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化推进“三全育人”工作,中山市技师学院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凸显价值引领为导向,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行业理想和工匠精神的新时代制造强国接班人为己任,将学院教育教学优势转化为“三全育人”优势,深化实践探索,建立“面向全体、重点培养”育人机制,为学生“成
用活“大思政”,铸魂育人
——中山市技师学院“三全育人”工作有特色显成效
为深化推进“三全育人”工作,中山市技师学院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凸显价值引领为导向,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行业理想和工匠精神的新时代制造强国接班人为己任,将学院教育教学优势转化为“三全育人”优势,深化实践探索,建立“面向全体、重点培养”育人机制,为学生“成人、成才、成功”创设了更为良好的环境。
一、坚持理念创新,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
近年来,中山市技师学院高度重视“三全育人”工作,突出思政引领和学生德育工作,围绕推进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技师学院建设、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做好顶层设计、制度支持、资源保障,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始终,绘制出具有中山市技师学院特色的“大思政、大德育”育人新画卷。
二、打造四个课堂,为“三全育人”固本强基
一是办好开学第一课。在开学第一周,学院党委书记为师生讲授开学第一课《汲取精神力量,争做大国工匠》《劳动创造未来,技能建功立业》,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是开好第一课堂。深化技工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开齐开足开好公共基础课程,不断加强思政课程建设,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加大课程思政建设力度,实施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建设具有协同效应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举办学院技能节课程思政示范课竞赛,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探索专业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方式、路径,真正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向同行和协同育人,加快形成“人人重育人、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的良好局面。
三是开好实践课堂。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拓展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通过参观、走访,开展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机结合。
四是开好香山学堂。建立“香山学堂”社团,提升学生干部、学生骨干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使“朋辈优势”在学生班级、社团、寝室、网络等各种平台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面向社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三、坚守德育阵地,“三全育人”展风采
一是党建带团建,厚植爱党爱国情怀。重视思想引导,通过电视节目、技师青年公众号、国旗下演讲、党史知识进课堂、微视频等平台和载体扎实做好青年思想引领,传承红色基因。重视培养先进青年,面向60名青马学员开展了工匠精神、劳动精神等主题授课、专题讲座、主题团课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骨干学生的政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二是推进劳动教育,培养劳动精神。依托劳动周实施劳动教育,通过劳动日记等形式表达对劳动的喜爱;通过举办劳动日记征文比赛等展示学生的劳动风采和劳动成果,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各系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劳动活动,增强了学生兴趣。
三是搭建出彩平台,打造阳光校园。搭建志愿活动平台,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核酸检测、市镇街学雷锋服务集市、校园开放日等志愿服务活动。搭建比赛活动平台,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省市各级各类比赛,学生积极参与,从比赛中获得自信。搭建精品活动平台,举办五四文艺晚会、十八岁成人礼、心理健康月系列精品活动,在活动中展示责任担当、风采自信。
四、注重高端引领,“三全育人”显成效
始终坚持“聚焦世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一年多的时间,用实力和成绩实现了世赛基地建设的高端引领。糖艺/西点制作和水处理技术2个世赛项目基地获批为第46届世赛国家集训基地。高质量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3个赛项的实施保障工作,受到人社部致信感谢和省人民政府通报表扬。在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中,5人4项目进入国家集训队,是历年来入选人数最多的一次;在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中,位列全省地级市中同类院校金牌数、奖牌数、团体总分三项“第一”,是中山市技师学院代表队历年来组队参加省级一类竞赛的最好成绩。
本文转载自广东省职业技术教研室
来源:王永军德育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