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寒来暑往坚守乡村,年仅40岁青丝换白发,只为山区孩子逐梦前行。她去而复返,不远千里来到贵州黔西,一位汉族姑娘主动擎起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火炬。
一对东部夫妻的西部恋歌(主题)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朝政 汪瑞梁 翟培声
15年前,他们从东部发达城市来到黔西北大山里支教,仅有几面之缘。
15年后,他们喜结连理,双双扎根山区,在教育事业和文化传承中燃烧芳华。
他寒来暑往坚守乡村,年仅40岁青丝换白发,只为山区孩子逐梦前行。她去而复返,不远千里来到贵州黔西,一位汉族姑娘主动擎起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火炬。
他叫杨明,来自浙江杭州。她叫罗洋,来自山东滨州。
从东部到西部,从改革开放前沿到乡村全面振兴一线,这对平凡的夫妻先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在贵州乡村全面振兴的热土上,找到了人生价值和发展方向。
奔赴西部:热血与青春的碰撞
2009年,一批怀揣理想的东部青年赴西南山区支教,杨明便是其中之一。时年25岁的他辞掉杭州一家外贸公司月薪过万元的工作,跟随娃哈哈爱心支教团,义无反顾踏上西行列车。
“当火车进入贵州,车窗外闪过的是无尽的高山峡谷。”杨明回忆,中午从贵阳下火车再转客车,山路蜿蜒颠簸。赶到当时的黔西县金碧镇瓦厂小学时,已是傍晚时分。
无数次想象西部的山、西部的路、西部的人,但当这一切摆在眼前,杨明还是震惊:高山绵延,道路坑洼,人们生活贫困。
支教地点不通车,没有教师宿舍,吃水不便。他用双脚踏遍每家每户,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学习用扁担挑水吃。尽管比想象中艰苦,杨明还是一头扎进支教工作中。
很多山里孩子一年只能在春节时见到父母,而有的父母为了在外谋生甚至几年都不回家。陪伴,是孩子们生活中的稀有名词。
在与山区孩子日复一日地相处中,在一次次的家访中,杨明深受触动:“这里的教育需要我,我来对了地方。”
就在同一年,一起随团而来的山东姑娘罗洋被安排到黔西中坪镇中坪小学支教。
按照计划,支教团在黔西的时间是一年。“一年里,我和杨明只是因为开会偶尔见过几面。”罗洋笑着说,没想过还会再见,联系方式也没留。
然而,他们也没想到,就是这不经意的几面之缘,注定了殊途同归。从进入黔西北大山那一刻,彼此的生命轨迹便与这片热土紧紧相连。
逐梦天涯:去与留的人生选择
2010年,支教结束,远方来的老师们纷纷离开。
罗洋也在离开的行列。她前往上海,就职于一家外资企业,从事自己钟爱的美术事业。西部条件艰苦的乡村,教过的那群孩子,偶尔在记忆中浮现。
杨明也想离开。可孩子们得知他要走的消息后,哽咽着挽留:“杨老师,真想您一直教我们下去,初中、高中、大学……”
那一刻,杨明泪目了。看着纯真的山里娃,他反复思量后,做出了改变一生的决定——留在黔西。那年,他参加黔西特岗教师招考并成功入职。
从此,乡亲们发现,弯弯的山路上多了个年轻人的身影:背菜上山、挑水做饭、打着手电筒家访……
“杨老师经常步行送路程较远的学生回家,再一个人走夜路回学校,又批改作业、备课到深夜。”提到杨明,曾和他共事8年的老教师邹安权满是感动。
观音洞镇观音洞村景山小学,是杨明曾工作7年的地方。在这里,他白天上课,晚上走访,把知识和信心带给孩子们。“杨老师经常打着电筒来家里给孩子补课,我孙女成绩一直很好。”聊起杨明,村民秦良国眼含泪花。
扎根黔西15年,哪里条件艰苦,哪里缺老师,杨明就主动申请去任教。2018年3月,观音洞镇新合、熊洞两个贫困村新开了幼儿园,杨明又一次主动请缨,每天往返行程近30公里,一人看护村里10多名儿童。
10多年来,杨明从微薄的工资中挤出10多万元,帮助贫困学生100多人次,牵线结对帮扶贫困户20余户。他还联系公益组织、企业捐赠共计200多万元的物资,惠及黔西市近30所乡村学校。
坚守大山的岁月里,杨明亲眼见证了贵州发展巨变。随着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稳步推进,脱贫攻坚取得胜利,高山深壑间虹桥飞架,高速公路、高铁网纵横交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教育方面,山村学校修建一新,师资队伍愈发壮大。
“何其庆幸,目睹贵州沧桑巨变;又何其幸运,我能成为这巨变的参与者。”杨明感慨。
扎根西部:个人与时代的共鸣
12月27日,已是黔西市林泉镇高锦小学校长的杨明站在学校民族文化展览馆里,看着娃娃们飞针走线学刺绣,心生自豪。
10多公里外,贵州一平书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罗洋看着苗族阿妈挥舞蜡刀绘美图,一脸笑意。
“我不停问自己,一平书垌到底为何而生?是为了做民族文化的守护传播者,是为了从心开始、把根留住!”罗洋说,这是她到西部创业的初衷,也是他们夫妻现在的使命。
聊起和杨明的爱情故事,她一下打开话匣子——
当年同到黔西支教的老师有个微信群,可除了节日互致问候外,其余时间群里并无消息。2019年,有队友把杨明在西部山区坚守10年的新闻报道发在群里,罗洋最初不屑一顾,“网上这样的‘标题党’新闻太多了”。
然而,随着群里消息不停更新,她开始关注起来。杨明十年如一日的执着坚守震惊了她,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出于敬佩和好奇,罗洋通过群聊加了杨明微信。“我们聊理想、聊信仰、聊坚守、聊西部变化,逐渐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罗洋回忆道,“杨明很低调,随着了解深入,才知道他被评为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贵州希望工程山区优秀青年教师、第六届贵州省道德模范……”
后来确定了恋爱关系,罗洋有了到西部发展的打算。“我和杨明探讨了西部创业的机遇,如今的西部有便捷的交通网络,有独特的资源禀赋。随着国家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号角声声,东西部协作纵深推进,不管是市场空间还是政策扶持,西部都是创业创新的沃土。”在亲朋好友质疑的目光中,她辞掉工作,追随杨明西行。
2021年10月,杨明和罗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回到西部山区,她因为爱情。扎根西部山区,她找到了事业。
夫妻俩发现,苗族蜡染刺绣很精美,然而随着工业化、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蜡染艺术的传承出现了问题。不少年轻人离开家乡外出打工,寨子里留下很多老人和孩子,技术进不了市场,人们看不到价值。年轻一代不太愿意去学习,这门古老的技艺面临失传风险。
“我是学艺术设计的,可以从事非遗的保护、传承、推广和开发。”在上海打拼多年的罗洋,知道大城市很多人对非遗技艺很感兴趣,非遗文创产品尤其是手工产品很有市场。于是,她成立公司开始创业,杨明则致力于推动非遗进校园。
为了让绣娘们重新拿起针线和蜡刀,罗洋和杨明往返观音洞镇熊洞村百余次,动员她们画蜡画,不管好坏都给60元一天,待技艺熟练后再按计件开工资。罗洋自掏腰包带着她们考察学习,组织蜡染、刺绣培训,请专业老师来教授新技法。将她们的作品做成文创产品,带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香港等地展出宣传。
去年,一幅凝聚着多方心血的迎亚运巨幅蜡染刺绣作品《苗韵・薪火》在杭州亚运会博物馆惊艳亮相。这幅作品由杨明与罗洋精心设计,熊洞村的苗族绣娘们耗时整整一年倾心创作。灵动的线条、斑斓的色彩,每一针每一线都倾注着苗族传承千年的文化底蕴,以及对亚运盛会的热忱期许。凭借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文化价值,该作品被亚运博物馆作为亚运遗产永久珍藏。
在黔西宣传部与文广局的牵头下,两位苗族阿姨作为绣娘代表参与捐赠仪式。当看到现场众人对自己精心打磨的作品赞不绝口时,她们心底涌起无限自豪,那是源自民族文化被认可、传统手艺被尊崇的骄傲。
“在熊洞村,很多年过花甲的苗族阿妈放下了锄头,重新拿起了针线、蜡刀。”罗洋开心地说。如今她一边设计创作文创产品,一边帮助学校、民宿打造非遗空间,今年公司产值超过30万元,发展稳中向好。
杨明说,山区坚守是一种幸福。罗洋说,西部创业收获了甜蜜,还收获了一帮“老闺蜜”。
时光渲染了精彩故事,奋斗沉淀了美好年华。当个人命运融入家国情怀,便注定不平凡。
从15年前的西部之行到如今扎根西部,这对来自东部的夫妻,将自己的人生选择和时代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西部恋歌。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