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历史名人 九百零六 贺铸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6-02 17:25 5

摘要:贺铸身高七尺,面色如铁,眉目高耸挺拔,被人称为贺鬼头。贺铸喜好谈论当世事务,对是非善恶毫不宽容,即使面对权倾一时的显贵,稍不如意也直言抨击、不留情面,当时人认为他有侠士之风。

贺铸(1052年~1125年),字方回,又名贺三愁,自号庆湖遗老,卫州(今河南省卫辉市)人,北宋时期词人,宋太祖贺皇后的族孙。

网络图片,侵权联删

贺铸身高七尺,面色如铁,眉目高耸挺拔,被人称为贺鬼头。贺铸喜好谈论当世事务,对是非善恶毫不宽容,即使面对权倾一时的显贵,稍不如意也直言抨击、不留情面,当时人认为他有侠士之风。

贺铸博闻强识,精于文辞,作品深婉华丽、绵密工巧,如同精心编排的锦绣。尤其擅长创作词曲,常将他人丢弃的素材加以整理修改,化腐朽为神奇。贺铸曾自嘲道:"我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令他们奔忙不暇。"诸多权贵争相邀他为客,他却或应或拒,对于不愿结交之人,始终不妥协逢迎。

贺铸早年娶皇族宗室之女,入仕为武职,其任太原监工时,遇权贵之子同僚骄横跋扈。贺铸暗中查明其盗取公物后,便屏退随从,将其关入密室,执杖大声质问道:"某时盗某物作某用,某时又将某物私藏家中,可是事实?"权贵之子惊恐而伏罪。贺铸道:"若能受我惩治,可免公开揭发。"权贵之子随即自行露臂受杖数下,贺铸待其叩首哀求后大笑释放,自此仗势横行之人皆畏惧贺铸,不敢直视其面。

当时,名士米芾以狂放不羁闻名,贺铸则以豪侠气概与之齐名,二人相遇时常瞪目拍掌激烈辩论,终日难分高下,成为当时人津津乐道的谈资。

宋哲宗元祐年间,贺铸经李清臣举荐任通直郎,先后任泗州通判、太平州的副职,终因其性情刚烈、纵酒任性而未获要职,遂抑郁寡欢,后领了宫观闲职退居于苏州。贺铸晚年时,性情渐趋淡泊,不复往日锋芒。家中藏书万卷,皆亲手校勘无一错漏,闭门以终老。贺铸虽家境清贫,却将放贷借据随手撕毁,分毫不向人乞求。

贺铸的词作在当时广为传诵,宋徽宗建中靖国年间,黄庭坚自黔州归来,读其"江南梅子"佳句,大赞其有谢朓之风。贺铸生平至交唯有信安人程俱,曾自编词集《东山乐府》,邀程俱为其作序。

贺铸自称为唐朝贺知章的后裔,且追本溯源为春秋时吴国公子庆忌的后代,后因庆姓避汉安帝之父名讳而改为贺氏,故将祖居"庆湖"称为"镜湖",自号为"庆湖遗老",著有《庆湖遗老集》二十卷,然此说未详其所据。

贺铸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于秦观、晏几道。贺铸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于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

最后,将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附于此,供大家欣赏。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文章如果还看得过眼,就请赏小可一个赞,然后关注一下吧!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来源:龙城史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