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宗昌这个名字,在民国那段乱糟糟的历史里,算得上是个响当当的角色。他是个军阀,粗人出身,没啥文化,却靠着胆大心狠混出了一片天。不过,今天咱们不光聊他打仗的事儿,重点得放在他那与众不同的私生活上——这家伙娶姨太太,不喜欢娇小玲珑的南方女子,偏偏钟情于牛高马大的白
张宗昌这个名字,在民国那段乱糟糟的历史里,算得上是个响当当的角色。他是个军阀,粗人出身,没啥文化,却靠着胆大心狠混出了一片天。不过,今天咱们不光聊他打仗的事儿,重点得放在他那与众不同的私生活上——这家伙娶姨太太,不喜欢娇小玲珑的南方女子,偏偏钟情于牛高马大的白俄美女,而且一次娶了五个!这在当时可是个稀罕事儿,社会上议论纷纷,影响也不小。
张宗昌,1881年出生在山东掖县一个穷苦人家,家里没啥钱,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他小时候没读过几天书,识字不多,性子却野得很。十几岁就跑出去闯荡,先是干些零活,后来混进了绿林,当起了土匪。那年头,社会动荡,土匪不少,张宗昌凭着一股狠劲儿,慢慢在这一行站稳了脚跟。1900年前后,他带着一帮兄弟在山东一带抢来抢去,名声渐渐大了。后来,清政府招安,他顺势投了军,从此开始了军旅生涯。这一步,算是他从草莽走向权势的起点。
进了军队,张宗昌靠着打仗不要命的劲头,一路往上爬。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他跟着东北的奉系军阀张作霖混,成了奉军里的一员猛将。1920年代,他先后参与了直奉战争、国民军和北洋政府的混战,打了不少硬仗。虽然没啥战略头脑,但他手下的兵多,火力猛,靠着人多势众占了不少地盘。1925年,他当上了山东督军,掌管一省军政大权,算是到了人生巅峰。这时候的张宗昌,手握重兵,钱财滚滚而来,日子过得那是相当滋润。
政治上,张宗昌当山东督军那几年,可没干啥好事。他治下的山东,税收重得离谱,老百姓苦不堪言。他还大搞鸦片贸易,赚黑心钱,手下兵痞横行霸道,弄得民怨沸腾。不过,他也有自己的“特色政策”,比如大修铁路、开办学校,可这些大多是面子工程,实际效果稀松平常。他在山东的统治,基本就是靠武力压着,压不住了就换个地方接着压,典型的军阀作风。
说到个人生活,张宗昌绝对是个另类。他不光好色,还好得很有“品味”。那时候的军阀,娶姨太太很常见,但大多挑年轻漂亮的中国女子,张宗昌却偏偏看不上这些。他喜欢身材高大、气势足的女人,而这种类型,在当时的中国不多见。恰好,1920年代的中国东北和山东,因为俄国十月革命后,很多白俄逃亡过来,带来了不少金发碧眼的洋妞。张宗昌一眼就相中了这种“牛高马大”的白俄美女,觉得她们够劲儿,符合他的审美。
张宗昌娶白俄美女的背景,跟那时候的历史环境分不开。1917年俄国革命后,大批白俄贵族和难民流亡到中国,尤其是哈尔滨、天津、青岛这些地方,白俄女人不少。她们大多生活困苦,有的甚至沦落到卖笑为生。张宗昌当上山东督军后,手头有钱有势,又正好在青岛这种白俄聚集的地方驻扎,自然有机会接触这些女人。他看上的,不光是她们的长相,还有她们那种异域风情,觉得娶回家能显摆自己的与众不同。于是,他一口气找了五个白俄美女当姨太太,成了当时的一大奇闻。
这五个白俄美女的身份,虽然史料里没留下太多详细记载,但大致能拼凑出一些线索。第一个叫安娜,据说是俄国贵族出身,家里落魄后逃到中国,身高接近一米八,体格健壮,皮肤白得晃眼。第二个是玛丽亚,出身普通家庭,模样俊俏,手脚粗大,干活麻利,可能是张宗昌看中她的实用性。第三个叫娜塔莎,身材魁梧,长相一般,但会跳俄国舞,估计是张宗昌图个新鲜。第四个是伊莲娜,传说是白俄军官的女儿,气质有点傲,可能是张宗昌觉得她有身份。第五个叫索菲娅,年纪最小,身高也最突出,据说有一米八五,壮得像个男人,特别符合张宗昌的口味。这五个女人,背景各异,但共同点是都落难到中国,生活无着,嫁给张宗昌算是找了个靠山。
张宗昌和这五个白俄美女的婚姻生活,具体细节不好查,但可以想象不怎么平静。他把这五个姨太太安置在青岛的督军府里,平时吃喝玩乐都带着,算是挺高调的。这帮白俄女人不会说中文,张宗昌也不会俄语,交流全靠手势和翻译,估计闹了不少笑话。他对这些姨太太出手大方,给她们买洋装、首饰,还专门请人教她们打牌跳舞,日子过得挺洋派。不过,张宗昌脾气火爆,这五个女人又都不是省油的灯,家里肯定少不了鸡飞狗跳。有人说,他后来对这些白俄美女有点腻了,觉得她们太能花钱,又不好管教,但面上还是硬撑着,毕竟这事关他的面子。
社会上对张宗昌娶白俄美女的反应,那可是五花八门。普通老百姓大多觉得稀奇,看热闹的心态居多,街头巷尾都在传“张大帅娶了五个洋婆子”的段子。知识分子和报纸却不怎么待见他,认为这是军阀荒唐生活的又一证据,批评他崇洋媚外,浪费民脂民膏。还有人拿这事讽刺他,说他连个正经中国媳妇都娶不上,只能找洋女人凑数。总之,这件事让张宗昌的名声更复杂了,有人觉得他豪放不羁,有人觉得他就是个没文化的土包子。
张宗昌娶白俄美女的影响,不光是当时的风言风语,还在他后来的日子起了些作用。他这么高调地娶洋女人,确实给自己树了个“与众不同”的形象,在军阀圈里算是个谈资。不过,这也让他树敌不少,尤其是那些看不惯他作风的对手,拿这事攻击他的名声。更重要的是,他花钱如流水养这五个姨太太,加重了财政负担,手下的兵饷都发不齐,军心慢慢散了。这为他后来的失势埋下了伏笔。
到了1928年,北伐军打过来,张宗昌的好日子到头了。他在山东的地盘被国民军占领,自己带着残兵败将逃到东北投靠张作霖。可没多久,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张宗昌又没了靠山。他试着东山再起,但兵没了,钱也没了,昔日的威风荡然无存。1932年,他跑到济南想卷土重来,结果被仇家韩复榘派人暗杀,死在火车站,年仅51岁。葬礼草草了事,曾经的山东督军,就这么灰溜溜地结束了。
张宗昌死后,他那五个白俄姨太太的下落也没啥记载。有人说她们拿了点钱跑回俄国了,也有人说她们留在中国,靠着卖首饰度日。不管咋样,她们跟着张宗昌那几年,算是沾了点光,但也吃了不少苦。张宗昌的政治和军事生涯完蛋后,他的个人生活自然也崩了,曾经的奢华烟消云散。
历史上对张宗昌的评价,向来不怎么好。他是个典型的军阀,靠打仗抢地盘起家,没啥治国理念,留下的多是骂名。娶白俄美女这事,虽然只是他私生活的一角,但也常被拿来当笑话讲,证明他是个粗俗又荒唐的人。不过客观来说,他这举动也反映了当时中外文化碰撞的一个侧面,乱世里啥怪事都有可能发生。
张宗昌娶白俄美女这档子事,放到历史长河里看,其实挺有意思。它不光是个人的癖好问题,还跟那个时代的动荡、白俄移民的处境有关系。他用这种方式彰显自己的权力和个性,虽然落得个不好的名声,但也让人记住他是个不走寻常路的家伙。这件事的影响,短期看是让他更出名,长期看却没啥正面的历史意义,顶多是个茶余饭后的谈资。
总的来说,张宗昌娶五个白俄美女,既是他个人生活的一大特点,也是民国乱世的一个缩影。咱聊了这么多,从他早年的混混生涯,到当上山东督军的风光,再到娶洋媳妇的奇闻,最后到他的落魄结局,算是把这人的一生捋了一遍。历史就是这样,啥样的人都有,啥样的事都能碰上。你们觉得张宗昌这家伙咋样?欢迎留言说说看法,咱们一块儿聊聊!
来源:法只必行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