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医科院肿瘤医院黄镜教授:食管癌一线治疗失败后,靶免联合值得探索

B站影视 2025-01-17 19:41 2

摘要:据国家癌症中心数据,2022年,我国新发食管癌病例22.4万。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黄镜教授说,中国的食管癌新发病例数占全球病例的一半以上,是高发国。且我国患者绝大多数都是鳞癌,与欧美国家的腺癌鳞癌各占一半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病理类型上的显著差异,意

免疫联合化疗治疗失败以后,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抗EGFR药物等靶向治疗可能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据国家癌症中心数据,2022年,我国新发食管癌病例22.4万。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黄镜教授说,中国的食管癌新发病例数占全球病例的一半以上,是高发国。且我国患者绝大多数都是鳞癌,与欧美国家的腺癌鳞癌各占一半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病理类型上的显著差异,意味着我国食管癌患者在生物学表现、基因组学等方面也与欧美存在巨大差别。

黄镜教授表示,近年来,食管癌治疗领域取得的显著进展主要集中在免疫治疗方面。从后线治疗到二线治疗,再到一线治疗,免疫治疗已经发展成为食管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在一线治疗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化疗的联合疗法,已经成为晚期食管癌治疗的标准方案。

黄镜教授认为,在免疫治疗的时代,PD1或PDL1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化疗取得了突破性的优效性结果。新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双抗、双靶点的单抗,新靶点免疫的组合,ADC类药物等能否在食管癌的一线治疗有一席之地,都很值得期待。

黄镜教授及其团队进行了一项全国多中心,运用双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研究。其在最近的会议上,披露了此项研究成果。“近期有效率非常令人鼓舞,高达80%以上。是否能在未来的Ⅲ期研究中去验证这个结果,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免疫联合化疗的一线治疗失败以后,是否仍可以继续使用免疫治疗?黄镜教授认为,“免疫联合化疗治疗失败以后,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抗EGFR药物等靶向治疗可能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她介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联合多个中心对两个大型观察性研究做了回顾性的分析,发现在免疫联合化疗治疗失败以后,继续用免疫检查检抑制剂联合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ORR约为30%。

不限于此,其他的靶向治疗也值得关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对于常规治疗失败的后线治疗患者,使用EGFR单抗治疗,仅使用单药治疗,有效率也达到了15%以上。

黄镜表示,这一研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有两例病人达到CR(完全缓解),且一例病人缓解时间长达两年以上。这位患者是一名皮下转移、腹腔淋巴结转移、腹壁转移等多处转移的病人。

同时,EGFR单抗+免疫+化疗的队列,取得了约60%的ORR。黄镜教授解释道,60%的有效率并非超越了一线免疫联合化疗的数据。但对在一线治疗做加法,对剂量的选择和毒物反应的更好处理,可能会带来新的治疗策略和关注点。

除了EGFR单抗,不少学者也对EGFR小分子药物如EGFR-TKI进行了探索。但EGFR-TKI的疗效吉非替尼在食管癌大样本研究中的验证结果并不理想。

她表示,在免疫联合化疗治疗失败之后,耐药治疗的选择正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对于未来的探索方向,她近期较为关注的是TIGIT抑制剂和ADC药物。

2024年5月,化免治疗联合TIGIT抑制剂的Ⅲ期结果发布,在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的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中,评估了TIGIT抑制剂+PD-L1抑制剂+化疗对比安慰剂+化疗作为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但还不能回答在一线治疗中加TIGIT抑制剂是否会更好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在ADC药物领域,最近针对食管癌治疗的研究成果颇丰,多个数据令人振奋。

随着免疫时代的到来,食管癌的治疗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近10年来我国食管癌患者五年生存率显著提高,晚期病人也能得到有效治疗机会。“还有很多探索机会和前景,食管癌治疗进入新的时代。”黄镜教授如是说。

专家简介

黄镜教授

主任医师、美国NCI博士后、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消化道肿瘤病区主任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教研室副主任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北京肿瘤学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会肿瘤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协会(CSCO) 理事

CSCO食管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CSCO肿瘤心脏病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理事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来源:医学界智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