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是农村长大的,长大后很少在老家呆,时间久了,就会很想回去看看,但是,回去呆不了一天,我又特别想回来。
我是农村长大的,长大后很少在老家呆,时间久了,就会很想回去看看,但是,回去呆不了一天,我又特别想回来。
因为,现在的农村完全变了,早已经不是记忆中的样子了。
人变得特别爱攀比,比房子,车子,比子女,媳妇,比城里夸张多了。
为了充面子,绝大多数老人,拼尽全力,甚至搭上性命,也毫不在意。
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说的是我奶奶。当时我的大婶婶,被一个男的骗去搞传销了。家里人的电话都不接,也从不打电话回来。
只偶尔给我堂弟堂妹发个信息,说她很好,等她发财之类的。
我奶奶几个儿媳,她最得意这个。我婶婶的一去不还,伤透了她的心。
没有了老婆,我叔叔那种木讷的性格,估计得打一辈子光棍了。
没有了娘,我堂弟堂妹还怎么找个好人家嫁娶?
这样的话,这一大家子,都要被人瞧不起!
为了能让我婶回来,她做了一个决定,大半夜喝农药,人快不行了才叫我爸过去,遗言就是,无论如何,都要让我婶回来奔丧。
可惜的是,就这样,我婶婶还是不肯回来。
这条命就这么白白送掉了。
村里有户人家,生的2个儿子脑子都不太灵光。
这年头,在农村,脑子正常的,都不好娶老婆了,更何况这种有点缺陷的。
父母为了这两个儿子能娶上老婆,真可谓倾尽所有。
大儿子娶的是脑子也不太使的老婆,花了近50万。
谁知道,贵也没好货。这女的居然不能怀孕,无奈,最后只得试管,花了10万,生得一个女儿。
二儿子娶的老婆,腿有点跛,因此便宜一点,但也花了近40万。
祸不单行,老二媳妇也一直怀不上,一检查,发现是自己儿子的问题,精子存活率太低,也得试管。
好在,试管后得了一个儿子。
经这么一折腾,两儿子也算是完成了人生大事,都有了老婆,也都做了爸爸。
但是,老两口已经被掏空了,真的是一点都不剩了。
如果以后他们自己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儿子能这么尽全力帮他们吗?
村中有个和我同辈的,也就42岁,但是他的大儿子已经24岁了。
24岁,在我老家算年纪大了,如果父母不给力,那就离光棍不远了。
因此,他在年前贷款买了宝马,首付8万,听说也是借的。
县城的房子也在年前拿到了钥匙,就等儿媳妇进门,放鞭炮装修。
可就这样的条件,也几乎没有媒人上门。
人家说,现在的女孩太少了,条件好的男的都看不过来,何况是这种两兄弟还只有一套房的。
他对此一筹莫展,儿子们倒看不出焦虑,说大不了自己出去谈一个。
他却说,外面谈的有什么好,等下生个孩子就跑了,鬼还会嫁你。
家里的是贵了点,但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无论她多么不满意,嫁过来就得踏实过日子,要不然找她娘家去。
有道理,他儿听了点了点头,再也不吱声。
以上,只是邻里邻村生活的缩影。
生活在农村的父母们,心甘情愿地背负起为孩子娶妻生子的重任,为此,他们愿意赴汤蹈火,献上生命,以此为荣。
他们不顾身上的病痛,不考虑以后的养老,一把年纪,开心地背起房贷车贷,只为儿子有个家,孙子满堂。
可往往越是为孩子做得多,晚年就越凄凉。
等他们老了,需要人照顾的时候,他们的儿子也正处于需要养家糊口的年纪,顾小家还不够,哪里有多余的精力和金钱来照顾走向死亡的父母?
孩子才是家庭的希望,老人是家庭的负累。
因此,农村的老人,想要一个安稳的晚年
父母可以帮,但要留有余地。一方面是为了自己老了做打算,一方面,也给儿子锻炼自己的机会,在娶媳妇这事上,不要只会手心向上。
农村子女不和,有时真是老人挑唆出来的。
今天东家长,明天西家短,没有边界,爱挑事的父母,没有谁会喜欢。
[心]我是心
关注我,一起成长[比心]
来源:三毛奇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