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卦 | DeepSeek 来了,银行营销会被 AIGC 颠覆吗?

B站影视 2025-02-03 22:09 3

摘要:近日,我们采访了多位银行相关的营销公司负责人,他们在长期为银行提供营销服务的过程中,已经深入探索 AI 赋能银行营销的各种可能性。他们用亲身经历向我们证明,AI并非挥舞着“取代”之剑的对手,而是手握“变革”之钥的伙伴,它将为银行营销团队打开一扇通往更高效、更智

作 者 | 九卦姐

来 源 | 九卦金融圈


近日,我们采访了多位银行相关的营销公司负责人,他们在长期为银行提供营销服务的过程中,已经深入探索 AI 赋能银行营销的各种可能性。他们用亲身经历向我们证明,AI并非挥舞着“取代”之剑的对手,而是手握“变革”之钥的伙伴,它将为银行营销团队打开一扇通往更高效、更智能、更精准未来的大门。

AI 在银行营销中的应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文案生成,而是渗透到了整个营销流程。

据悉,中国银行已经开始利用 AI 大模型构建智能营销助手系统,结合知识图谱和 AI 技术,实现精准获取客户信息、深度分析用户行为。这个系统能帮助银行营销团队更高效地制定营销策略,提升了客户转化率。

平安银行已利用 AI 生成营销文案和海报,数据显示:AI 让营销文案生产效率提升 30%;AI 让营销海报设计效率提高 10 倍;AI 赋能智能客服,能提高用了用户互动率。

上海一家品牌营销公司负责人 Eric对九卦姐表示,目前头部银行主要在这几个核心环节应用 AI:

智能客服:7x24 在线问答、语义理解优化

某国际银行采用多渠道接入智能客服系统,客户可通过多平台与机器人互动,系统按问题类型和复杂度智能分流给合适人员或部门,提高问题解决时效性。

尽管智能客服系统在某些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有不少消费者反映,部分智能客服操作麻烦且无法解决个性化问题。例如,某些平台的智能客服在接通后层级设置繁复,人工服务“藏得很深”。这导致消费者在面对问题时,往往难以通过智能客服获得及时有效的帮助。

内容生成:AIGC 生成营销文案、海报设计、H5 互动内容

据悉,中国工商银行在推广“工银财富管理”服务时,AI根据活动主题和客户数据,快速生成多种风格的设计方案,供营销团队选择。广发银行信用卡团队上线了“智说”AIGC大模型,用于生成不同风格的推广文案。工作人员输入目标客户、短信内容、参与方式等信息后,模型可快速生成文案,并后续实现短信编写、文案润色与审批等功能。一些区域性银行也在利用AIGC技术生成本地化的营销内容。例如,针对不同地区的客户,AI可以生成符合当地文化和语言习惯的文案和设计。

但也有人担心,AIGC生成的内容可能涉及版权归属不明确的情况。由于AIGC的训练数据来源于大量已有的作品,其生成的内容可能无意中复制或模仿了受版权保护的作品,从而引发侵权风险。

AIGC生成的文案和海报也可能因训练数据的偏差或错误,产生不准确或夸大的信息,导致虚假广告问题。AIGC生成的文案和海报也可能与银行的品牌调性不一致,需要人工审核和调整以确保符合品牌形象。

精准推荐:基于用户行为分析,实现千人千面的营销触达

比如,某国有银行利用AI大模型与知识图谱打造智能营销助手。通过收集客户多维度数据构建知识图谱,如客户关系网络图谱等。大模型基于图谱数据深度学习后,自动生成营销策略。根据客户交易记录推测投资需求推荐理财产品。实施后,客户满意度提升了30%,营销效率提高了40%。

但挑战是初期数据整合困难,需通过建立数据管理部门来解决。

舆情监测:快速分析社交媒体上的品牌声量,防范舆论危机

银行舆情监测正朝着智能化、个性化和数据可视化的方向发展。据报道,2024年12月17日,工商银行获得了一项名为“一种确定舆论类别的方法、装置及设备”的发明专利。该专利利用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技术,能够高效地识别和分类公众舆论。这一技术的应用将极大提升舆论分类的准确性和效率,帮助银行在面对市场变化时及时调整策略。

尽管AIGC技术可以提高舆情监测的效率,但在情感识别和趋势预测方面仍存在局限性。现有系统在处理复杂情感和预测舆情变化趋势时,可能无法准确判断公众的真实态度和未来走向。这可能导致银行在应对舆情危机时反应迟缓或措施不当。

虚拟数字人:用于直播、产品讲解、短视频营销

虚拟数字人可以随时随地提供服务,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大大提升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据IDC发布的《银行数字科技五大趋势》预测,到2025年,超过80%的中国银行业机构都将部署数字人,承担90%的客服和理财咨询服务。

比如,兴业银行的3D数字人“小兴”已经实现了资讯播报、客户服务等多个细分场景的落地。“小兴”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其强大的实时互动能力。通过机器视觉和AI技术,“小兴”能够准确识别客户的身份、属性和动作,更好地感知用户、理解用户意图。例如,当用户在手机银行App中遇到问题时,“小兴”可以通过语音和文字的方式提供即时帮助,解答用户的疑问。

虚拟数字人需要收集和处理大量的客户数据,要确保这些数据的安全,防止泄露,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之,AI 可以生成符合银行品牌调性的多媒体营销内容,例如智能理财顾问推荐视频;AI 可以为银行生成多语言金融内容,提升海外市场的客户覆盖能力;AI 还能进行场景化营销,根据客户需求自动生成最适合的营销文案和视觉素材。“银行营销的生产力边界正在被重构。”Eric 这样形容 AI 在银行营销中的作用。

不过,银行也需要注意,虽然 AI 能精准推荐,但也要避免“过度营销”导致客户反感。因此,如何在个性化推荐和用户隐私之间找到平衡,将是银行营销团队需要思考的问题。

成都一家服务银行的品牌营销公司负责人苏慕认为,AI 让银行的营销方式更高效,但仍然需要人工调优,“我们目前已经在品牌营销中使用多种 AI 工具,比如:

•(ChatGPT、豆包AI、Kimi、DeepSeek) 主要用于资料收集和文案创意撰写;

•(Super Drawing、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DALL·E) 主要用于平面视觉设计;

•(可灵、Runway、Sora、剪映) 主要用于视频内容的生成。”

他认为,AI并非冰冷的“替代者”,而是为营销团队注入智慧的“催化剂”,将繁琐的执行工作自动化,让营销人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将才华倾注于策略的打磨与创意的迸发。

尽管 AIGC 提高了银行营销的效率,但它也带来了一个重要的挑战——AI 生成的不实信息。最近,DeepSeek 创始人被伪造了一条虚假回复的事件,让人们开始思考,如果 AIGC 生成的内容出现失真甚至误导,银行如何应对?

AI 可能会生成“失真”的市场分析,如果客户基于 AI 生成的错误信息做投资决策,银行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AI 可能生成虚假的银行公告、产品信息,如果传播开来,会影响银行的公信力。

面对 AIGC 生成不实内容的风险,银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 AI 生成内容的“事实校验系统”,确保 AI 生成的金融信息准确无误;

•引入“AI 监管沙盒”模式,在银行内部先进行试验,再逐步推广;

•设置 AI 生成内容的审批流程,避免 AI 自动生成未经审核的金融信息。

尽管如此,AI 生成的内容仍然需要人工优化,一方面是为了确保品牌调性,另一方面是合规性的要求。

尤其在监管合规方面,AI 难以把握监管文件的细微变动,比如理财新规的措辞调整。如果银行直接使用 AI 生成的产品介绍,可能会踩监管红线。因此,银行在应用 AI 生成内容时,必须做好后端审核。

AI 可以分析用户行为,帮助银行做出更精准的营销决策,比如:

• 用户搜索“定期存款”,AI 能推送符合年龄和投资风格的存款产品;

• 客户在社交媒体上咨询“如何申请房贷”,AI 会分析语义并自动推荐最合适的房贷攻略;

• AI 可以结合用户的历史行为,推送最有可能被接受的金融产品。

虽然AI 让银行的营销更精准,但精准 ≠ 真实连接,苏慕称,“我们会把 AI 当成辅助,而非主导。AI 可以帮助收集案例、发散创意、分析数据,但品牌调性、用户信任感和情感链接,仍然需要人来把控。”

Eric 也认为,“AI 生成的内容必须在品牌框架和调性下进行。真正优秀的银行品牌营销,不仅是‘精准投放’,更是‘有温度的品牌表达’。”

银行营销的核心竞争力,仍然是品牌信任,而 AI 只是提升效率的工具。

从以上案例来看,AI 在营销中的应用确实能提升效率,但最终决定品牌成败的,仍然是人。品牌温度、用户信任,仍然是银行的核心竞争力。AI 不会取代银行营销团队,但它会改变营销人的工作方式:

•营销人需要懂 AI 运营,而不仅仅是传统的内容策划,更不是仅执行营销任务;

•品牌策略和创意仍然不可替代,AI 只是工具,真正的品牌建设仍然需要人来策划;

•AI 内容审核将成为新岗位,银行可能会设立 AI 运营+审核团队,确保 AI 生成的内容符合品牌调性和合规标准。

未来,银行营销的关键,不是“AI 能做什么”,而是“银行如何用 AI 做得更好”,更是银行如何在 AI 时代保留自己的品牌温度和差异化竞争力。

这场 AI 时代的营销变革,才刚刚开始。你的银行,准备好了吗?

来源:九卦金融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