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濛差点被家人遗弃,张晓霞用半生的隐忍,让她成为光耀门庭的…

B站影视 2025-01-01 08:35 10

摘要:在体育界,有一位传奇人物,她就是短道速滑界的 “大魔王” 王濛。提及王濛,人们脑海中往往浮现出她在赛场上风驰电掣、霸气夺冠的画面。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拥有四枚奥运金牌的冠军,也曾有过一段不被家人看好的过往。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王濛的成长故事,探寻她背后那些不

在体育界,有一位传奇人物,她就是短道速滑界的 “大魔王” 王濛。提及王濛,人们脑海中往往浮现出她在赛场上风驰电掣、霸气夺冠的画面。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拥有四枚奥运金牌的冠军,也曾有过一段不被家人看好的过往。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王濛的成长故事,探寻她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温情与坚韧。

一、母亲的抉择:爱与担当的开始

故事要从王濛的母亲张晓霞说起。1962 年,张晓霞出生在一个大家庭,作为家中的老大,她下面有 5 个弟弟妹妹。在那个年代,身为长姐,就意味着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帮父母干家务、照顾弟弟妹妹,繁重的劳作早早地塑造了她付出型的人格。19 岁那年,青春懵懂的张晓霞,在七台河市这个著名的煤场,对在煤矿工作的王春江一见钟情。爱情的力量是强大的,她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然地嫁进了王家。次年,20 岁的张晓霞生下了大女儿王倩。

时光流转,张晓霞 22 岁时再次怀孕。这次,因为胎动频繁,夫妻俩满心以为肚子里怀的是个男孩,还早早地给孩子取名叫王蒙。然而,1984 年 7 月 9 日,当孩子呱呱坠地,竟然又是个女孩。这个小生命的到来,非但没有给家庭带来喜悦,反而如一片乌云,笼罩了整个家。张晓霞的公公,看着老三媳妇二胎又生了个丫头片子,心里顿时不痛快起来。在他的观念里,老三工作稳定、挣钱又多,怎么能没有儿子继承家业呢?再瞅瞅这个刚出生的小孙女,皱皱巴巴,像个小猫一样,老人家甚至觉得这孩子不一定能养活,便打起了将孙女送人的主意。

王春江呢,也觉得脸上无光,他把这一切归咎于妻子的肚子不争气,整天对着张晓霞甩脸色,肆意发泄着心中的怒火。面对丈夫的指责和公公要送走女儿的打算,外表柔弱的张晓霞,内心却有着一股坚定的力量。她心想,自己好歹在法院工作,有能力养活自己和女儿,于是坚决地留下了这个女儿。在给孩子取名字时,她在原本的 “蒙” 字旁边加了个三点水,从此,这个女孩有了自己的名字 —— 王濛。

二、童年的叛逆:不服输的小火苗

王濛自记事起,就敏锐地察觉到妈妈的种种委屈,似乎都源于自己是个女孩。小小的她,心中燃起了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暗暗发誓:男孩能干的事,我也能干,而且要干得更好!从那以后,王濛就像个假小子,登高爬梯、祸害庄稼,各种调皮捣蛋的事儿,她总是冲在最前面。记得三岁那年,老家盖房子,大人们忙得不可开交,一不留神,王濛就像个小猴子似的爬到了房顶上。她站在房顶上,有模有样地学着师傅的样子,指挥下面的人往上丢砖头,可把大人们吓得不轻。类似这样的祸事,王濛几乎天天都要犯。

因为是女孩,本就不太招人疼,再加上如此调皮,挨打便成了王濛童年的家常便饭。在她的记忆里,爸爸、爷爷、叔叔打她的时候,手边有什么就拿什么。被打疼了的王濛,渐渐明白了 “好汉不吃眼前亏” 的道理,于是学会了跑。一开始,是爷爷追不上她,慢慢地,爸爸、叔叔也撵不上了,到后来,整个院子的人都拿这个跑得飞快的小丫头没办法。

在这个充满 “战火” 的童年里,王濛也感受到了来自奶奶和妈妈的温暖。奶奶因为孙子孙女众多,反而对这个调皮的小孙女格外关照。每次王濛挨打后,最心疼的就是张晓霞。她性格软弱,无力与家人抗衡,只能含着眼泪,仔细查看女儿身上有没有受伤,轻轻地抚摸着女儿的伤口,心疼地问:“疼不疼啊,宝贝?”

三、命运的转折:速滑之路的开启

或许是命运的安排,王濛的运动天赋被体校的教练一眼看中。教练觉得这个小姑娘爆发力强、弹跳力好,是个短道速滑的好苗子,便向她抛出了橄榄枝。然而,王春江却对此嗤之以鼻,他那句 “打出的溜滑,能有什么出息啊?”,日后成了被媒体反复引用的名言。可是,王濛对速滑的热爱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怎么也扑不灭。她天天缠着妈妈,又是撒娇又是耍赖,希望能去尝试一下。张晓霞看着女儿那渴望的眼神,心疼不已,最终忍不住对丈夫说:“既然孩子喜欢,要不然让她试试吧。”

就是这一句 “试试”,彻底改变了王濛的一生。来到冰场,王濛小时候喜欢疯跑的 “小毛病”,一下子变成了优点。再加上她那骨子里不服输的性格,很快就在众多孩子中崭露头角,顺利进入了省队,随后又一路闯进国家队。王濛之所以如此拼命,动力源自她对妈妈的心疼。她深知,妈妈张晓霞在这个家里承受了太多,而自己和姐姐,是妈妈唯一的依靠。刚开始练速滑的时候,王濛年纪还小,并没有想过要成为一名伟大的运动员,也没想过要拿多少奥运冠军。她心里只有一个简单而纯粹的念头:“我只想让我妈妈张晓霞开心。”

她发现,只要自己在赛场上拿冠军,妈妈就会发自肺腑地高兴。于是,为了让妈妈绽放出更多的笑容,王濛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赛场上出人头地,绝不能让别人小看自己。

四、赛场的拼搏:为母争光的征程

在王濛的印象中,妈妈张晓霞最开心的时刻,都与自己和姐姐有关。只要有时间,张晓霞就会来到赛场,为女儿加油助威。坐在观众席上的她,眼神紧紧地追随着冰面上的女儿,脸上洋溢着骄傲的笑容,那笑容仿佛在告诉全世界:冰面上滑得最好的那个女孩,就是 “我张晓霞” 的女儿!王濛从七台河出发,一路滑到哈尔滨,滑到北京,滑向世界的舞台 —— 都灵、温哥华。她在冰面上风驰电掣,每一次冲刺、每一次超越,都带着对妈妈的爱和对命运的抗争。在赛场上,王濛犹如一颗耀眼的星星,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随着王濛在赛场上的成绩越来越好,荣誉越来越多,她逐渐成为老王家光耀门楣的女儿,整个家族都为她感到骄傲。曾经差点将她送人的爷爷,如今当着全家老小的面,满脸自豪地说:“王濛是我最疼爱的孙辈。” 王春江也常常在心情好的时候,对外人炫耀:“我的小女儿,拿十个儿子我都不会换。”

五、家庭的波澜:家暴阴影下的坚守

然而,家庭生活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有一次,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王春江竟然追到张晓霞的单位,对她大打出手。这一幕,让张晓霞在同事面前颜面尽失,夫妻间的矛盾也因此变得不可调和。王濛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她立刻向队里请假,买了机票,火急火燎地赶回家。听完事情的原委,王濛看着满脸委屈的妈妈,又看看一脸不以为然的爸爸,认真地说:“既然你俩过不到一块去,那就离婚吧。”

王春江一听,顿时急眼了。在他的观念里,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心里有些烦心事,拿老婆发泄一下,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王濛看着爸爸,心中又气又急,她力劝妈妈离开这个暴力的丈夫。可是,张晓霞却有着自己的想法。在她的认知里,丈夫打自己不算家暴,这更像是父权社会里,男人管理家庭、展示权威的一种方式。她觉得王春江也有对自己好的时候,比如 90 年代末,那么贵的梦特娇、达芬妮名牌衣服,王春江都舍得买给自己穿。所以,她当即向女儿表示,自己不愿意离婚,夫妻间打归打、闹归闹,日子还得继续过下去。

王濛经过这么多年的观察,也慢慢发现,妈妈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智慧。她用自己的逻辑,理解并宽容着粗暴的丈夫,虽然日子过得有些磕磕绊绊,但两口子倒也还算滋润。

六、荣耀背后:母亲的智慧与关怀

随着王濛在体育界的地位越来越高,家庭的地位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张晓霞再也不是那个被外人嘲笑生不出儿子的小媳妇,也不再是那个挨丈夫暴打的妻子。“有女万事足” 的她,用半生的隐忍,换来了后半生的荣耀。如今的张晓霞,有了更多的底气。她可以不看丈夫的脸色,私自做主,拿出退休金的一部分,去贴补生活有困难的妹妹。对于当地政府奖给女儿的 20 万元,她也能不与丈夫商量,独自作主全部拿去捐献做慈善。

当然,她始终是一位心中只有女儿的母亲。在王濛春风得意的时候,她会语重心长地提醒女儿:“闺女啊,你应该在北京买一套房子。房子不仅是个避风港,更是你作为一个女性,拥有自己空间和财产的保障,这才是最重要的事。”王濛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爱、坚持与逆袭的传奇。在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女孩如何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不服输的精神,改写了自己的命运;也看到了一位母亲,在困境中用爱与坚韧,默默支持着女儿,成为她背后最坚实的力量。

来源:咸知视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