来的测试中,三挡自动超频功能均把散热器选项调到一体式水冷挡。

可以看到,自动超频中“默认”和“性能”档位的烤机功耗都达到了300W,能够令英特尔酷睿Ultra 9 285K满血发挥,而两者的功耗和频率表现几乎一样,同时主板的供电MOS温度也都在75℃左右,可以说这两档的调节几乎是差不多的。而调回Intel Default Settings后,功耗被限制在了240W左右,虽然CPU的P核和E核的最高频率与前面两个档位相同,但实际运行中,有些核心的频率会有一定程度的动态下降。至于节能模式的封装功耗确实很低,只有100W不到,供电MOS温度也是,摸上去也就微微烫手的程度。

到了CINEBench R23跑分测试,Intel默认设置和主板默认、性能档位的多核成绩基本就是同一水平,相差不超过1%,节能模式的性能就下降得比较多了,降幅超过30%。单核方面,性能模式下的单核成绩略有落后,节能模式则和多核一样,比起两个默认模式下降了超过30%。

内存超频测试

内存超频测试中,两条芝奇皇家戟DDR5-8000内存很轻松地就开启了XMP达到8000MHz,此时内存读取速度超过了110GB/s,写入速度则在92000MB/s左右,属于DDR5-8000内存的正常水平。如果再往上拉频率的话,这两条内存可以去到8400MHz CL42,此时内存的读取速度有所提升,达到了115GB/s左右,不过这个条件下内存运行不太稳定,有可能出现关机后就无法开机的情况。稳定的超频频率为8200MHz CL40,但由于时序较XMP更宽松一些,所以写入速度比XMP略低。总体来说,iGame B860M ULTRA还是有一定内存超频能力的,能够顺利地将UDIMM内存超到8000MHz,对于普通家庭用户而言已经足够使用,至于官方说的9200MHz,就需要CPU和内存两者的体质都达到要求才行,普通家庭用户并不太需要强求。

总结:艺术风浓厚,性能过关

其实一番体验下来,iGame B860M ULTRA给我们最深的印象是它充满艺术气息的外观设计,将方正与圆润和谐统一的散热装甲放在如今的市场中相当有辨识度。同时七彩虹还巧妙地将“繁复”与“极简”两种风格有机结合起来,让整张主板看起来素净整洁又不缺乏精致感,这在相对不那么注重外观的中端主板市场里是相当少见的,能够满足不少“颜值”向用户的需求。

而这张主板在扩展和性能方面的表现也是过关的,3个M.2插槽和8个背部的I/O接口,只要不是专业的生产力用户,其所带来的扩展性都已经绰绰有余了;性能方面则在烤机测试中得到证明,能稳定带起Ultra 9 285K,应付面向主流用户的Ultra 7/Ultra 5级别处理器更是不在话下,而DDR5-8000的内存支持也是基本到了主流用户的极限。目前这款主板已经开售,国内电商平台定价1399元,属于相对合理的水平。如果希望找一款颜值较高,同时扩展、性能均过关的B860主板的话,iGame B860M ULTRA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来源:超能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