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段时间我多次遇到有人问怎么学新概念英语、要不要学好好学学新概念英语、为什么那么多人推崇新概念英语,我已经答了几次,但还是不断遇到,感觉有必要专门写一篇文章来说说了。
这段时间我多次遇到有人问怎么学新概念英语、要不要学好好学学新概念英语、为什么那么多人推崇新概念英语,我已经答了几次,但还是不断遇到,感觉有必要专门写一篇文章来说说了。
大家对新概念英语的通常观点不是论证,而是猜测,或者随口一说。比如:新概念这么多人推崇,当然是好教材;新概念的文章短小优美,值得背下来;某人就是背了新概念的文章,考得很好;新了新概念文章后口语好得老外都夸。也有些人说:新概念过时了。
这些说法,对于判断要不要学新概念、怎么学、作用有多大,起不到作用。大家还是疑惑一大堆。
我的文章,从学英语的目标开始说起,再分析新概念英语的内容、中国人学英语的普遍方式和效果、真会英语是怎么学会、拿什么素材的学习效果最好,各方面对比之后,就有比较符合逻辑的结论了。
我在这里先亮结论,让你心中有数,读完你自己对照着做判断。
①、新概念英语这套书籍,不是语言教材,语言课该学的内容全部缺失。
②、中国人拿新概念英语来学习,也许应考时能提点分,但对 “学英语” 没帮助。
③、苦背新概念英语文章或全四册的,零水平背了没可能学会说英语。会一点英语的,背了还是卡在低水平。
——————
我有必要先声明一下:
现在的客观现实是:新概念英语这套书在中国已经火了多年,衍生了大量的课程、教学方法、教学资料、参考资料,很多人因此获益。我写这篇文章,不管阅读量多还是少,对这些新概念从业人员都不会产生影响,大家要教学的、要卖书的,照样教照样卖。对于新概念粉丝也不会有影响,你要背要学,我根本不会拦着你,你甚至都不会读我这篇文章。
但经常有些人有疑惑,不知道新概念英语到底有多大作用、要不要学。也有些人,真想把英语学会,但又看到那么多人在背新概念英语,在犹豫是否自己也要花时间背一背,如果不背会不会损失什么。我的文章就是针对这一小群人做解答,帮大家理清思路,然后你自己做判断。
1、你学英语的目标是什么?
学英语是要学什么、学成什么样子,这个问题太多人不明白。
大多数中国人围绕应考转。学英语是为了对付考试,以为考过关了是会了英语,拿了高分是学得好。所学内容就是背单词、背课文、练精读精听、读英文书、练口语对话、翻译写作、刷题应考、拿证书这些以应考为核心的技巧。
也有些人学英语是为了听读说写译这些应用,工作学习或出国生活。以为能跟人对几句话、能半猜半懂的读几本英文书,是会了英语,所学内容主要是多听多说多对话。
目前中国人学英语的主流就是要么应考,要么应用,共同点都是:要苦磨多年;大家自以为的会英语,跟英美人的真会没得比,无法象母语那样精准理解;只要不背不练一段时间,就水平下降。
大家还以为中国人学英语只能学成这样半猜半懂、记不住老要背、水平忽升忽降的效果。其实这不是学母语与学外语有区别,也不是英美人跟中国人的效果有区别,而是一个真水平,一个假水平。
—————
真会英语是英美人那样的状态:对英语声音直接听懂且精准理解含义,能用英语想问题,能说正确的英语句子,会了一直会。中国人会中文就是这样的,我会英语也是这样的。
其中核心判断标准是听懂。真正的听懂,必须同时满足5个要求:对英语声音直接听懂、一遍懂、立刻懂、精准理解含义、听懂了就一直能听懂。这个要求非常低,英美3岁小孩个个能达标。中国人听懂中文就是这样的状态。
对英语水平的评价,分为两套体系。一套针对“学习者”,分为不会、会、精通三档。英美2-4岁小孩那样,是牙牙学语/日常水平/半熟水平等各种层次的会,6岁小孩那样是母语水平,学好了、精通了。如果听不懂/半猜半懂/要想中文意思,是不会、零水平、没入门。
另一套针对已经精通到母语水平了的“应用者”。比如中国人的中文分为文盲水平、小学生水平、中学生水平、大学生水平、作家水平这些。英语也一样。6岁的儿童母语水平刚刚及格,高中生大学生才是正常水平,三四岁小孩这种半吊子是不算的。
我们学英美人的英语,就要学成英美人那样能听、能想、能说的状态。多数人只想学会,少数人希望学好。
2、背课文不是学语言
大家学新概念英语,虽然也做题、精讲,但主要学习方法是背。背了才能做题,精讲之后还是背,背一篇篇文章,背一二三四册整本书。
经常有人说“中国人要背唐诗/古文/课文,因此学英语要背文章和句子”,可惜这是分不清语言、文学、知识三者的关系。中国人背课文不是学中文,大家背英语不可能学会英语。
语言是地基能力,学的是把一个个句子听懂、说正确。文学是母语水平的地基之上,再高一层的装饰能力,学着说漂亮话、说到位、写文章、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演讲辩论,或者拿来玩的。各科知识技能则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逻辑等。
非残疾的中国人、英美人,都是0-4岁阶段以听的方式自动学会了母语,6岁达到儿童母语水平,语言就学完了。中国人把英语当外语学,语言课堂上要学的,是语音、语法、词汇、含义、习惯表达这些。把一个个句子学会了,英语这门语言课就学完了。这个阶段是语言的学习者,语言水平的判断只看能听、能想、能说三个项目,不用管其它。
想在社会上混得好,仅语言层面过关是不够的,还要提升文学、知识、逻辑等方面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上学后所学的不是语言,而是在母语水平的基础上,学习文字扫盲、知识、文学技巧。学了文字就能广泛阅读书本、吸收各科知识,并学习作文/情感抒发/演讲辩论等文学技巧。这个阶段是语言的应用者,语言水平的判断包括语言、文学、知识、思维多个维度,汇总起来就是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两大项。
上了学是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母语水平,不上学也是文盲母语水平。不过,上了学只是可能提高语言应用水平,也可能提不高,很多大学生的中文水平跟小学生一样差。
————————
中国小学生背古诗或课文,或历史生物化学,是在中文母语水平的基础上,背的文学作品,很容易背下来。不背课文依然会说话、能即兴演讲、能应考,对听过读过的内容能自动记得很多。
但中国人对英语不是“文盲母语水平”,而是0岁婴儿的零水平,因此才需要学英语。要是从语言层面开始,象3岁小孩那样把一个个句子听懂、说正确。英文写作是语言写作,写作题就是要求写短短一段话,能把几个句子写正确就算过关。至于文学写作、演讲技巧、精彩表达这些文学课内容,要到6岁母语水平之后才能玩得来,或者至少学会英语了才能折腾一下,0岁婴儿根本没有玩的资格。但太多人以中文水平为参照,错以为自己也能玩英语文学,花很多时间读英文原著、写英文议论文,实际上全是假功夫。读是猜中文意思这样假读,写是套着模板填空这样假写。
在不会英语的前提下,英语就是乱码、鸟语、噪音,你背单词、背英语句子,跟背乱码是一回事。背得非常艰难,忘得极其迅速。即使你有着超常的毅力天天复习抗遗忘,你依然只是临时记住了一堆乱码,不可能学会英语这门语言。
因此背中文和背英语都不是学语言。背中文课文,是背的文学作品,不背照样会中文。背英语课文,是背的乱码,怎么背也不会英语。
————————
有些人反对背新概念英语,理由是 “新概念过时了”。可惜这个理由是错误的。
新概念英语在语言层面,是当代英语,一点也没过时。他们所指的过时,是其中一些文章的内容,讲的是什么机器、什么技术,这些在知识层面已经过时了。但我们学新概念英语又不是冲着知识去的,只要英语还是当代英语就可以学。我自己的文章经常引用新概念的句子当案例,因为大家很熟悉。多少书本上的知识都在迅速淘汰中,还不是照样被很多人阅读。
真正过时的是文学名著,因为是几百年积累下来的,不但其中的知识、词汇,连很多语法都已经被淘汰了。捧着些旧文学名著啃,相当于老外学中文却捧着《水浒》《三国演义》来学,能学得多会?有些人只接触过旧英语,对当代英美人的正常讲话没见过几句,看个英美剧说这也俚语、那也俚语,成天大惊小怪。甚至有人说美剧台词都是病句。——抱着这样的观念,你还学什么英语啊?你知不知道我们学的是谁的英语?
3、大多数中国人把英语当乱码,只学中文包办
中国人普遍以为学外语跟学母语不一样,以为会了中文就 “没可能直接懂英语” 了,于是都在学着猜“中文意思”:把个个单词在脑子里转化为中文词汇、再拼凑成自以为通顺的中文句子。但这不是懂了英语,仅是把乱码、噪音、鸟语一样的英语信息解密成中文。
解密的关键是密码。大家背的单词要捆绑中文词汇,变成假单词,就是当密码来用的。几千个密码怎么可能记得住?
背了密码之后,对文本猜中文意思,但猜对猜错自己无法判断,稍微长点/复杂点/有生词的句子,就猜得云里雾里。
对声音也想猜,却发现含糊的声音很难听出几个单词,讲一句话的时间又短,匆忙之中又听单词又解密,还只能一遍过,解密难度大百倍,能解对几句?因此对听力考试非常头痛。即使对付了考试,又发现对老外的正常讲话或英美剧依然是鸟语,留学生和外企员工不敢接老外的电话、不敢参与开会,只能用邮件勉强对付。
说写则是反向操作,把个个中文字词转码为单词,再套着语法规则的公式搭积木。但大家对英语句子也不熟,语法规则也不熟,单词就不知道挑哪些,讲话时间又有限,往往按中文习惯仓促搭些烂句子挤出来,或者什么也挤不出来。有些人干脆背点现成的句子搞朗诵,但当乱码来背,背得非常困难。
精听精读是解密技巧,口语写作是反向转码,都是把英语当乱码,由中文来包办一切。正因为都是假招,不知道在对话中还灵不灵,大家还要找人陪练对话,练熟了表演给考官看,因此本质上是练演技。演技嘛,只能表演练熟的,超出范围必然卡壳。而且只能管个临时,猛背猛练一把似乎能对话,松懈几天就大面积遗忘与丢生。
上了十几年英语课,却一直对英语躲着走。这样学的不是英美人的英语,连语言都不是,而是学的破译、解密、转码、编程,因此是假英语。假英语让人能对付考试、拿证、啃书、临时表演对话,但独独学不会英语。
————————
无论是在学校上课,或去培训班上课,或出国生活,或自学,甚至从幼儿园时代开始学,中国人普遍都是学的这么一套中文包办的假英语,因此怎么努力背、练、磨、苦熬多年,依然只能临时应考或应急,而学不会英语。
4、能听懂才是会英语
你可能会认为,利用中文包办的假英语尚且学得这么苦这么难,要是真英语那不得剥几层皮?但恰恰相反,真英语非常容易学会,只不过大家试都没试过。
英语是一门正常语言,英美人个个学会了,其它国家也有很多人学会了。全世界的非残疾人学会一门语言,所采用的方法都是一样的:对语境中的声音多听,从而直接听懂。不管是小孩还是成年人,当母语还是当外语,都这样。
语境,也就是英语环境,是有声音的生活场景才算,分为两种,一种是在英美国家生活、外企上班的那种自然语境。另一种是英美剧这种高仿真的电子语境。当代中国人谁也不缺英语环境。
Liston:要自动听懂英语,必须是有效的英语环境我自己早就忘了学校那点死背和应考的英语内容,前些年为了好玩而看英美剧,几个月自动听懂了一些简单句子,英语就这么学会了。然后短短几年到了母语级听力水平,对绝大多数英美剧包括快速含糊长难句能轻松一遍听懂、精准理解含义。读说写译的能力全自动会了,会了一直会,水平不下降。
真能学会英语的那少数中国人,都是这样学会的。有些人在英国美国生活一段时间,就听懂了一些简单句子,很自然就会说了。我见过几位服装外企的员工也是直接听懂,几个月时间能用全英语搞定办公室的日常对话。有些人读了我的文章后大受启发,以全新的思路去重新看英美剧,也是几个月听懂了很多简单句子,轻松学会了。
因此学英语只需要学一件事:听懂。听懂了就有英语记忆力,读说写译全都自动跟着会了。聋人正是由于听不见,从而学不会语言,结果是哑巴。
由于大家学了十几年的假英语,各种错误思路根深蒂固,即使努力听英语,其实每个动作都是错的,就老听不懂。为此,我针对如何听懂英语的话题,一连写了多篇知乎文章,从原理、思路、方法,到如何选材、如何一句句听懂、如何避开无效项目,哪些错误的方法与习惯要调整,还有语音、语法、单词这些具体困难如何处理,写得非常详细,都汇总在以下文章中,你一篇篇读下去,再照着操作,也很快能听懂英美剧的一些简单句子,然后听懂更多,英语就这样轻松学会了。不用背不用练,不用坚持多久,这种真水平是不会下降的。
Liston:母语和外语都是直接听懂声音,才学会的Liston:解答“英美剧怎么看才能听懂英语”的疑惑5、听懂了就有英语记忆力,就能说口语
说写是头脑中的想法往外表达,说出声音或写成文字的内容是一样的。你先要能听懂、脑中有真实的储存量、能用英语想问题,最后一环才是对外表达。不用讲得多流利,但要讲正确的英语句子。发音不用多标准,有英语的味道就行了。
英美两三岁的小孩子能牙牙学语,就是由于在0-2岁阶段已经听懂很多。我自己在听懂之后,也很自然会说英语了。
因为听懂之后,英语就成了活生生的语言信息,而语言信息是彼此关联的逻辑信息,人脑对逻辑信息有着强大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只要真正理解了,就是整句、整段、整篇这样自动记住的,单词、语法、声音、知识全都包括在内。因此我有了英语自动记忆力,根本不需要背单词、背句子、背台词、背文章。听力越好,自动记忆能力越强。我现在每看完一集美剧能大段复述台词对话,生词见几遍就成了熟词,极少查字典。新概念第二册我听了两三遍就记住了,跟自动记住中文小故事的效果一样。英美人从来不需要背单词背句子而大量自动牢记,就是这样的情况。中国人想尽了办法却背得苦忘得快,因为背的是乱码。
脑子里有了大量英语储存量,我就能用英语想问题,说的口语是正确而地道的英语句子,长句照样说,发音是标准纯正的美式英语。能听懂又能说正确句子,我就能跟人直接对话,不需要找人练对话,一次也不用练。
因此真正的练口语,不是跟人练对话,而是增加脑子内部的英语储存量,或者提升脑子内部组装英语句子的能力,自言自语或写成文本都可以,只在脑子里想也行,是自己一个人练的,有人站在面前反而有干扰。其实不练也行,只不过进步慢一些。
你可以自己检查,是否具备口语四条件:有效英语储存量、句子组装能力、正确发音的能力、正常的思维速度。
在听懂状态下自动储存的英语词汇句子才是有效储存量,填鸭死背的乱码不算。在精通语法规、知道英语句子长啥样的情况下,能调用合适的词汇顺利组装出正确句子,才是句子组装能力。拿死背的假单词机械拼凑搭积木的烂句子,不算。讲得有英语的味道且让多数老外能顺利听清的发音,才是正确发音,丑怪的中式口音不算。能一句接一句说才是正常速度,十分钟才挤一句不算。
—————————
自己会说了,才是出去找人对话实战、聊天吹牛、论坛回帖,不然就算一群老外站在面前陪着,自己还是哑巴。
但太多人混淆了输出与互动,成天瞎叫“国内缺英语环境,没人陪我练口语”。也有些人以为在美国生活可以找老外练对话因此能学会英语,看美剧无人对话因此学不会英语,这些人练的都是假口语,需要的不是英语环境而是表演舞台。先背一点,再表演给老外看,忘了再去背,或者忘了变哑巴。整个过程练得再努力也是无用功。
新概念英语都是文章,句子是描述而不是对话,背了连对话表演都搞不成。有人编段子“把四册新概念英语背熟了,口语好得老外都夸”,这是不可能的。你听就听不懂,英语句子全是乱码,怎么可能背得熟?即使背了几句搞朗诵,也只能自言自语,怎么可能跟老外对话?
那些自豪于背了多少英语课文、新概念背了多少遍多少册的,都只说故事开头,而从来不讲接下来多久全部遗忘、如何又恢复哑巴的状态。如果投入如此多的时间精力来苦背,就算能提点考分,或者能表演几句英语朗诵,但只能临时管几天,只要不再持续背就大面积遗忘,这样苦背的意义何在?
6、哪些人喜欢背新概念?
在知乎经常看到有人问:为什么那么多人推崇新概念英语?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在背?这套书到底好在哪里?
我认为不是这套新概念好在哪里,而是由于名气大,接触的人相对更多。中国人学英语主要是背,其它的英文书或资料,大家也都在广泛的背和读,只不过名气小一些,被人讨论得少一些。
喜欢背新概念的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听不懂英语的,以为背了能学会英语。另一类是能听懂一些的,但水平老卡住提不高,以为背了能提高水平。但这两种都达不到目标。
新概念英语不是语境素材,仅是碎片内容。上文已经分析了,初学者不可能拿它听懂英语,只能猜中文意思这样假听懂,或者当乱码这些背了临时记住几天,应个考,或者背诵出来搞朗诵式假口语。这不是能学会英语。
个别人在苦背新概念英语的同时,还听英美剧、听老外讲话,等于是真假英语掺和在一起学,有可能苦熬几年后直接听懂一些,会了一点真水平,就以为是背新概念所起的作用。却不知道恰恰相反,如果不背,学会英语的进程要快得多,过程也远没有这么苦。
——————
另一类能听懂一些了,真会了一点低水平的英语,但卡在低水平无法提高,比如在美国生活了几十年,依然是半吊子的低水平。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就是到不了英美人的正常英语水平,也不知道该如何把英语学精通,就瞎找方法,什么多背单词、多背课文、多找人练对话等等。
由于这类人有了一点英语记忆力,努力一把之后,对新概念的很多文章能背下来,就经常鼓吹自己多能背、背了多能说英语。可惜英语水平还是跟英美人差老远,永远到不了母语水平。因为他们不知道,水平提不高的根源是中文思维的干扰,只有对症下药才管用。
欧洲多国语言同源,彼此区别很小,欧洲人学英语是学的同源外语,跟中国人学中国方言一样容易。英语跟中文处处反着来:语音,中文简单清晰且固定发音,英语复杂含糊且广泛音变。语法,中文简单随意、先细节后重点,英语复杂严谨、先重点后细节。词汇含义,中文精细而局部对应,英语抽象粗犷而全局通用。句子,中文由汉字直接拼叠成句,中短句为主,英语的每个句子是逻辑体系,长句子占一半。
中国人学英语是学的冲突外语,对中文有多熟练,对英语就有多排斥。初学的时候还不明显,很容易听懂一些了。但学到日常水平后,会感觉到中文母语防火墙的强烈排斥反应,对英语声音始终有一些难听清、语法始终比较晕头、词汇含义始终难理解、整句含义更难理解、抽象文字没感觉、语速跟不上、内容记不住、到处形变顾了头顾不了尾。
这是思维层面的排斥反应,意志力无法抵抗,多背多练多磨多熬也没用。我自己是练好了语音、语法、含义三个英语基本功之后,就突破了中文母语防火墙,适应了英语思维模式,顺利学到了英语母语水平。
————————
新概念英语只有几百篇短文章,缺失语言教材所需的语音知识与训练方法、语法规则与训练方法、词汇内容与应用方法、含义讲解、习惯表达等各种内容。要学这些内容,你要么得自己从文章中去总结,要么得另外找教材来学习。这也是为什么太多人要另外报个新概念精讲班,或者另外买参考书的原因。
VOA、BBC新闻、经济学人、TED演讲,都是些碎片式的英语素材,你肯定不会认为这些是语言教材吧?新概念英语跟这些是一回事,同样不是什么语言教材。本来就不是给中国人学冲突外语的,而是给欧洲人学同源外语的,跟普通话训练手册是一回事。
欧洲人学英语,跟南方人学普通话、北方人学粤语一样,只需要把英语句子多听听、多模仿,就学会了,新概念英语这种文学作品对他们有帮助。但中国人学英语,零水平需要的是有效语境,新概念不是语境。会一点英语的人需要的是专门学三个英语基本功,以对抗中文母语防火墙,新概念缺失英语基本功相关的所有语言内容。因此新概念这套书对中国人学英语没有任何作用。
新概念英语在中国火了那么多年,太多人背过,但中国人的英语还是学得照样差,你明白原因了吗?
另外,背了新概念的文章是否真能提高考分是存疑的,因为最好的应考方法,是考什么就准备什么,显然考题并不是按新概念这本书来出的。如果你觉得背新概念的文章能提分,那你背英语课本、考题,应该更能提分。
我分析了这么多,你该对新概念英语这套书持什么态度,你能做出判断了吗?如果你想学会英语,你有正确的思路了吗?
来源:离婚中的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