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霍揆影,1901—1953,字嵩山,今湖南衡阳市炎陵县人。陆军中将,系陈诚亲信。抗日战争中任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发起了滇西的“腾冲之战”。歼敌3000余人。1946年因镇压云南民主运动,派人暗杀李公朴、闻一多而去职,1963年病逝。
霍揆影
霍揆影,1901—1953,字嵩山,今湖南衡阳市炎陵县人。陆军中将,系陈诚亲信。抗日战争中任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发起了滇西的“腾冲之战”。歼敌3000余人。1946年因镇压云南民主运动,派人暗杀李公朴、闻一多而去职,1963年病逝。
1945年12月,云南警备司令关麟征因昆明学潮”停职,霍揆彰被任命为云南警备总司令。在云南警备总司令任上,霍揆彰觊觎云南省主席一职,忠实执行蒋介石镇压民主运动的方针。1946年夏,昆明民主运动继续高涨,特别是西南联大、云南大学师生“反迫害、反饥饿、反内战”的运动,严重影响了蒋介石的统治。霍揆彰为镇压民主运动,将民主运动中坚人物李公朴、闻一多列入暗杀名单。霍揆彰事前调兵遣将,布置暗杀了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李公朴。
7月15日,又派警备总司令部稽查处的熊广福等四人,乘坐警备司令部的军用吉普车,在西仓坡埋伏,用手枪杀害了西南联大教授闻一多。就在李公朴被暗杀后,昆明学生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学潮如同怒潮击岸,同时全国民心愤慨。霍揆彰此时惊惶失措,从大理调来陆军预备二师进驻昆明,企图对昆明的民主运动进行血腥镇压。
闻一多
由于此案太明目张胆,民愤甚大,加之蒋介石一直认为民盟是共产党“鹰犬”,一直想要“膺惩”,且于案发前一个多月的6月5日,蒋有明确指示“对民盟不必姑息”“应施打击”,所以事发之后,众目所视。在全国人民和国际友人愤怒的抗议声中,蒋介石不得不下令调查该案,派全国警察总署署长唐纵、粤汉铁路管理局警务处处长程一鸣破案。唐纵于23日飞抵昆明,在听取云南警方关于“李闻案真相与经过情形”,同时要求他们“对外谨慎言论”。唐纵于26日由昆明飞往上海,翌日飞九江,前往牯岭去见蒋介石报告此行经过。唐在日记中称:主席愤怒未已,大骂霍换彰是疯子。闻一多于记者会时,侮辱领袖,力斥特务分子,刺激过甚,青年人血气方刚、一时控制不住。主席长吁短叹,曰:汝再赴昆明一行。
顾祝同
蒋介石虽然感到失面子,大发脾气,但毕竟霍揆彰枪杀民盟分子李公朴、闻一多,合自己意,于是又派顾祝同、冷欣(参谋次长)、张镇(宪兵司令)赴云南破案。商议的结果,顾祝同同意宪兵司令张镇的建议,决定由宪兵司令部承担该案的全部责任,演出一场骗人的把戏。
在云南地方法院开庭公审此案,以陆军部司令部军法处长张小骞为审判长,昆明各机关到场观审,民盟方面派出梁漱溟、周新民亦到场观审。审讯时,对“凶手”汤时亮、李文山,法官拿腔作势地追问暗杀行为何人主使,汤、李也按事先编造的一套“供称”,说是听到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辱骂”蒋介石而“义愤填膺”;后又跟踪闻一多到《民主周刊》社,闻一多又“辱骂”蒋介石,便跟踪闻一多到西仓坡宿舍门口,乃拔出手枪将闻一多枪杀,无任何人指使。最后宣判:“汤时亮,李文山死刑,即时执行……。云南警备总司令霍揆彰负有治安责任,且凶犯系该警备总司令部警卫营的连、排长,霍揆彰着即撤职交陆军总司令部看管,听候议处。”可在宣判之前,霍揆彰已满载家财扬长而去,到湖南老家隐居避风头。
霍揆彰
来源:天有余而补不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