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2023 年和 2024 年地球将打破高温记录:全球变暖正在加速吗

B站影视 2025-01-08 19:58 2

摘要:地球温度在过去两年中急剧上升,气候科学家即将宣布,地球温度将在 2024 年达到一个里程碑:比工业化前水平上升超过 1.5°C。但这种突然上升只是气候数据中的昙花一现,还是地球升温速度比研究人员想象的更快的早期指标?

地球温度几十年来一直在上升。图片来源:Mark J. Terrill/AP/Alamy

地球温度在过去两年中急剧上升,气候科学家即将宣布,地球温度将在 2024 年达到一个里程碑:比工业化前水平上升超过 1.5°C。但这种突然上升只是气候数据中的昙花一现,还是地球升温速度比研究人员想象的更快的早期指标?

冰芯数据显示,全球变暖正处于关键的 1.5 °C 阈值的边缘

这个问题一直是众多研究的焦点,也是上个月在华盛顿特区举行的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 (AGU) 会议上的讨论焦点。一些科学家认为,气温飙升主要可以用两个因素来解释。一个是始于 2023 年中期的厄尔尼诺现象——这是一种自然天气模式,暖水在东热带太平洋汇聚,通常会导致气温升高和天气更加动荡。另一个是过去几年空气污染的减少,空气污染可以通过将阳光反射回太空并形成低空云层来冷却地球。然而,其他研究人员表示,这两种解释都不能完全解释气温飙升的原因。

根据12 月份在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议1之前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云层显然起了作用。一个研究小组发现,北半球和热带地区部分地区低空云层覆盖减少,再加上厄尔尼诺现象,足以解释 2023 年的气温飙升。但作者表示,这种下降的原因——以及是否可以归因于正常的气候变化——仍然是个谜。单靠空气污染减少似乎无法解释这种情况。他们认为,全球变暖本身可能导致云层覆盖减少,从而形成一个反馈回路,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加速气候变化的速度。

“我会非常谨慎地说这是(加速的)明确证据,但可能确实有事情发生,”论文合著者、德国不来梅港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研究所的气候物理学家 Helge Goessling 表示。

原因之一是2023 年全球气温异常炎热,平均比工业化前基线高出 1.45°C(见“气温激增”),打破了之前的记录。这种变暖程度超出了科学家根据先前趋势和模型所预期的范围。

料来源: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中心/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

另一个原因是去年的气温也比预期高得多。科学家预测,由于厄尔尼诺现象,2024 年初将会很热。但他们还预计,在去年 6 月天气模式消退、赤道太平洋状况恢复正常后,气温将会下降。

“这并没有发生,”加州非营利组织 Berkeley Earth 的气候科学家 Zeke Hausfather 表示,该组织负责跟踪全球气温。相反,全球气温持续升高,打破了更多记录,可能使去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而且幅度相当大。“我们所有在年初做出预测的人都低估了 2024 年的气温。”

有人说,气温大幅上升最终可能只是气候数据中的昙花一现,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针对远洋船舶空气污染的新规定。2020 年,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实施了一项规定,要求在国际水域航行的船舶减少 80% 的硫排放量。8 月份发布的一项卫星图像分析表明,船迹2明显减少,这些船迹是在含硫污染颗粒播撒低空薄雾时形成的。这些变化似乎与 Goessling 团队指出的云量普遍减少有关。

当气候灾难摧毁你的城市时如何恢复

华盛顿州里奇兰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的气候科学家安德鲁·盖特曼说:“这几乎就是确凿的证据。”盖特曼说,如果这是真的,这将表明最近的气温飙升可能是由短期污染变化和强烈厄尔尼诺现象引起的一次性现象。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相信这一点。英国埃克塞特气象局气候科学家 Yoko Tsushima 表示,如果污染减少是主要原因,那么气温升高应该与船舶最常停靠的地区相吻合。“我们没有看到这种模式,”她说。“变暖几乎无处不在。”

这些数字也不一定合情合理。戈斯林说,很明显航运法规在其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他的计算表明,要解释 2023 年气温飙升的原因,地球上所有形式的空气污染(而不仅仅是航运污染)都需要几乎完全消除。

这意味着,气温升高可能会以某种方式导致低云量减少,进而进一步促进气候变暖,形成一个正反馈循环。

科学家们已经确定,全球变暖正在加速,部分原因是各国政府正在净化空气以改善公众健康。气候研究人员将这一情况纳入了未来全球气温模型中。但如果气候系统进入变暖的恶性循环,人们早已预测的严重影响(如可能影响移民和粮食生产的极端风暴和酷热气温)将比预期更早到来。

过去几十年来,科学家对地球气候系统有了深入的了解,但本世纪未来变暖程度的不确定性依然令人沮丧。戈斯林说,最近气温飙升的一个潜在好处是,它增加了一个不断增长的数据库,帮助科学家改进他们的模型。

他补充道:“未来几年可能是我们进一步缩小前进方向的关键时刻。”

doi: https://doi.org/10.1038/d41586-024-04242-z

来源:人工智能学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