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殷校,咱们这里的卷子不见得比南山区简单,只是现在学坏了,怕被家长再闹上头条,考完就把试卷全部收走了。
原创行者殷涛
昨天写了深圳南山区小学期末试卷的事,某发达省份网友留言:
殷校,咱们这里的卷子不见得比南山区简单,只是现在学坏了,怕被家长再闹上头条,考完就把试卷全部收走了。
更绝的还有:
而且连批改的标准答案也只在群里传播,真是那么多的智慧防着,不和川普打毛衣战都可惜了。
呜呼,教育成了谍战!
学生成了对手,家长成了敌人!
防火防盗防家长,合伙人变成了仇人。
堂堂正正的教书育人变成了偷偷摸摸的勾当。
他们究竟在怕什么?
试卷风波的教训是:
出题不是一种权力,而是一种责任。
而在某些人那里,出题就是权力,权力就要任性。
只要自己开心,上级高兴,哪管孩子和家长死活。
热闹的是他们的,师生落个啥?
南山区的小学四年级数学试卷,一个槽点就是“不知是考语文,还是考数学”。
卷中出现了大量的成语、古文,设置了重重阅读障碍,结果数学的简约之美丢了,学科的本质被忽略了。
官方回应是为了“情境化”“跨学科”。
“跨学科”“情境化”本来没错,但被玩坏了,变成了“为跨而跨”和“刻意情境化”。
教研员把试卷出完了,完事了。老师怎么教?家长怎么办?
信不信,今年寒假各类超前班、特训营、素质拓展班又开始火爆了?
一位老师告诉我:
今年的跨学科又要给一批孩子爆雷了,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地理,好多学生根本就是按照语文的阅读理解去答地理题。
跨学科才开始,就在试卷整那么难,又成了坏东西了,学生一看就烦。
还有大单元教学、双师课堂,上面热热闹闹,下面怨声载道。
客观上说,大单元教学需要教师学生的综合能力都非常强。而我国区域差异大,师生能力参差不齐,盲目推广就是一种笑话。
就像老师吐槽的:
小单元都没弄明白,整什么大单元?天天叫大单元,教材为什么不以大单元来偏,非折腾老师来弄?
专家乐此不疲地“造词”,领导们忙着引进“亮点”,教育进行一场一场“跟风秀”。
最后呢?一线教师受累,学生迷茫,效果却难见真章。
一线教师强烈建议:
让教研员教书,每周至少在自己的辖区内轮流上一节课。
无折腾,不教育?
一位教育工作者说,“搞教育,一定不要去折腾。”
这些年,恰恰是折腾,接着折腾。
从教材,到教法,再到考法,一直都不省心,乃至不断爆雷。
教育是农业,偏偏搞成了工业。引入项目,批量生产,大干快上。
孩子被折腾得两眼无光,老师被折腾得两眼空洞,家长被折腾得两眼冒火。
谁在折腾?谁喜欢折腾?谁在折腾中得利?
古人说:大道至简。基础教育,能不能就把基础打好,把兴趣培养好,底盘做大?
教育就是生长。生长是自由的,有节奏的,让孩子成为孩子,让他慢慢来。
很多是不需要教的,就像植物开花,鸡雏走路,知了蜕壳。孩子自有节奏,大人只要多给一点空间和耐心。
如果要“折腾”,不妨死磕“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在于让孩子了解各学科的脉络,掌握基本方法和工具。其核心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和远大的志向。
诺奖排行榜上,美国以不到5%的人口获得70%以上的诺贝尔奖,注重通识教育功不可没。
耶鲁大学前任校长理查德·莱文认为:“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
一句话:站在文明的基本框架上展开正确的创造。
如果说教育有最佳的方式,那就是引导。
“教育”源自拉丁语educare,意思是 “引出”,把孩子的天赋引发出来。
就像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孩子在你的肚子里,只不过借助我生出来了而已。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努力把人引导出“洞穴”。今天,还有多少人在坚持这个伟大的“引导”?
折腾不断的原因在于,管教育的和做教育的是两拨人。
有些人眼里没有孩子,只有自己的名利。
守门人成了破门者
前天写了“四个烧饼引发的暴力”一文。料是当地一个有责任感的老师曝给我的。
文章发出去不久,老师就给我留言:
教育局让纪委找我谈话了,认为传播负能量,违背师风师德第三条“主体责任”。我保存了证据,如果处理了请为我说句公道话。
不得不说,当地反应真快,反应也真大。
请问传播的有扭曲事实吗?实事求是不是我们的工作路线吗?
让你们开心了就正能量,不开心的就是负能量?不去解决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还有,纪委什么时候管起这摊子事情了?
这年头,那么多倒台的局长、校长,眼皮子底下的腐败,纪委是怎么管的?
让民众伤心痛心的学校食堂问题不断爆雷,而食堂的黑盖子却往往是家长揭开的,各级纪委在哪里?
一个小小的总务主任,就能贪污成百上千万,还贪污了这么多年,纪委在做什么呢?
还有,什么时候“师德师风”成为绑架老师的道具了,还“主体责任”?
老师伸张正义,不平则鸣,不就是在担当主体责任?
某些人尸位素餐,还要捂别人的嘴,这是负“主体责任”?
一些人对下如虎狼,对上如绵羊,因为他们清楚自己的权力是哪来的。
如果守门人成了破门人、监守自盗者,真正的危险就来了。
祸起萧墙
春秋末期,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权争不断。
季康子是鲁国最有权势的贵族,为了扩大势力,准备攻打颛臾,美其名曰“绝后患”。
孔子得知这一消息后,语重心长地说了一段话: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祸起萧墙”这个成语即源于此,告诫人们要多注意内部的危险。
如今看来,孔老师真像是穿越了。
来源:东方红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