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婆媳关系是一道永远解不开的难题。可我和大嫂之间的关系,却比婆媳还要复杂。在我们江南小城,亲戚之间的关系向来讲究。但十五年来,我和大嫂之间隔着的,却是一堵看不见的墙。直到那个雨夜在医院,我才明白这些年的误会有多深。
婆媳关系是一道永远解不开的难题。可我和大嫂之间的关系,却比婆媳还要复杂。在我们江南小城,亲戚之间的关系向来讲究。但十五年来,我和大嫂之间隔着的,却是一堵看不见的墙。直到那个雨夜在医院,我才明白这些年的误会有多深。
我叫李小满,今年45岁,在江南县人民医院当护士长。说起我和大嫂的故事,还得从十五年前说起。
那是个深秋的夜晚,大哥带着大嫂第一次回家。记得那天淅淅沥沥下着小雨,大嫂穿着一件米色风衣,头发齐整地挽着,化着淡妆,走路带着城里人特有的气质。母亲早就准备好了一桌子菜,二哥也特意从镇上赶了回来。
“这是我对象,叫陈雨萱,在省城医院工作。”大哥介绍时,大嫂微微点头,脸上挂着礼貌的微笑。那笑容给人的感觉,就像隔着一层薄薄的玻璃。
父亲举起酒杯,笑着说:“来,欢迎雨萱回家。”大嫂端起杯子,却只是抿了一小口。这一幕被二嫂看在眼里,她后来悄悄对我说:“这个大嫂,架子可真大。”
确实,从那天起,大嫂就像一朵移植到我们家的外来花,始终开不大,也融不进这个家。她说话温声细语,做事一板一眼,对长辈始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这样的性格,在我们这样的县城人家里,显得格格不入。
结婚后,大嫂和大哥住在县医院家属楼。每逢过节,大嫂总会准时出现在家里,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却从不多留。母亲常说:“这个大儿媳,就像个客人似的。”
让我觉得奇怪的是,大嫂每个月都会来我们医院做体检。作为护士长,我能看到她的体检记录。一开始我以为是她太过注重养生,直到有一次,我无意中发现她的血型记录有些异常。
那是父亲生病住院的时候。父亲突发脑溢血,需要紧急手术。医生说需要家属献血,我们全家都去做了血型配对。当我整理检验报告时,发现一个令人困惑的细节:大嫂的血型是AB型,而大哥是A型。
按理说,这不该引起我的注意。可是那天晚上,我偶然听到大嫂在走廊里打电话:“是的,我每月都在做准备…不,他们还不知道…我答应过你,就一定会做到…”
这番话,让我心里突然升起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疑虑。这疑虑像一颗种子,在我心里悄悄生根发芽。我开始注意大嫂的一举一动,发现她经常深夜独自出门,回来时面色疲惫。有几次,我甚至在医院的输血科看到她的身影。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一个雨夜。那天我值夜班,突然接到通知说急诊来了个重症病人,需要紧急输血。当我匆忙赶到输血科时,看到大嫂正躺在采血床上,脸色苍白。
她看到我,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恢复了平静。就在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什么。回到护士站,我调出了过去几年的献血记录,发现大嫂的名字赫然在列,而且频率之高,令人心惊。
更让我震惊的是,这些血液的去向,竟然都指向一个病人:我自己。
原来,在我不知道的时候,我患上了一种罕见的血液病。需要定期输血才能维持正常生活。而大嫂,就是这十五年来一直默默为我提供血小板的人。
那一刻,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回想这些年对大嫂的误解,那些背后的议论,那些不屑的眼神,我突然感到无地自容。
原来,她的高傲是伪装,她的疏离是不得已,她的神秘是无奈。那个我们眼中的”格格不入”的大嫂,竟用这样的方式,编织着一张救命的网。
第二天一早,我顶着两个黑眼圈去上班。护士站的小张看我脸色不好,递给我一杯咖啡:“李主任,昨晚那个献血的女人,是不是您嫂子?”
我点点头,突然想起一个关键的问题:“小张,你还记得她第一次来献血是什么时候吗?”
小张翻开记录本:“让我查查…2008年3月12日,那天下着大雨,我还记得特清楚,因为那天急诊来了个车祸病人,血库存告急…”
我的手突然颤抖起来。2008年3月12日,正是大哥带大嫂第一次回家的日子。这么说,大嫂嫁给大哥,是早有预谋?
一个更大的谜团在我面前展开。我开始回忆这些年发生的点点滴滴,试图找出一些线索。突然想起一件事:每次我生病,母亲总会欲言又止,而大嫂总是恰到好时地出现。
中午休息时间,我拨通了母亲的电话:“妈,我想知道大嫂的事。”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传来一声叹息:“孩子,是该告诉你了。”
原来,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被确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这种病需要终身输血,而且对血型要求极其苛刻。全家人都配型失败,眼看我的病情越来越重。
就在全家人一筹莫展的时候,医院找到了一个合适的配型志愿者:陈雨萱。她不仅血型合适,而且愿意长期捐献血小板。但她提出一个条件:不能让我知道这件事。
“你大哥和她是在医院认识的。”母亲说,“那时候她刚从省城医学院毕业,到咱们县医院工作。看到你的病历后,她主动提出要帮助你。后来…后来她和你大哥就处对象了。”
我突然想起大嫂这些年的那些”出差”,那些深夜的电话,那些定期体检…原来都是为了确保她的身体状况适合继续捐献血小板。
更让我震惊的是,为了能长期稳定地为我提供血小板,大嫂放弃了省城优越的工作条件,选择留在这个小县城。她嫁给大哥,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员,只是为了能名正言顺地照顾我。
那个曾经在我眼中高傲的大嫂,竟然用这样的方式,编织了一张十五年的救命网。而我,却一直用偏见的目光看她,觉得她不合群、太过清高。
当天下午,我在医院的走廊上遇到了大嫂。她还是那样干净利落的白大褂,微微带笑的样子。这一次,我终于看清了她眼神中的疲惫。
“大…大嫂…”我哽咽着开口。她摆摆手,脸上依然带着那种疏离的微笑:“别说了,这是我自愿的。”然后转身走进了诊室。
就在这时,医院突然响起了急救铃声。有护士慌慌张张地跑来:“陈医生晕倒了!”
我冲进诊室,看到大嫂倒在地上,脸色苍白如纸。急救车的警笛声中,我看到了她放在办公桌上的体检报告:长期频繁捐献血小板,她的身体已经到了极限。
可就算这样,她还是坚持每月按时来医院,保持着稳定的捐献频率。这些年,她付出的不仅是血小板,还有她的青春,她的事业,甚至是她的健康。
在医院的走廊里,我第一次看到一向坚强的大哥哭了。他紧紧握着大嫂的手,低声说着:“对不起,对不起…”原来,大哥一直都知道这个秘密,却必须配合大嫂演这场戏。
母亲坐在手术室外,眼泪无声地流下来:“你大嫂这些年,过得太苦了…”
二哥拍着我的肩膀:“傻妹妹,你知道为什么大嫂从来不和我们一起喝酒吗?因为她要保持身体状况适合捐献血小板啊。”
这一刻,我才明白,这十五年来,我们所有人都欠大嫂一句道歉。那些我们眼中的高傲、疏离,不过是她用来掩饰付出的盔甲。
手术室的灯亮了整整六个小时。当大夫走出来说”手术很成功”的时候,我们全家人才重重地松了一口气。
病房里,大嫂醒来后的第一句话是:“下个月的血小板…”
“够了!”我打断她的话,“这些年,你已经付出太多了。接下来,换我们来照顾你。”
大嫂躺在病床上,第一次在我们面前流下了眼泪。那个我们以为高傲的女人,终于卸下了所有的伪装。
现在,每当我经过医院的输血科,总会想起这十五年的误会。生活中,又有多少像大嫂这样的人,默默付出,却被我们误解?
有时候,我在想,这世界上最珍贵的亲情,或许不是血浓于水的天性,而是像大嫂这样,明明可以选择走开,却选择了留下;明明可以袖手旁观,却选择了无声的付出。
来源:猛猛向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