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不遇——拿破仑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30 07:06 4

摘要:能够有幸拜读《拿破仑传》,这本身就是一种荣幸,更是一种超凡脱俗般的感受与体验!

能够有幸拜读《拿破仑传》,这本身就是一种荣幸,更是一种超凡脱俗般的感受与体验!

读书,世界就在眼前!

而你读的是一出拿破仑用其一生写就的悲剧!天才与榜样,代价与教训,凡人眼中的魔鬼化身呈现的世界,绝非你想象中的世界,而是一个全新的、新奇的、曲折的、跌宕的、悲壮的世界!

1769年8月15日,拿破仑出生;

1821年5月5日,于圣赫勒拿岛逝世。

一个人凭借自信与勇气、激情与想象、勤奋与意志,究竟能达到怎样的高度?

拿破仑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欧洲的热血青年恐怕找不出比拿破仑更好的榜样、更大的教训了!

一、一代天才与伟人的标签

1.拿破仑大帝;

2.复仇者;

3.波拿巴少尉;

4.红色中尉;

5.科西嘉国民自卫军中校;

6.将军;

7.政治家;

8.第一执政;

9.《拿破仑法典》;

10.新的汉尼拔和统帅;

11.法兰西帝国皇帝;

二、一首情节丰富、充满传奇色彩,以悲剧收尾的叙事诗!

第一章 岛——科西嘉岛——复仇者拿破里奥尼出生,这也就意味着,科西嘉,意大利,法国,巴黎,欧洲,从此将慢慢见证一个天才和奇迹的出现,终究有一天欧洲的格局会因这个人而震颤!

第二章 溪

第三章 江

第四章 海

第五章 岩

天才的结尾是悲剧,但绝不是剧终!

他,来自于意大利的科西嘉岛,又在隔海相望的圣赫勒拿岛终老离去,巨人倒下了,但在死后九年,又凭借着自身的“强大”和“影响”,重新站在了巴黎的中心!

这一站,或许就是他曾经预言的:在世界史上绝不仅仅占半页的篇幅!至于究竟占多少,只能留给历史和后人去评判了!

三、充满拿破仑色彩和拿破仑式的语言,当然还有其独树一帜般的天才思维!

1.“我宁愿在工厂工人中排名第一,也不愿成为科学院院士中最末的一个。”

这是他在军校中写给父亲的信,这是不是就是中国的俗语: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2.“只有腰带属于法国,剑是属于我的!”——刚刚成为少尉,年仅16岁的他第一次系上佩剑时,这样想。

此时年轻的他,心中有三个志向:

①蔑视和利用那些大多没有思想却狂妄自大的人;

②摆脱贫穷;

③多多学习,以便统治别人。

小说中有一句话,诠释了阅读的价值:

“阅读像呼吸一样不必付钱。”

而拿破仑告诉我们,研读要凭着坚定的直觉并且只研读那些将来对自己有用的东西:炮兵原理和历史,《理想国》,英国历史,腓特烈大帝的征战(拿破仑的偶像),天文地理气象学,死亡率统计……

朋友们,对照一下,这就是天才与普通人的区别,天才更需要知识的滋养和后天的勤勉啊![呲牙]

3.“你知道我在这个世界上最欣赏什么吗?在建功立业方面,武功没有什么作用。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智慧和剑。从长远看,剑总是被智慧所战胜。”

4.拿破仑的座右铭: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去往何方的人,往往走不远。

5.插手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就是最大的错误;

6.人们所拥有的不会超过他所能拥有的;

7.“大自然赐予我两项宝贵的本领:随时入梦,适度饮食……”

试问就这两个本领,放眼世界,打败了多少人?

不能不说,牛逼克拉斯啊![赞][赞][赞]

8.“我不同于常人,道德和习俗的规范对我没有约束力。”

这冰冷的语句来自于三种动力:

自信、精力、想象力。

9.只有一件事令拿破仑终生无法释怀——滑铁卢;

荣誉是他自负的最高目标,基本上也是唯一目标。

“虚度此生,无所作为,不如永不出生。”

10.“我绝少拔剑,我是用双眼,而不是武器夺取胜利。”

11.“一将功成万骨枯。”

12.他视战争为艺术,而且是“最重要的艺术,无所不包”。

他以艺术家的眼光,宣称这种艺术乃是无法传授的:“你们以为读过若米尼的兵书就知道如何指挥作战了吗?……我打了六十多场仗,所学到的唯一东西就是:我什么也没有学到。凯撒在最后一役和第一役中所用的战术并无差别。”

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艺术家!

13.统帅的高明在哪里?他具有独特的思维:眼光、计算、决断、口才和洞悉人性。这一切也是治理天下的要素…只需要有足够的体力和勇气,任何士兵都可以征服天下,得天下者拜倒在治天下者面前。

14.人类的所有行为均出自两种动机:趋利和避害。

15.我想建立一种欧洲体系,颁布一部欧洲法典,设立一个欧洲法院,使全欧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16.“一言以蔽之:我的一生就像一首情节丰富、以悲剧收尾的叙事诗!”

四、拿破仑与歌德

歌德与拿破仑是同一时代、不同领域的天才!

皇帝(拿破仑)几乎自言自语地说:“好一个人才!”

像拿破仑或歌德这样的天才,只需看对方一眼就能知道他的份量。

这是两人千年难遇的时刻,因为这位(拿破仑)世界的统治者不知道,在他面前的也是一位世界统治者(歌德)。

《拿破仑法典》——拿破仑

《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

五、拿破仑的局限

或许说,唯有根深蒂固的家族观念才是拿破仑最难以割舍的东西,他想通过兄弟,姊妹们的支持、辅佐、信任,最终成就伟大的梦想,但恰恰相反,除了他的母亲,没有一个亲人能够祝他一臂之力,当然,客观来说,吕西安·波拿巴是一个例外,但历史和命运选择了拿破仑,而不是吕西安·波拿巴。

拿破仑从父亲那里继承了想象力和稳重,从母亲那里继承了骄傲、勇敢和对精确的追求,此外,父母共有的宗族观念也传给了他。

也许这就是历史和命运的规律,伟大和英雄总是充满了色彩,而悲剧收尾往往才是合情合理的!

一扇门和一扇窗,始终不会为一个人全部打开!

拿破仑终究还是从“岛”(科西嘉岛)上来,逗留在中转“岛”(厄尔巴岛),最终在第三个“岛”(圣赫勒拿岛)上消失!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