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行井田制,土地国有,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劳动成果大部分归贵族所有。
一 古代关于土地,税收的演变:
(1)商周时期
实行井田制,土地国有,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劳动成果大部分归贵族所有。
(2)春秋战国时期
鲁国 “初税亩”,开始按亩征税,承认土地私有合法化。
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3)秦朝
赋税沉重,农民要将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
(4)汉朝
汉初,“休养生息” 政策,轻徭薄赋。
汉武帝时期,推行盐铁官营、算缗、告缗等政策,增加财政收入。
(5)北魏至唐朝前期
实行均田制,国家将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农民承担一定的赋役。
(6)唐朝中后期
两税法,以资产和田亩为依据征税,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7)北宋
不抑制土地兼并,“田制不立”“不抑兼并”。
(8)明朝
一条鞭法,把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多少收税。
(9)清朝
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废除了人
二 国家治理体系,官僚机构的演变
(1)夏商周时期
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的治理体系。中央和地方的官僚系统较为简单,官职多以世袭为主。
(2)秦朝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
(3)汉朝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中央官僚体制基本沿袭秦朝。汉武帝时设立内朝,削弱外朝丞相权力。
(4)隋唐时期
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下设六部。三省长官皆为宰相,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加强了皇权。地方仍为州县两级制。
(5)宋朝
中央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地方上,派文官任知州,设通判监督,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6)元朝
中央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领六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
(7)明朝
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设立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内阁首辅并非法定宰相。
(8)清朝
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在官僚机构的演变过程中,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也逐步加强。
三 皇权相权的相互关系
(1)秦朝
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丞相作为 “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但皇帝拥有绝对权威。
(2)汉朝
汉初,丞相权重。汉武帝时设立中朝,削弱外朝丞相的权力。
(3)隋唐时期
实行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三省长官均为宰相,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4)宋朝
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进一步削弱了相权。
(5)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权极大加强。
(6)清朝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相权不复存在。
四 中央与地方的相互关系
(1)西周
实行分封制,周王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诸侯在封国内有较大的自主权,但要对周王履行义务。
(2)秦朝
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中央对地方实现了直接有效的控制。
(3)西汉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国势力逐渐强大,威胁中央。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4)唐朝
前期实行道、州、县三级制,后期藩镇割据,地方势力膨胀,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5)宋朝
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把地方的军权、行政权、财权收归中央,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6)元朝
实行行省制度,行省长官由中央任命,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7)明朝
废行省,设三司,进一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8)清朝
大体沿袭明朝制度,在边疆地区设特殊管理机构,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
总体上,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呈现出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的趋势
五 儒家的演变过程
(1)春秋战国时期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其核心思想是 “仁” 和 “礼”,主张 “为政以德”,强调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孟子发展了儒家思想,主张 “仁政”,提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的民本思想。荀子则主张礼法并施。
(2)秦朝
秦始皇推行 “焚书坑儒” 政策,儒家思想受到严重打击。
(3)汉朝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提出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 等主张,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采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建议,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4)魏晋南北朝时期
儒家思想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冲击,但仍占据主导地位。
(5)隋唐时期
儒、佛、道三教并行,儒家思想在融合佛道思想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6)宋明时期
儒学发展为理学,北宋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朱熹是理学的代表人物,主张 “理” 是万物的本原,强调 “存天理,灭人欲”。陆九渊和王阳明的心学则主张 “心即理”“致良知”,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7)明清时期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对儒家思想进行批判和反思,倡导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使儒家思想出现新的活跃局面。
来源:玲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