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拆迁分到3套房,母亲坚持住在老屋,整理她遗物时我泪流满面

B站影视 2025-01-20 19:06 8

摘要:城市在变迁,日新月异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老街区的平房渐渐消失。可有些人说,房子是身外之物,却总有一些老人,宁愿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也要守着那片老屋。

城市在变迁,日新月异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老街区的平房渐渐消失。可有些人说,房子是身外之物,却总有一些老人,宁愿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也要守着那片老屋。

我是刘长安,今年45岁,在县城供电局上班。说起我们家的老房子,那可是建于1982年的红砖大瓦房,是我爹用自己的双手一砖一瓦盖起来的。

那年春天,我爹领着两个堂兄弟,从十里外的砖窑厂一趟趟往家里扛红砖。记得最清楚的是,我爹肩膀上的擦伤,被我娘用土郎中开的药膏子抹了整整一个月。

"长安啊,你爹就是个倔驴脾气。大伙儿都说请人帮工,他非得自己干。"娘常念叨这句话,语气里有心疼,更多的是自豪。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爹在我上初中那年查出肝癌。那时候家里连个像样的家具都买不起,更别提看病的钱。娘四处借钱,甚至偷偷把自己的金项链当了。可还是没留住爹,他走得特别安详,临终前拉着娘的手说:"屋里还有两个麻袋的水泥没用完,你记得找人把后院的地坪打了......"

从那以后,娘就守着这个家。我上完高中,去了县城供电局。大哥去了省城跑运输,二姐嫁到了邻县。家里就剩娘一个人,每天侍弄着院子里的葡萄藤、石榴树,日子过得清贫但踏实。

去年年底,县里搞旧城改造,我们这片老街区列入了拆迁范围。补偿方案很优厚:每户可以选择三套商品房或等值现金。

"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大哥一听这消息,立马从省城赶了回来。

"可不是,现在谁还住这种破平房。"二姐也打来电话,连声说要把娘接到她那边去住。

可娘只是摇头:"我哪里也不去,就住在这老房子里。"

"娘,您这是何必呢?新房子多敞亮啊,有暖气,有电梯,比这老屋强多了。"我劝道。

娘蹲在院子里,一边给葡萄藤剪枝,一边说:"这葡萄可是你爹种的,都33年了。你们小时候,最爱在这藤架下乘凉......"

大哥听不进这些,直接说要把房子卖了分钱。二姐虽然心疼娘,但也觉得住在这破房子里太委屈了。我左右为难,既心疼娘的感受,又担心她一个人住在这里不方便。

事情就这么僵持着,直到那天晚上,娘突然脑溢血住院。

在送她上救护车前,娘还紧紧拽着我的手说:"长安啊,记得帮我看着家,别让人把葡萄藤给砍了......"

在医院守了整整一个星期,医生说娘的情况不太乐观。我回老屋收拾换洗衣服时,发现了一个布包,里面装着三个存折。

翻开一看,每个存折上都写着我们三个孩子的名字。存折是二十多年前办的,里面的钱不多,但每个月都有几十块钱的存款记录。最近的一笔存款,是上个月拆迁办发的预付款。

在收拾母亲房间的时候,我还发现了一本发黄的日记本。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这些年的点点滴滴:

"今天又下雨了,老刘(我爹)盖的房顶一点都不漏,他手艺真好......"

"长安考上县城供电局了,老刘,你看到了吗?咱儿子争气......"

"今天又有人来问买房子,我没同意。这是老刘留给孩子们的念想,我得替他守着......"

看到这里,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原来娘留在老屋,不只是为了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更是为了守护一份回忆,一份对爹的承诺。

那天,我请了假,专门去了趟拆迁办。通过协商,最终让他们同意保留这座老屋。虽然周围都会建起新楼,但这片承载着我们家记忆的院子,将永远留在这里。

娘出院后,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她,她笑得像个孩子:"你爹泉下有知,一定会高兴的。"

如今,葡萄藤依旧年年结果,院子里的石榴树开着红艳艳的花。娘每天还是会把老屋收拾得一尘不染,墙上爹的照片永远擦得锃亮。

那么,亲爱的读者,面对城市的日新月异,您是否也有一处割舍不下的老屋?那里,是否也承载着您最珍贵的回忆?

来源:猛猛向前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