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4,年薪1789.19元

B站影视 2025-02-03 09:17 2

摘要:我是2022年八月入职的中铁十四局海外公司的,本科就读于长安大学,为啥会进中铁呢?可能是没得选吧,当时西安疫情比较严重,学校线下的校招也取消了,很长一段时间是没有企业进入校园进行校招的,线上招聘也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一直持续到三四月份,西安疫情逐渐好转,才陆陆

睁眼Xia

曾被忽悠进了中铁十四局海外

整个2024年就发这么点

我是2022年八月入职的中铁十四局海外公司的,本科就读于长安大学,为啥会进中铁呢?可能是没得选吧,当时西安疫情比较严重,学校线下的校招也取消了,很长一段时间是没有企业进入校园进行校招的,线上招聘也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一直持续到三四月份,西安疫情逐渐好转,才陆陆续续有公司来学校宣讲。恰好中铁十四局在西安有个子公司,离我们学校还不远,解封的第一个周日它就进来宣讲了,HR念完PPT后询问了大家各自的专业,接着简单回答了我们一些问题,就让我们马上签三方,说签完后会马上打一万的安家费,来了多少就签多少。那时我并没有随身携带三方协议,我说要先回宿舍考虑一会,回了宿舍后HR一直打电话催,我也跟家里打电话沟通了好一会,父母听是国企觉得很满意让我去,接着便稀里糊涂地拿着三方协议去教室找HR签字了,也许是他们等了许久,当我快到教室时他们已经收拾好背包,周围除了十四局宣讲的三位就没有其他同学在场了,那个HR眉飞色舞的描述着:这一下就签了这么多211,我这几年的任务指标都完成了......

接下来便说说我入职十四局海外后遇到了哪些坑:

22年7月26号到济南报道后,就是土木经典开局,团建聚餐培训三件套安排过后便是被打发到各个工地,我们那一届有位翻译姐姐还没享受过这个套餐便被直接派到项目了。在公司没待多久我和另一个伙伴也被派往非洲多哥洛美的某援建项目,和她刚好也在同个项目。项目是总承包自施工的,没有分包队伍。

他划到了物资部,而我则成了现场测量员,项目园区一个有七八个小建筑单体,而负责测量的只有我和另一位带我的陈老师(济南那边一般称别人为老师),经常是这边刚干着另一半便催着要放线了,且各单体离得还不近,现场配得小电驴都快被骑冒烟了。

到项目一周后同事手机拍的,肤色和当地人已别无二色了

项目的工作时间为早上7:00-11-30 下午13:00-17:30 ,一天工作9小时,周末不休,也没什么节假日,项目唯一的一次放假是在过年那天,还只放下午,早上仍在打灰。

入职培训时人力便告知我们工资是三月一发,变相地压两月工资,那时还觉得熬过三月后就每月发工资了,也不是不能接受,直到后面到了项目后才知道三月一发的只是基础工资,海外补贴的话得看项目账上充不充裕。22年11月到手八月份工资不到四千,还是加上211毕业生每月有额外1000的补贴。第一年实习期海外是每天250块人民币。马上到25年了,我们的海补才发到2023年5月份,22、23、24年绩效,一分都没发,其中22年绩效在个人所得税上APP都做申报了。

这是我离职时,公司仍拖欠的工资,不写具体金额大概是怕拿去法院起诉吧

每当我们询问领导什么时候发工资时,他们的答复都是快了,工资申请已经打给公司了,正跟XX总协商呢。酒局上某些领导经常挂嘴边的是:现在整个大环境不好,中国的经济这两年也不太行,外面工作不好找,你出去后还丢了应届生身份,十四局这个薪资呢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你们要是找到了更好的工作,我们欢迎你离开......压根不会提什么时候发工资的事。

还有个公司副董说:你们要这样想,你们的钱就相当于在公司存了个长期,迟早会发给你们的,公司现在困难,你们要理解。md,我们当然知道公司很困难,我们也知道自己很困难,到是不知道你们困不困难。

我们刚到项目时,公司要求项目实行模拟股份制,要求每人缴纳相应的股金,由于我们刚入职不久,工资都没法一分呢,就让我们交一万多,项目提出已工资代缴,结果你们不同意,接着便开会大发议论让我们必须得现金缴纳......最后也还是从工资里扣。

还有在一个酒局后,某位领导拉着我们几个说:你们年轻人首先要已国家出发,发扬企业铁道兵精神,我们是援建项目,你们更是要先国家再个人...... 我们的翻译听不下去反驳了几句,可能是他真醉了,他拿出他儿子举例:"小X啊,我儿子和你差不多大,他现在在上海(记不清是哪座城市了,应该就是上海),每月三四万......"MD,忽悠不成就拿出自己儿子来贬低我们,后来他俩还争论了一会,我也没听到多少。该领导有次见我用IPAD,拿起来问我为什么不买华为的,我答道我喜欢,他嘁了一声随手就扔桌上,注意是扔不是放,他真tm爱国呀。

23年11月份当地个人因为薪资问题一直在闹罢工,我们那某位领导就让我们几个年轻的去给墙砖师傅和砂灰,搬墙砖,给装修师傅锯龙骨...... 他则是骑着电动各地方巡视,哎这又是让我们发扬铁道兵精神-艰苦奋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没什么困难是解决不了滴。

项目上有一副前任总工留下的麻将,我们几人下班后会玩上一段时间,可能是被他连续看到了好几次,隔天就让仓管没收了,说年轻人晚上加加班多好。这下玩的没了,那我们只能去想吃的了,当地的牛羊肉比较便宜十几块一斤,芒果,椰子一两块一个,我们就让干物资的伙伴外出采购时顺带买点,晚上在宿舍烤肉或下火锅。可好景不长,也是被他看到了好几次,他以为我们是去食堂拿的肉,便在周会上强调以后除了大厨任何人不能进食堂,不能在宿舍开小灶。我们当然是继续呀,我们吃自己买的肉,有啥问题,可后来tm的被人给举报了,找他说我们又在宿舍开小灶,周例会上他由强调宿舍不能使用有违规电器,第二天他要到每个宿舍去搜查。第二天他的确去检查宿舍了,只不过就在工人区那边随便进了几间屋子拍照,也没过来我们那屋,他可能也不想和我们当面闹翻吧。

下面条

火锅

刚进入职场,别指望公司培训能帮到你什么!也别指望公司培训能够让你快速成长!不可能的,那是在公司,不是学校,学校老师有义务去教你,让你拿高分、让你拿国奖、让你顺利发表论文...... 但是,在公司里没有,按“二八定律”公司培训对你的成长贡献率不会高于20%,对你提升解决问题能力的帮助不大,对你的成长贡献度真的很低很低。

为什么?一般公司组织的培训它也没KPI的要求,很多时候培训内容的知识密度是比较低的,准确度也比较低,而且更新还慢,有些内容甚至早已过时,大概是因为作培训又不是他们的核心本职工作,没必要把它做的特别好。培训方式也偏向灌输式、填鸭式、说教式,类似学校给标准答案,这个我们都经历了十几年,早已习惯,甚至会有些反感,我们缺的是答案吗?在这个答案过剩的时代,我们缺的不是答案,而是一些好问题。

工程类企业的培训一般都是由人力来组织的,那人力组织这个培训的时候有个特点——媚上与独唱。基本上就是大领导想看什么,他就搞什么,同时追求一个动静与热闹,经常搞一些培训、讲座、大咖分享等,这真的对员工有多大帮助吗,怕是要加个问号吧,但是他的任务完成了。你会发现培训现场的组织者,他不是忙着去听学员的反馈,比如:这个课讲得好不好呀、对业务有没有帮助呀、你觉得有没有改进的地方吗...... 哎,不是这样滴,他都是去忙着拍照拍视频,课后是剪视频,是写公众号,是去发朋友圈,还@其他人帮忙转发,一幅大家都学有所成的样子......

离职引子--石家庄培训

24年7月初,那时我还在多哥洛美的项目现场(某援建项目),公司计划部领导打电话给项目经理说准备安排我回国至石家庄参加培训。因为项目刚竣工进入了收尾阶段,现场也不忙了,经理同意后找到我,询问我愿不愿意。作为一个职场新人,我当时还是很有上进心的,多学一些东西没什么不好,技多不压身嘛。

可身上几乎没什么钱,整个24年也没发过一分工资,我就提出从项目支备用金。培训发文里的培训费用为7300元,食宿费用为13020元,加上交通费啥的,两月培训下来至少得花两万五,我准备申请三万备用金。当我去找经理借支时,他说了项目资金紧张,身为管理人员你要理解项目......等等一堆官话,最后只批准两万。我说:“两万刚好只够培训费与食宿费,连到石家庄的车票钱都没有,且今年一分工资都没发过”。他顿了几秒道:“你之前发的工资呢,拿来买相机镜头了吧,你呢就先借两万,下周就发工资了”。他上半句话一下就刺痛了我,我自己的钱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你不发工资还从员工身上找原因了?哎,官大几级压死人,更是直属领导,也不能当面怼他,万一以后天天给我穿小鞋就不好了,于是我便退出了他办公室,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回国。而他的下半句话我也就信了一半,毕竟他曾开会当众说过下旬会发工资。

回国的航班是7月7号,9号辗转到家,培训时间是7月14日-9月14日,在家还能待三天,但借支的两万备用金还没到账,我想如果13号之前再不打款,我就在家待着,不去培训了。可直到13号那晚钱仍未打过来,实在等不了联系了财务,说是14能打款。然后我才下订14号的机票。可14号到石家庄那天仍未打款,到了酒店跟前台经理商量能否先办理入住等项目打款后再补缴费用,她问:“你就不能自己先交吗?”我:“工资拖一年多了,没钱”,她沉默了一会道:“几局的?” “十四局的” “那...记得补缴”

两万备用金是隔天打过来的,但说的下周发工资直到培训结束都没发,培训期间的花费是从公积金提取出来的。

培训时长两个月,共用18位讲师,一位讲师负责一或两门课程。培训课程里的公路、房建、铁路、市政、隧道工程量计量计价BIM上机,是由石铁院的老师负责,这些课还算比较贴合工作业务,同时留有课后作业,除了知识点过于密集,短时间内怕是时间大概是消化不良了。其他课就当听个相声,拿来凑数,走个流程罢了。如企业危机管理与危机公关、精细化管理这些课,我们这种小虾米也左右不了那些大领导决策,况且他们自己都做不到。

还有节巨离谱的课,是一节税务财会课,她以石家庄人均工资三千多为开场,然后简要介绍了财务的常识,接着画风一转,说起幸福感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她说:“人越有钱就越不幸福,越有钱就越难掌控内心逐渐蔓延的迷茫与与欲望,穷人才是最幸福的,穷人没钱也不会瞎想,他们作息规律,自然就过的很幸福......’’接着她又说到:“中国现在经济下行,生育率下跌于是便鼓励我们要消费,拉动内需,鼓励穷人响应国家政策多生,越穷越该多生,多生才有可能窝里出金凤凰,多一个孩子多一个出路......”大抵是因为她也不幸福吧。

纯逆天理论

结业测试更如儿戏一样,13号早考完交卷后,结果下午却安排对答案,改正后再提交。这结业测试真“贴心”又“严谨”。

上午考试

都已经交卷了,又让对答案后再交

这次培训最大的收获大概是能暂时告别工作压力,认识了一群新的人,课后能约上几好友到球场,如往昔大学时光那般,肆意青春。

培训结束后我将培训中得各项发票整理发给了财务,便回了家。在家待了不到一月项目经理打电话让我上公司接手移交资料的整理,因为负责移交资料的同事离职,听到这消息我并不意外,他既是我在项目的好友,同时也是我的部长。他是打算最近结婚的,但公司一直拖欠工资、一直推诿、一直避而不谈,万般无奈下选择了离职。我呢,和经理再次确认下周会发1-5月份的工资后,才买票到济南接替我部长的工作的。

然后我便到了济南十四局总部,我那时就想我先把资料整理好,顺利移交后,我也辞职算了,辞职前把活好好干完,也算有始有终吧。

可我没想到的是,1-5月的工资是发了,不过只有1789元,我就纳闷了,我报上去两万三的发票呢,为啥还不报,清备用金倒是随手,到发票报销这就这么难办?我找了项目经理,他一脸惊讶地说怎么还没报下来,他让我赶紧找财务,财务说等下批资金到账后马上给我转。得,老官话了,谁知道下批资金到账又要等到猴年马月了,谁不知道项目上的财务和经理是穿同一条裤子的。

这是找财务要的工资明细,我们十四局海外平时发工资是不给工资条的

再三思虑,得跑路了,再不走,连吃饭的钱都没了。

于是便给经理递交了辞职信,他有点惊讶,可能惊讶的是平时那么乖那么老实的我怎么也要离职,那天早上他压了下来,说我怎么也得把资料弄完再走,见我仍坚持,又说我离职后,去石家庄培训的费用就得自己掏钱了。可我已经不在乎了,我怎么能和你们这样一直耗下去,对公司来说无非耗的就是一点时间,而我耗的是青春啊......

离职那天项目经理请了顿羊肉汤,席上他说了很多,建议我以后别那么木讷,以后工作和领导说话要有艺术,要学会稍微拍一下领导马屁......有点意外也有点感动。

我呢,大概是永远也学不会了。

最后提一下,那个在石家庄培训的费用两万多最后还是自费了。后来我了解到,去石家庄培训是因为找不到人了,才把我从国外拉回来去培训,不然公司那么多人,这么可能轮到我这种小角色,这个培训也是集团公司用另一种名义集资而已。友善提示:以后各工程局有跑路想法的同仁,若无必需还是不参加为妙。

我部长离职时,各个部门都找过,人力那更是多次往返,但得到的答案均是互相推诿,模棱两可,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薪时间。我离职时,我也没想和人力再费那无用功,只想早点回家。

至我离职后快一月,我和我部长写了一封联名信至公司工会,希望能得到些许帮助。

这封信发完后,经工会协调,项目上会先报回家和至公司驻勤的费用报销(两千多),工资何时结清并无消息。

同时,我们也在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人社12333劳动调解申请、个税上分别反应,得到的结果如下:

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应平台

当天填完后,第二天下午便有工作人员打电话过来了,IP显示未山东济南,她自称是山东济南人社局的工作人员,她开口便说明,想我这样援外的案例他们管不了,他们只管国内的,我应该从商务部那边反应。我就纳闷了,十四局难道不在济南吗?我的用人单位不就是十四局吗?

劳动调解申请

这是人社劳动调解申请,这上面给我回复的时间稍长,大概十天后有工作人员来电,自称为姚家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她说她于周三联系上了海外公司的董事长,然后得到了海外公司人力处的电话,首次打电话过去姬某(人力部长)表示要先核实一下公司有没有这个人,接着便挂了。等姚家街道的工作人员再打电话过去时,人家就不接了,连着打了几天都没接,之后姚家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便建议我直接上法院诉讼,如果对方不配合的话,她们这边小小的办事处也是没什么办法的。还是特别感谢办事处的工作人员的认真负责。

个人所得税申诉

这上面反应回复也贼快,隔天项目的财务便来电话了,建议让我们撤述,不然公司会把我们的海外补贴也做进工资表里,这样我们得补税,会损失很多钱......潜威胁啊,公司不把海补做工资怕才能节约更多成本吧,没把海补做进工资表里,五险一金公司得省多少钱来着,以我的公积金为例,入职第一年,公司每月给我交的不到四百块,我个人也交同等金额,每月加起来不到八百,几乎是按最低的比例来交。要知道我们可是在国外,在非洲,还是西非这边疟疾频发区干活。

领导的傲慢表现形式是特殊的,分行业、分领域的,但它内核都是普遍的,他们认为自己把员工保护得很好,但是真正被保护得很好的是他们自己,因为他们自己的既得利益地位、手中的权力与资金对于普通员工来说就不是一个量级的,长此以往,根本不会待见人。在这种境况下,员工一方几乎是落差最大的,一面是他们在各项会议上空洞无物的发言,一面是前方员工朝七晚九无休止的加班。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他们是有钱吃喝玩乐的,他们是有权呼风唤雨的,但他们不认为员工最基本的工什么资呀社什么保是必须的......他们还特别喜欢说自己工作多久,一天十几个小时,你们加加班怎么就不行,一个劲地劝导要我们秉承铁道兵精神艰苦奋斗,为国做贡献,工资总会发的。他们工作十几个小时很可能包括吃喝玩乐大保健,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这是他们谈生意的必要组成。但我想他们在吃喝这件事上也是不称职的吧,他们吃着喝着却没喝回工程款。

年末等待发工资的员工与来公司追款的供应商若能相坐对饮,这时他俩的心情大概是一致的吧——苦酒入喉心作痛,愁云蔽日意难悲。

我们知道土木行业已进入最激烈残酷的淘汰阶段,各局各公司也是亏损不断,艰难度日,但对于他们上层来说,这只代表着过冬。可对于员工来说,公司的生存是靠着我们的努力,甚至是我们的超额劳动,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员工只会受到更多的压力。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初衷是好的,但往下推着推着就变了味,我们一边不得不早上七点到现场上班工作,一边还不得不背那个300问,下班后还得编各种项目精细化管理方案、推行成果等,也没多大实际效果。一味地降将本增效下,许多至关重要的问题就会受到忽略,最简单的,社保问题会直接影响员工能不能好好落户,工资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员工能不能吃上饭。公司有上百员工,他们的工资去哪了?那些因拖欠工资被迫辞职的员工之后又该去哪里?身为国企,担当又在哪?这是比他们整天忙于各种会议更契合现实的问题。

都快2025了,这心情越想也就越不平息,便写了这篇吐槽,虽无什么大用,就当是给个位正在择业的毕业生一个避坑指南吧,那些土木专业的毕业生慎重入十四局海外,不是土木专业的同学呢就当看个笑料吧,后续呢,我可能也许更新。

顺带说一句:我也不是学土木的 。

身为国企,如果他阻碍了员工的自力更生,我想他亏欠的不仅仅是员工,更是将永远愧对于国家。

来源:直看云起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