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岁月不居,时节如流。随着万家灯火烟花璀璨,农历乙巳蛇年如约而至!过去1年里,在广大读者的关注和支持下,《国际糖尿病》编辑部笔耕不辍,全年366天不停更,累计发布文章1222篇,阅读量超过420万。本刊特别推出2024年微信阅读量TOP10文章,以飨读者!新的一
原创 国际糖尿病 国际糖尿病idiabetes
2025年01月28日 12:05河北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随着万家灯火烟花璀璨,农历乙巳蛇年如约而至!过去1年里,在广大读者的关注和支持下,《国际糖尿病》编辑部笔耕不辍,全年366天不停更,累计发布文章1222篇,阅读量超过420万。本刊特别推出2024年微信阅读量TOP10文章,以飨读者!新的一年,祝大家身体健康,心想事成!《国际糖尿病》也将笃行致远,砥砺前行,与大家分享更多高质量文章!
TOP1
颠覆传统!二甲双胍给药时机与餐后降糖效果相关,“吃对”可能疗效更好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T2DM)的基石用药,降糖疗效确切,既往普遍认为其以控制空腹血糖为主,常规给药时间是餐时或餐后。实际上,二甲双胍不仅能降低空腹血糖,也能降低餐后血糖。然而,其餐后降糖疗效是否受到与用餐相关给药时间的影响尚不清楚。一项发表在Diabetologia的概念验证研究获得了颠覆常规的结果——餐前服用二甲双胍的餐后降糖效果优于随餐服用。该发现有望未来改变临床实践,助力T2DM患者从二甲双胍治疗中获得更好降糖效果。
TOP2
警惕糖尿病肾病的早期信号!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DKD患者一旦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SRD),需要依赖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肾移植、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且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DKD的早期筛查是其防治的关键,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警惕糖尿病肾病的早期信号!
TOP3
未来可期,2型糖尿病治疗的未来!| EASD2024
T2DM目前有多种常规和新型疗法,随着新疗法的出现和对现有药物的理解加深,其治疗前景也在不断变化。在第60届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EASD2024)上,杜克大学分子生理学研究所内分泌与代谢学部主任David A D'Alessio教授,就T2DM治疗的未来进行了精彩演讲,提出未来研发的重点在于以下4点:①药物的疗效,体现在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②药物的可获得性,体现在药物的供应充足,价格合理;③患者的依从性,使用简单,依从性好;④理想的治疗靶点。
未来可期,2型糖尿病治疗的未来!|EASD2024
TOP4
远离糖尿病,经常吃这类饮食!
众所周知,饮食在T2DM防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平时该如何吃,才能减少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呢?一项发表在Diabetes Care杂志的研究结果表明,更多地坚持植物性饮食模式,尤其是富含健康植物性食品的饮食模式,与较低的糖尿病风险相关。反向关联的主要因素是健康植物性食品的摄入量增加,而不是非红肉动物性食品的摄入量减少。该研究强调植物性食品可能是延缓或预防糖尿病发病的有效饮食策略。
远离糖尿病,经常吃这类饮食!
TOP5
CDS2024隆重开幕!《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更新要点重磅公布!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六次学术会议(CDS2024)的成功举办,不仅为糖尿病领域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也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最新的治疗和管理信息。《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更新要点首次在此次会上发布,近日又正式发表在《中华糖尿病杂志》2025年1月刊,将有助于提高我国糖尿病整体治疗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期待这些更新能够被广泛应用到临床实践中,为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帮助。
TOP6
袁明霞教授:2型糖尿病缓解的非药物干预策略
近年来,T2DM缓解备受专家及学者的关注。2021年EASD/ADA共识继续沿用“缓解”二字来描述糖尿病患者的预后情况。“缓解”二字提示了糖尿病并非时时处于进展状态,同时也暗示这种明显的血糖改善不一定能永远持续。本刊特别邀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袁明霞教授就“T2DM缓解的非药物干预策略”这一话题展开相关论述,现分享如下,以飨读者。
TOP7
大庆研究又一标志性新发现:糖尿病前期人群推迟患糖尿病4年,显著降低死亡和血管并发症长期风险!
2024年7月9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光伟教授及其团队在开放获取期刊PLOS Medicine上发表了大庆研究又一新发现:被确诊为糖尿病前期的人,保持4年内不变为糖尿病,可以长期降低死亡和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本刊有幸邀请李光伟教授分享新成果感言,介绍这一新研究设想的来龙去脉和研究结果对公众健康的价值,和大家一同见证大庆糖尿病研究的最新结果。
TOP8
喜报!我国25位内分泌及代谢领域专家入选2024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2024年9月16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国际权威出版社Elsevier(爱思唯尔)联合发布2024年度第7版“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根据“终身科学影响力”(关注整个学术生涯迄今的影响力)和“年度科学影响力”(聚焦本年度学术成就),遴选出世界排名前2%的科学家。根据榜单显示,全球共有223 152位科学家入选“2024年度科学影响力榜单”,其中中国有27 165位学者入选;共有217 097位科学家入选“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其中中国有10 687位学者入选;我国内分泌及代谢领域有25位专家入选“2024年度科学影响力榜单”。这不仅彰显了我国学者在其研究领域的卓越学术成就和杰出贡献,也体现了中国在全球学术界的科研工作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TOP9
陈伟教授:医学营养减重的理论与实践 | BRC2024
第五届“一带一路”全球健康国际研讨会暨丝绸之路大学联盟2024全球健康论坛(BRC2024)在西安成功召开,大会以“创新-合作-共享-全球健康”为主题,涵盖了肥胖预防与控制、全球健康等一系列关键及热点议题,旨在推动全球健康事业发展,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大会期间,北京协和医院陈伟教授就“医学营养减重的理论与实践”讲题展开了精彩论述,本文梳理学术精华,邀君共阅!
3月4日世界肥胖日 | 不仅是百病之源,肥胖本身也是一种疾病
2024年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World Obesity Day),活动主题是“让我们谈谈肥胖和……”(LET'S TALK ABOUT OBESITY AND...)。希望通过世界肥胖日,改变整个社会对肥胖的错误看法,鼓励人们认识到肥胖的根本原因,增加对肥胖这一疾病的了解,解决体重污名化问题,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采取行动提高世界对肥胖的理解、预防和治疗。
来源:营养和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