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糖橘致癌?“舌尖上的谣言”当休矣

B站影视 2025-01-13 17:27 3

摘要:春节临近,又到了备年货的时候。砂糖橘因为味鲜无渣、口感细腻,一吃就停不下来,很多人过年都喜欢囤点。然而,最近一则“砂糖橘真的不能再吃了”的消息却引发网友广泛热议。

春节临近,又到了备年货的时候。砂糖橘因为味鲜无渣、口感细腻,一吃就停不下来,很多人过年都喜欢囤点。然而,最近一则“砂糖橘真的不能再吃了”的消息却引发网友广泛热议。

该消息称,“水果里的果糖在滋养癌细胞”“砂糖橘打了一种农药叫脱酸剂”“含有铅、砷等具有毒性的重金属”,敏感的字眼刺激着网友的神经,挑起了不少“吃货”的恐慌情绪。

随即,专家公开发声辟谣,用科学的事实指出网络谣言存在移花接木、夸大其词的问题,指出正规渠道购买的砂糖橘等是可以放心吃的,这才算安抚住网友敏感的神经。

吃,是我们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当我们准备放开大吃时,总有些耸人听闻的谣言萦绕耳边。“吃5颗车厘子就会中毒”“小龙虾生活在污水里”“鸭子是吃激素长大的”……各类关于食品安全的谣言频繁闯入我们的生活,挑战着大众的心理防线。

这些看似荒诞的谣言,为何总能激起千层浪,让一些人谈食色变?我们究竟还能不能安心当一枚“吃货”了?

微信朋友圈食品谣言的五种花招。

“舌尖上的谣言”就像网络爽文,看似花样繁多,实则就像“套路拳”。细细看来,这些谣言的套路无非这么几类。

吸引眼球,制造恐慌。很多食品类谣言习惯在标题上玩套路,普遍带有“致癌”“有毒”“激素”这样的标签,耸人听闻,用极尽夸张的词语吸引眼球。其中,“致癌”“有毒”成为造谣传谣惯用的伎俩。十大谣言榜中,一半以上的谣言都以“致癌”“剧毒”为传播点,产生震慑效果,搅动公众的恐惧心理,透支社会对食品安全的信任。

移花接木,旧谣新炒。制造谣言的人,往往对一则正常的新闻事件,总是选择性地略过关键信息,断章取义、歪曲解读,再配上煽动性的言辞,渲染恐慌情绪。不仅如此,他们还会抹掉关键信息,强行嫁接到毫不相干的事物上,甚至胡乱编造一些子虚乌有的机构名称,动辄抬出所谓的“国外专业权威”,让人无从查证。

狼披羊皮,偷换概念。谣言制造者惯于披上“科学”的外衣,打着专业的幌子招摇撞骗。他们乐此不疲进行“反常识”加工,如“瓶装水中微塑料致癌”“大蒜炝锅含致癌物质”等,瞄准的就是大家日常接触的食品,脱离使用环境和剂量范围,拼凑一些似是而非的“科学术语”,用看似专业权威的口吻进行讲述,还配上一些触目惊心的图片和数据,刺激恐慌情绪。

微博辟谣“砂糖橘”谣言。

在健康至上理念深入人心的年代,任何关于食品安全的消息都足以牵动千万家庭的心。尤其是借助社交媒体,一些食品类谣言大肆传播,在真假难辨的海量信息面前,公众不明所以,盲目转发,无意间为谣言插上了翅膀。

食品安全谣言如同一只只潜伏在暗处的“毒蛇”,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搅动着人们不安的情绪,扰乱着正常的市场秩序,危害不可谓不大。

谣言的“流弹”击伤行业。不少网络谣言在抹黑食品品牌的同时,也会误伤其背后的企业,娃哈哈集团就曾深受其害。曾经,“喝了营养快线会得白血病”等谣言在网络上共传播了上亿次,导致该款产品销售惨淡,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此外,谣言还会影响企业的品牌形象,降低消费者对整个行业的信任。比如,“无籽葡萄涂抹避孕药”的谣言,导致山东果农发货量下降90%,令果农损失惨重。

谣言的流量瞄准利益。“以谣生利”的产业模式让不少自媒体在谣言面前“放飞自我”。部分造谣者凭空捏造事实,自导自演,炮制图片、视频等“证据”,对食品相关企业进行敲诈。例如,2017年,几段展现“塑料紫菜”的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掀起一轮“塑料紫菜”风波。造谣者制作视频在网上散播,还向受害企业索要10万元人民币,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

谣言的匕首刺穿心理防线。食品安全谣言总是“言之凿凿”,有鼻子有眼,让人真假莫辨。一些消费者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被那些离谱的“养生科普”所裹挟。例如“十大垃圾食品名单”“喝牛奶致癌”等谣言,让消费者对原本健康的食品产生疑虑,不敢放心食用,陷入饮食恐慌,甚至推波助澜、以讹传讹,动摇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漫画《拆弹》。图源新华社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食品安全,事关你我。面对满天飞的食品谣言,该从何处找到真相?又该如何抵御无处不在的“舌尖上的焦虑”?

所谓“打铁必须自身硬”,食品生产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唯有从严把控产品从原料采购到加工制作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才能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赢得消费者的信赖。

当下,食品行业正置身于数智化转型的滚滚浪潮中。在此进程中,运用前沿技术手段,从源头上遏制食品安全谣言的传播,不失为一条主动破局的思路。

例如,建立谣言追踪机制,快速定位谣言源头,精准监管,及时处置。又如,建立官方辟谣专属平台,定期发布网友关心的辟谣结果,挤压谣言传播空间,控负扩正,以正视听。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陷入谣言的泥沼,容易被那些毫无依据的虚假信息轻易误导。细究原因,根源在于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普通人日常接触到的多是未经权威认证的碎片化信息,对于食品从田间到餐桌这一漫长过程背后的科学知识、质量标准知之甚少。而一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这种信息差,蓄意编造谣言,蛊惑人心。

鉴于此,搭建一个专业、全面且具有权威性的平台迫在眉睫。这个平台应整合各方资源,汇聚来自食品科研机构、农业专家、质检部门以及正规食品生产企业等多方前沿知识与可靠信息,通过图文、短视频甚至是线上直播等多种形式,开展科普宣传,帮助答疑解惑。

对于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可以详尽解读食品添加剂的种类、用途与合理使用范围,让民众明白并非所有添加剂都有害;解释不同食品的储存条件与保质期设定依据,避免因错误保存导致食品变质而引发不必要的恐慌。

聪明的消费者也是谣言的终结者。面对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谣言,我们可能无法一一辨别,但只要抱有防范心理,保持质疑精神,理性判断,就能有效阻遏谣言的传播。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食品安全问题草木皆兵。其实,只要是经过国家机构安全检测的食物,都是可以正常食用的。在这个信息快速消费的时代,我们既需要对谣言保持足够的警惕,也不能丧失对真相的维护和对科学的尊重。

来源:当代江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