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跑同样的1000米,你气喘吁吁,腿软到几乎要瘫倒,而旁边的人却精神奕奕,好像刚刚只是进行了一次轻松的散步。这是为什么呢?人与人之间差距真的能这么大吗?其实,这跟个人的内稳态有关!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跑同样的1000米,你气喘吁吁,腿软到几乎要瘫倒,而旁边的人却精神奕奕,好像刚刚只是进行了一次轻松的散步。这是为什么呢?人与人之间差距真的能这么大吗?其实,这跟个人的内稳态有关!
内稳态可以简单理解为身体的“自动调节系统”,在我们面对外界刺激(比如运动、饮食或压力)时,帮助身体恢复平衡。假如把身体比作一个弹簧,内稳态好的弹簧受力后能迅速恢复原状,而内稳态差的弹簧回弹速度就慢,甚至可能变形。所以,跑同样的步,你累得直不起腰,而别人依旧轻松如常,这可能是内稳态能力的差异导致的。
汤臣倍健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合力攻坚,独创性建立了“一个全新的代谢健康量化模型——“健康状况图谱”(Health State Map, HSM),能全面地反映个体的健康水平和代谢应对能力。相关研究成果,现已发表在国际权威科研期刊 《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在全球率先对内稳态概念的多维度量化评估取得突破性进展。
研究发现,即使空腹状态下代谢健康状况相似的人群,其餐后代谢稳态能力也表现出显著差异。而即使某些个体在餐后整体恢复稳态的能力相似,他们在糖、脂、蛋白质代谢应答方面也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有助于识别那些特定营养素代谢稳态受损的个体。例如,糖代谢稳态能力较弱的人可能血糖上升速度较快,而恢复速度较慢;而脂代谢稳态能力较弱的人则可能在餐后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幅度较大。
这些代谢信息有望为个性化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结合更多的后续研究,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和营养代谢功能,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营养摄入方案。例如,减肥人群可以通过代谢稳态评估,识别自己对糖、脂和蛋白质代谢的能力,从而更精准地调整饮食结构,以期达到最佳的减肥效果。这样的个性化营养指导,有助于提高营养干预的效率和效果。
此外,研究还观察到,体力活动水平、夜晚睡眠时长以及特定的肠道菌群结构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个体的代谢稳态能力。
未来,汤臣倍健将继续和科学家们共同对内稳态健康评估体系进行优化,探索更多营养素对代谢稳态的影响。希望内稳态相关的科研成果能早日落地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让我们的健康管理更有据可依。
来源:慕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