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漠河北极村、长白山、北大湖、吉林雾凇、长春冰雪新天地、呼伦贝尔、棋盘山……作为中国冰雪经济的重要一极,这个冬天,“整活上新”的东北三省一区继续成为广大冰雪爱好者的向往之地。
经历了火热开场,热闹冰雪旅游继续释放着东北活力。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漠河北极村、长白山、北大湖、吉林雾凇、长春冰雪新天地、呼伦贝尔、棋盘山……作为中国冰雪经济的重要一极,这个冬天,“整活上新”的东北三省一区继续成为广大冰雪爱好者的向往之地。
有网友点赞说:“‘南客北上’,东北‘泼天富贵’新的故事又要开篇了。”
的确如此,近年来“现象级”冰雪热,为东北全面振兴注入新活力。
但也有网友发现:“跟南方成熟旅游板块相比,东北旅游一体化市场度不够高,资源互换、利益共享机制还不成熟,单打独斗现象仍是主流,区域‘便利’畅游尚未实现,有时候打通瓶颈,不能光靠三省一区共创几首歌曲,播播就完了。”
上述说法,记者在随后的采访中,也找到了“痕迹”。
比如,多位长期从事东北旅游业务的旅行社负责人坦言:“网友口中的‘问题’是存在,资源、客源、服务深度协同,至少目前来看,没有太多改观。”
总结问题所在,记者从谈话中梳理出如下内容:
缺乏统一的形象。没有统一的品牌形象,对游客信任度和品牌忠诚度粘性建立不友好。这个很好理解,吉林省大米品质很好,但长期没有统一品牌,直到打造吉林大米公用品牌后,市场影响力大增。
对外推介“各自为战”。频繁的省外推介和旅游宣传,还是固守一亩三分地思维,因发展诉求不同,“kpi”不同,多数都讲“自家”故事,很少讲“兄弟”故事,偶有推介,也是“不疼不痒”。
虽有“协同”质量不高。和泛长三角旅游等景区联盟相比,东北区域文旅产业看似推进优势互补、价值共享,但拓展旅游合作深度与广度仍不够。
基础设施接待存在滞后。这些年,东北不少小城出圈,成了网红打卡地,但短视思维盛行,服务能力脱节,接待能力不足,体验感不佳,造成大规模游客互换存在“痛点”,旅游企业参与度不够高。
部分旅游产品趋同。除了具有历史底蕴拥有独特辨识度的资源外,不少网红线路产品,缺乏长期特色规划,无法让游客“留下来”“多几天”,影响旅行社积极性,即便有短期“引客”奖励,但长期来看,效果甚微,竞争力才是硬道理。
1月5日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5)》显示,预计2024—2025冰雪旅游人数有望达到5.2亿人次,旅游收入有望超过6300亿元。
巨大蛋糕,就摆在三省一区面前。
如何走出喊“口号”,迸发协作乘数效应?
省政协委员、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肇勇给出观察。
“全国统一大市场,东北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大东北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有机构成,现在来看地域联系是紧密的,但产业协同来看,并没有落到实处。至少要在产业规则方面要形成统一,就拿引客为例,不要说本地过来给多少优惠,外地来给多少好处,这本身就是会产生内耗过渡竞争行为,必须破除障碍。”他表示,旅游是具备高融合度、高显示度、高协同度的产业。想联动,区域之间共建共享必须要纵深发力,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例如,当前,大家要打造东北区域冰雪热,要形成真正的合作,不是“截客”,而是彼此“送客”,让游客对整个东北旅游有统一认识,而不是单点个别认识。
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背后,涌动着强劲的发展热潮。
1月15日,2025年全国春节文化和旅游消费月主场活动在吉林长春举办。
主场活动上,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四省(区)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发布东北地区冰雪经济协同发展及文旅消费区域合作行动计划。
机遇扑面而来,咋抓住大东北专属的“诗和远方”?
东北众“兄弟”是时候打破围墙,迈出那关键一步了……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栾喜良
摄影 罗浩
初审:王伟光
复审:曲翱
终审:陈尤欣
来源:中国吉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