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年底,特斯拉机器人Optimus的亮相,让打工人彻底“傻眼”了:它可以快速适应和执行不同场景的各种工作,成为不知疲惫的定制化助手。马斯克展望,未来机器人与人类的比例将达2:1。
人类这次是真的卷不动了。
去年年底,特斯拉机器人Optimus的亮相,让打工人彻底“傻眼”了:它可以快速适应和执行不同场景的各种工作,成为不知疲惫的定制化助手。马斯克展望,未来机器人与人类的比例将达2:1。
在AI时代和机器人拼智商、拼体能,这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随着技术的沟壑被磨平,机械性的工作被机器人取代,实用主义快容不下人类了。这也同时倒逼着我们去思考,在物质生产极尽成熟的当下,什么是更有价值的?人类到底要创造什么?
一部分人看清了局面,悄悄开辟起小众赛道:拼美商。
假如让机器人聊一幅画所带来的“心灵震撼”?不好意思,它还真没有这种“感觉模板”。而对人类来说,美是天性,审美是与生俱来的雷达。人类能为一首诗、一场秋雨而落泪,能够基于情感和想象创造美,美的作品又进而传递情感。这便是美商的能力。
美商是对美的感知、理解和创造力。如果智商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财商是生存致富的能力,那么美商不仅能“活得更好”,还能“活得更美”。
美的前提并不和“有钱”划等号。人类早在7万年前就制出了用于装饰的珠子,中国古代的平民也会收集香草和花瓣悬于床头,上世纪美国经济低迷时期,口红销量却能逆势上涨——美的本质不仅仅依赖于物质的存在,更依赖于感知和理解这些物质的方式。
口红小小一支,价格不贵,效果却远超想象。经济低迷时,口红作为“美好代替品”,慰藉了困苦中的心灵。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口红是“气色”也是“气场”,代表着优雅精致、愉悦自信、神采奕奕。如今,都市女性早已默认了“女性应该拥有一支口红”。因为这份美不只在唇上,还映射进心里。
欧莱雅在上世纪进入中国市场时,便认识到了小口红的大能量,希望致力于让每个中国女性都拥有一支口红。兰珍珍1993年进入欧莱雅,如今任职欧莱雅中国及北亚公共事务总裁,她直言自己是一个爱美、向往美的人。
兰珍珍分享过一个和爱美有关的小故事:有段时间她经常去上海出差,每趟上海行程的第一站却和工作无关。兰珍珍说:“一下飞机,我就直奔南京路,找朱师傅做头发。”
朱师傅是店里最有名的美发师,光是排他的队就要两个小时起。可无论排多久,她也要等。“每次做完头发,我整个人神清气爽,做之后的所有工作、见所有的人,我都能精神倍增。来上海先做头发,成为了我的重要仪式,被我坚持了5年。”
在兰珍珍看来:“一个满意的妆造带给人的不只是美,更是应对一切的美丽开端。”
做头发不仅是让外形更美,还给自己注入一股能量,一种情感满足。这份向往美、渴望创造美的情感,正是塑造美商的开始:懂得用美来滋养自己,绝不是让你看起来像个美丽的花瓶,而是让你觉得,无论周遭环境如何,我依然亮得像个小太阳。
古话讲的“女为悦己者容”,在当今已经得到了更加中立的看待,但其实化妆远不止为了取悦他人的道理,中国人很早就明白。
作为一个资深解读《红楼梦》的up主,张志浩对一段“化妆”的情节印象很深:“贾宝玉对化妆品颇有研究,书上却很少描写他给别人化妆,怡红院里头的丫鬟没有,林妹妹也没有。唯一一个让宝玉为她化妆的,是王熙凤的丫鬟平儿。”
王熙凤和平儿撞见了贾琏偷腥,愤怒的王熙凤却拿平儿开刀,打了她一顿。伤心的平儿哭花了脸、头发也撕扯乱了。“很多人劝平儿,说凤姐骂你是为你好,说今儿是凤姐的大喜日子不要胡闹。”张志浩解读说,“只有宝玉,舀洗脸水给平儿洗脸、烧熨斗来熨衣,他亲手给平儿扑了粉、涂了胭脂。在这个过程中,平儿的妆容体面了,心情也平复了。”
张志浩的《红楼梦》解读视频中,选取的画面同样十分在意审美
宝玉为平儿化妆,正是追求美带来的悦己。在细致的化妆步骤里,收拾外形也收拾了心情,当看到镜中精致、干练的自己,便能重新获得力量,面对接下来的生活。
心理学有研究表明,美感和艺术体验能有效减轻压力,提升情绪。困境和压力中,美成为一种“抵抗力”,而美商就是那股追求美的内在力量。美商的高低,不仅仅影响一个人的外在装扮,更影响着内心的强大和生活的态度。它教会你,在生活打击中如何保持自我,如何在风雨中依旧优雅地前行。
美商作为一种内在的力量,常常润物无声,却也能迸发出巨响。它的能量,足以激发人的创造力,甚至引领人生的方向。在这一点上,导演张中臣很有发言权,因为这正是他的人生。
20岁之前的张中臣和很多农村孩子一样,成绩不好、去技校、去工厂,因为工厂太累,又去了电影学院当保安。“当时我对电影没有兴趣,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做电影。”
一次偶然的溜达,中臣发现一间教室里,老师正在讲导演李安。“我不知道李安是谁,只是吃惊上课竟然能放电影!我小时候在农村看过两次露天电影,都是抗日的。教室里人很多,好多蹭课的同学,我也进去了。”
那部李安的《喜宴》 ,被中臣形容成“像一道闪电劈下来” 。他开始疯狂地接触电影、接触艺术,并惊讶地从中看到了自己的经历。那一刻起,他的人生轨迹开始了奇妙的转动。
“在此之前,我对美是没有感知的,一旦你找到那把钥匙,看世界的眼光也会变得不同。”中臣在侯孝贤导演的《童年往事》里看到自己的童年;从前母亲在田头干活,夕阳打到她身上再寻常不过,直到后来看到梵高的画,他感觉梵高画的就是母亲。
《收割者》梵高
张中臣把这些发现放在了他的第一部电影里,电影不仅改变了他的职业,更让他意识到,美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需要被激发和表达。
美商不仅仅是对美的感知能力,更是一种通过“美”来拓展生活的智慧和能力。美商让你看到世界更多的“美”的面貌,让眼睛不仅停留在显而易见的美,还能看见未曾被注意到的美好,即便是平凡的事物也可提炼出美的意义。其实,普通的日常往往藏着深刻的美,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去“顺应”这些美的感召,用心去感受。
身处压力大、节奏快的现代社会,年轻人开始意识到,通过审美和美的创造,能让自己从压力中“活出来”。养成美商,能帮助自身释放个性与自信,也完成了对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滋养。
去在自然中汲取美的能量,成为一种生活智慧。人们到树丛中“捡秋”,以树叶、花朵和树枝制造自然画作。欣赏自然之美,创造自然之美,构成人类与自然、自然与内心的全新语言。
“捡秋”已经被年轻人卷到 next level
有人说:“会在公园里抬头看从树叶缝隙透出的阳光的人,是不可能过不好自己的人生的。”哪怕只是拥抱一棵古树,躺在草坪上午休,也能感受到细微的美好,用自然之美完成疗愈和滋养。
这几年,博物馆和文化之旅成为新秀场。人们不惜在《清明上河图》前站半小时,寻找正在送餐的“外卖小哥”;也甘愿簇拥在卢浮宫的《蒙娜丽莎》跟前,揣摩美人神秘的嘴角。历史留下的美学宝藏,禁得住反复品味,越品越有味。
卢浮宫《蒙娜丽莎》
除了用眼睛尽览,年轻人还在用脚步体验传统美学的真实质感。赏三门峡,把“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具象化;攀登庐山,亲自印证“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丽场面,大赞李白诚不欺我。传统美学的精妙,在于描画出一个超越物质的精神境界,收获“天人合一”的大美。
通过规律和坚持,逐步积淀成一种内外兼修的力量。
向内求,也是一种审美——审自己的美。早晨六点起床跑步,每晚雷打不动地看书。早起10分钟,为自己化一个清爽的快手妆。下班回到家洗去疲惫,温柔地护肤……这些看似简单的生活习惯,却在无形中塑造了个人美学,通过规律和坚持,逐步积淀成一种内外兼修的力量。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说:“美感是让人超越功利的入口。”对美的追寻,可以让我们暂时放下对金钱、地位的执念,回归对人性、自然、情感的关怀。美商的培养不是让我们更高大上,而是让我们更接地气——让我们成为一个能感受幸福,也能创造幸福的健全的人。
回溯近代中国美育之路,蔡元培先生是先驱,他曾主张:“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教育。” 美育,不是教你成为艺术家,而是教你怎么当一个生活家。而美商之所以如此珍贵,在于美育的稀缺和难得,它更需要极为长久的耐心。这一点,欧莱雅颇有心得。
1月11日,「美之道·美知道」欧莱雅中国“美之道”文化论坛在上海罗丹艺术中心举办。欧莱雅中国及北亚公共事务总裁兰珍珍与作家、著名主持人及媒体人陈鲁豫、翻译及未来学家陈楸帆,脱口秀演员、编剧鸟鸟,B站百万UP主张志浩及编剧、导演、剪辑师张中臣,探寻美的深刻影响与美育的公众普及和表达。
「美之道·美知道」欧莱雅中国“美之道”文化论坛嘉宾合影
欧莱雅渴望通过「论」「径」「秀」三个方法论构筑与传递「美之道」,向公众传递和展现美的无限可能。「论」是论美的思考,「径」是探美的途径,「秀」是美的展示与表达。长久以来,欧莱雅不揭传递美育的理念、践行美育的普及,这片美的沃土若要追图源头,择需回溯很久。
兰珍珍清晰地记得,1998年,欧莱雅赞助艺术家赵无极“绘画六十年回顾展”时的情形。当时抽象派艺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陌生的概念,面对抽象画作,大家连“横着看”还是“竖着看”都不知道。但欧莱雅坚持要做:想要养育美好的生命,就要先种下一颗优质的种子,即便需要投入无限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浇灌,能收获成长的过程,最为可贵。
1998年,欧莱雅赞助华裔法国艺术家赵无极画展
去年,欧莱雅进一步拓宽了美育路径的宽度:携手法国巴黎卢浮欧宫,精选108件馆藏,推出史无前例的导览项目——“致美”。通过专属展签,参访者可领略一万多年来艺术与历史的绚烂图卷。今年伊始,欧莱雅继而公布了与中国国家博物院的合作。从卢浮宫到国博,从助力中国敦煌文化保护工作,到参与巴黎圣母院的修复项目,欧莱雅潜移默化地播撒美,源源不竭地支持美,持续助力大众审美软实力的构筑,任美商的枝芽茁壮、丰茂。
卢浮宫博物馆 × 欧莱雅集团“致美”文化合作
从艺术殿堂到生活日常,美的普及,前提是让美触手可及。这也是欧莱雅“美之径”的践行。将艺术、电影、文学融入生活可及之处,哪怕只是一个单品,也能领会美的意味。比如欧莱雅旗下的Aēsop品牌,调性和设计上与文学和诗意的结合,深受文艺青年青睐;YSL圣罗兰美妆作为先锋前卫的品牌,把音乐节特别是电音这种流行文化融汇于产品之中。美的营养通过一条条路径贯通和传递,细水长流中把美商孕育。
而欧莱雅企业“美丽事业,美好人生”公益项目长达十年的持续举办,更印证了“用美的能量改造人生”绝不是一件空话,也并不是少数事件。
欧莱雅“美丽事业,美好人生”美妆公益培训项目十周年活动
十年前,欧莱雅洞察到了中国女性对于“美”的渴望,将“美丽事业,美好人生”美妆公益培训项目引入中国,以“授人以渔”的方式,为学员提供了免费且专业的美妆、美发技能培训。兰珍珍非常高兴地表示:“十年来,我有幸作为亲历者,见证了欧莱雅始终以‘美’为支点,扶持了无数中国城乡女性学员一路成长与蜕变,她们中有的开了美妆小店,有的去了美容院工作,美帮助她们增强自信、发现自我价值、实现人生梦想。同时我们联动当地伙伴与生态圈,助力当地美业发展,让社会深切感受并更加坚信‘美’所蕴含的磅礴力量。”
既提供通往美的“径”,又铺就展现美的“秀”的空间。通过欧莱雅的努力,让美触手可及,让美创造机会,其核心不仅在于推广其品牌理念,更在于以美为纽带,将个体幸福、文化认同与社会责任有机结合。它传递的不只是美的标准,而是一种关注自我、尊重文化、重视生活的哲学。
走过多年的美育之路,欧莱雅为这份努力付出了不懈的心血。虽然这样的过程往往漫长且成效微小,但对于文化艺术的普及、对个体成长的影响,却蕴含着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正是因为像欧莱雅这样的企业的向善行为,以责任为根基,践行“美”的力量,才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触碰到美的可能,让“美”从一个抽象的概念,变成了触动心灵的现实。
跟随欧莱雅的脚步,让我们换一个视角品味这个世界吧。感受美、传递美、创造美。或许,正是“美”,成就了我们与这个世界深刻连接的方式,它不仅滋养着个体,也推动着社会走向更加和谐与温暖的未来。
来源:老夏看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