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Only peonies, the true national color, move the capital during the blooming season.
宿露轻盈泛紫艳,
朝阳照耀生红光。
占断城中好物华。
何人不爱牡丹花,
Only peonies, the true national color, move the capital during the blooming season.
2025开年超火的大剧《国色芳华》你追了没?这部剧的故事设定是在超有魅力的唐朝,讲的是商户家的女儿何惟芳与花鸟使蒋长扬认识之后,靠着培育超稀有的牡丹的本事和过人的经商头脑,在长安开启创业之旅并实现济民报国的传奇经历。
你知道吗?在盛唐那会儿,牡丹可不只是用来观赏的漂亮花朵,它还是经济、艺术和文化的超级象征!《唐国史补》里就写着:“人种以求利,本有值数万者 。”当时那些达官显贵,对珍稀品种的牡丹喜欢得不得了,价格也是千差万别,有像剧里演的那样几百文一株的,还有能卖到成千上万的。(这里有个冷知识:唐朝的一文钱,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五块钱呢!)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在当时,牡丹那可是花界顶流!它的周边产品如诗歌、绘画、刺绣织物等都大受欢迎。中丝馆里藏着许多和牡丹相关的珍贵档案,它们就像一把钥匙,带我们穿越到盛世大唐,去感受牡丹国色天香的魅力 。
牡丹纹样
传承千年的美学符号
据说《国色芳华》剧组超用心的,光是衣服就做了1500多套!不管是色彩、纹样,还是与发型、饰品的搭配,满满都是盛唐的独特韵味 。
剧中人物的服饰上有精美细腻的花鸟纹、青云纹等图案,不过最最吸引人眼球的,还得是富贵又典雅的牡丹纹 。巧了,中丝馆里的馆藏里也有好多牡丹纹样,和剧里的比起来毫不逊色——
有一块质地特别轻薄的淡红花罗,一朵朵牡丹线条流畅,有的开得娇艳无比,有的还在含苞待放,仿佛正在微风中摇曳。看着这些牡丹,就像看到春日暖阳下,那些恣意欢笑的少女,浑身都散发着张扬又热烈的气息 。
馆藏淡红色牡丹提花罗
还有一件红地卍字纹牡丹如意宋锦,那才叫“真·锦上添花”呢!质地柔软,光泽柔和的红色锦缎上有庄重灵动的卍字纹,还有简单大方的如意纹,再和雍容华贵的牡丹纹交织在一起,这里面可全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
馆藏红地卍字纹牡丹如意宋锦
这些馆藏的牡丹纹样,和《国色芳华》里服饰上的纹样相互呼应。从唐朝到现在,历经岁月洗礼,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却从未改变。
牡丹簪花
发髻上的国色天香
剧里的女孩子,好多都在头发上簪花,何惟芳头上簪着牡丹的样子,更是让观众们眼前一亮。那一刻,女性的柔美和花卉的娇艳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
其实在唐朝,簪花可是男女老少都喜欢的时尚潮流哦!不同的花有不一样的寓意,牡丹作为花中之王,当然是最受大家喜爱的。中丝馆收藏的发绣珍品《簪花仕女图》,就展现了唐朝贵族女子把盛开的玉兰、荷花、牡丹这些当季的鲜花插在发髻上的日常 。
馆藏发绣《簪花仕女图》(局部)
这件作品是苏州发绣非遗传承人周华莹,照着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以青丝为线织绘而成。那位簪牡丹的女子神情闲适,云鬓花颜金步摇,一垂首一抬眸,都透着大唐特有的柔情和华贵 。
馆藏发绣《簪花仕女图》(局部)
唐朝人民对牡丹的喜欢可不止这些,除了在衣服上绣牡丹、在发髻上簪牡丹,连团扇都要画上牡丹,这就能看出世人对牡丹的热爱之深。
馆藏发绣《簪花仕女图》(局部)
名贵品种
丝绸档案中的牡丹传奇
剧中的数千株牡丹和芍药分别来自“中国牡丹之都”菏泽与“牡丹之乡”洛阳,里面有魏紫、姚黄、赵粉等诸多珍稀品种,每一朵都娇艳欲滴、仪态万千。中丝馆的档案里也有这些名贵品种的牡丹纹样,它们的美丽和神韵永久地留在了丝绸之上。
被誉为“花王”的姚黄,因最早出现在北宋洛阳的姚家而得名,其花单生枝顶,颜色、花型都很像皇冠。中丝馆有一件金丝床帏,上面的姚黄牡丹是以精湛的缂丝工艺织就,花瓣层次分明,每一片都散发着雍容华贵的光辉 。这床帏往屋里一放,感觉整个房间都亮堂起来了~
馆藏缂丝床帷《牡丹》
赵粉,因出自清代菏泽赵家花园,色为粉红而得名。这种牡丹花型多样,花量也大,还有淡淡的清香。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卢福英参考郎世宁的《牡丹图》,用不同深浅的粉色丝线,把赵粉牡丹的花瓣一层一层绣出来,花朵周围的绿叶也绣得栩栩如生,将赵粉牡丹衬托得更加娇美动人 。看着看着,好像都能闻到似有若无的牡丹花香,让人陶醉其中。
馆藏苏绣《牡丹》
蓝宝石牡丹花色独特,因犹如深邃的蓝宝石而闻名。在中丝馆的这件缂丝地屏《如意牡丹》上,鲜艳且富有层次感的蓝色牡丹把整个空间都染上了神秘的色彩,给人一种宁静又高雅的感觉。再配上金色的如意纹,营造出了一种华丽而庄重的氛围,还增添了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
馆藏缂丝地屏《如意牡丹》
从《国色芳华》中对牡丹的演绎,到中丝馆这些珍贵的馆藏档案,牡丹文化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贯穿了历史的长河。这些牡丹纹样、簪花风尚等,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丝线穿梭,编织着时光的绮梦
档案里的诗行
记载着盛世花开的时刻
国色牡丹,绽放在岁月长河
绫罗绸缎,留存这千古风华
一转眼,新的一年已经到来,
祝大家新的一年:
富贵荣华,一路生花!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
多多教育:给孩子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博物馆中学习。让孩子在历史文化遗迹中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探索世界。
打开小程序了解热门展讯👇👇👇
来源:博物馆看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