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71年,法国摄影师马克·吕布(Marc Riboud,1923-2016)第三次来华。在上海,他拍下了一位芭蕾舞学校白衣女孩的照片。马克·吕布后来说,“那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芭蕾舞女。”
1971年,法国摄影师马克·吕布(Marc Riboud,1923-2016)第三次来华。在上海,他拍下了一位芭蕾舞学校白衣女孩的照片。马克·吕布后来说,“那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芭蕾舞女。”
这张照片,如今正在成都市美术馆“回眸成诗:马克·吕布摄影回顾展”上展出。从1957年到2010年,马克·吕布在半个世纪内来往中国22次,用他的眼睛和相机记录下无数瞬间。
“回眸成诗”展厅现场
这些瞬间是如今的观众“不曾经历过的当时、不曾停留过的故事、不曾认知过的世界”,它们记录下这许多年一路走来的中国。
马克·吕布能成为最初一批观看新中国的西方摄影师之一,既有渊源,也有运气。
1923年6月24日,马克·吕布出生在法国里昂的一个富庶家庭,七个孩子中排第五,生性内向而寡言。父亲把自己参加一战和全球旅行时随身携带的一部柯达相机送给他,说:“你不善言辞,那么你要学会观察。”
二战时,马克·吕布曾参加地下抵抗组织,战后他却决定成为一名摄影师。兄长让·吕布曾向法国摄影大师布列松(1908-2004)的妹妹求婚,他鼓励弟弟把照片带给布列松让他指点。1953年,马克·吕布在埃菲尔铁塔上拍摄的一张油漆工的照片,成为了他进入玛格南图片社的通行证。
巴黎,1953年。拍摄时,马克·吕布差点从铁塔上掉下来。(“回眸成诗”展品)由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和布列松等人创办的玛格南图片社,是世界顶级摄影师的集聚地。卡帕让马克·吕布去英国住了一年,学习英文的同时,为迈向更大的世界作准备。
伦敦,作为阿森纳队主场的海布里球场,1954年 (“回眸成诗”展品)
那时是新闻报道摄影的黄金时代,摄影师们因为有报刊杂志的丰厚资助,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拍摄题材——只要你的照片足够精彩。
1956年,马克·吕布在印度停留了一年。因为兄长让·吕布最终娶了印度婆罗门阶层的女子为妻,马克·吕布通过嫂子结交了许多印度上层人士。在总理尼赫鲁之友奥斯特罗鲁格伯爵和英籍华裔作家韩素音的帮助下,马克·吕布最终拿到了特批的中国签证,成为1949年后首位获准进入中国拍摄的西方摄影师。
1957年1月1日,马克·吕布从香港前往广州,开始长达三个月的拍摄。在列车上,他拍下了观看中国的第一张照片。
1957年,往返广州与香港列车上的居民。“我从一个世界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回眸成诗”展品)多年之后,马克·吕布回忆:“于我而言,这张照片是个开端,就好像演奏乐曲拉响的第一弓。就是从它起,我开始了对中国优美而又坚强的文化的长久热爱。
马克·吕布到达北京等城市时,西方对当时的中国大陆所知甚少,而照片给了他们观看中国的一个窗口。法国比较文学史学家埃蒂安布勒后来曾说,“对于生活在那里的十多亿人来说,中国是现实,而对于其他五十五亿人来说,中国则是一个神话,它以这样的方式记录在世界的想象中。如果我们不接受想象中的中国的全部,我们就不能称自己为完全的人类的一员。”
一开始,马克·吕布看到的是一个跟想象中差别不大的中国:古老而贫穷,既有历史造就的层层累叠的文明,又因为历史而被现代化抛在身后。雪后的北京,似乎还是明清时的模样:没有比紫禁城城楼更高的建筑。
雪中的紫禁城,1957 (“回眸成诗”展品)
在王府井大街上,马克·吕布被一位女士所吸引,尽管当时他并不知道她是谁。在一个服饰普遍简陋的环境中,摄影师的敏感让他断定:她有与众不同的故事。
康有为之女康同璧,中国首位官方派遣参加世界妇女大会的代表,1957 (“回眸成诗”展品)马克·吕布并不只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停留,他也走向更广阔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村。关于四川,马克·吕布当时的印象是:“四川是中国最像‘中国’的省份,这里土地肥沃,人口众多,但因为交通不便而相对落后”。
四川,1957 (“回眸成诗”展品)
1965年,马克·吕布拿到了再次入华的签证。在北京和上海,马克·吕布可以独自一人游走拍摄,像在罗马和东京一样。在北京的琉璃厂,他拍下了一张代表作。
北京,1965年。窗户是典型的中国风格,将街道划分为一系列画面。(“回眸成诗”展品)这一次,马克·吕布在中国旅行了超过两万公里,从哈尔滨到南宁,途中穿越了十二个省。跟八年前相比,马克·吕布看到了中国的变化:老式有轨电车许多已被无轨电车取代;新的学校和医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荒地上出现了新的社区和工厂。
六年后,马克·吕布再次来华,这一次他的杰作出现在长城上。背景的薄雾中,是一群法国政府官员,而前景是当时堪称奢侈品的照相机。在画册中,马克·吕布给出的说明是:“1971年,沿长城慢跑还不流行,但摄影已经开始流行起来。沿长城散步是最受欢迎的周日消遣方式,深受游客和当地人的喜爱。”
北京,1971 (“回眸成诗”展品)
摄影师没有解释的是照片的视觉效果:胶卷上下两侧的齿孔,在视觉上正与长城连绵的墙垛相似。当年轻人手持相机,似乎一条胶片正在他手里延展开来。
这张照片其实是马克·吕布摄影风格的典型体现:自然的摄影方式,没有怪异的取材角度,也没有特殊的技巧或灯光。照片在保持距离的同时,有一种视觉上的意趣和惊奇。
马克·吕布首次来华拍摄后,布列松也于1958年访问中国,在成都等地拍摄照片。1971年的这次拍摄结束两年后,马克·吕布的玛格南同乡布鲁诺·巴比(Bruno Barbey,1941-2020)也首次来华拍摄,用彩色照片开始了最终长达近半个世纪的中国题材深耕。在来华的各国摄影师中,无论时间跨度还是地域广度上,拥有最杰出视觉成就的,整体而言都是法国摄影师。
马克·吕布曾在受访时,解释了他来华的理由:
“我比较偏爱动的东西,因为摄影主要是捉住某一瞬。一切凑得恰好,将动作在最恰当的时机捕捉下来,就像音乐上最准的音符、建筑上的平衡。工作愈困难,要组合的元素愈多样、愈动态、愈不可预料,得到的乐趣也愈大。这就是我追求的。我之所以去中国大陆而不去澳洲,因为我觉得中国大陆动得多一点。”
说到“动”,改革开放无疑是二十世纪人类社会最大的震动之一。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开过,马克·吕布就在1979年来华,用彩色胶卷拍下了北京居民抬着一台电视机兴高采烈的场景。
“回眸成诗”展厅
再后来,摄影师要来华比原来容易得太多了,而外界对于中国的好奇感也在越来越多的照片和信息面前迅速消退。如果内心对中国没有强烈的兴趣,是很难像马克·吕布一样,每年能来中国都尽量来的。光是黄山,他就去了六次。
黄山,1985年。他说:中国艺术的起源就在这里,当我爬上岩石上凿出的几千级台阶时,我明白了其中的原因。风吹过云朵,创造出节奏和韵律。(“回眸成诗”展品)1981年,马克·吕布已经将他自1957年以来的照片编成《Vision of China》一书,里面的经典之作也早为西方观众所知。但直到1989年,创刊于深圳的《现代摄影》杂志才刊登了马克·吕布的二十幅中国照片,首次让国人知道了有一个法国摄影师几十年来一直拍摄中国,当时文章的标题是《我们离马克·吕布的纪实摄影还有多远》。
马克·吕布一如既往地记录下中国的巨变。他记录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拍摄年轻的巩俐和更年轻的深圳。他一边把吴家林这样的杰出摄影师推介给法国和西方世界,一边不停地来华,拍摄去过许多次的地方,拍摄老地方变成的新地方。
上海,1992(“回眸成诗”展品)
山东,1993(“回眸成诗”展品)
深圳,1993(“回眸成诗”展品)
2010年3月,马克·吕布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了他的大型作品回顾展“直觉的瞬间”。在早春尚冻的上海,87岁的马克·吕布在寒风冷雨中拍他早就拍过的浦东。端了一辈子相机、来过二十多次中国的摄影师,真的缺这几张照片?
在外滩拍浦东的马克·吕布。(图源《跟着马克·吕布拍中国》,肖全摄)
在回顾展的开幕式当天,马克·吕布迎接了主办方给他带来的一次惊喜:当年他拍过的“最漂亮的芭蕾舞女”唐雪娟女士现身。三十九年后的重逢,摄影师依然在拍照片,而少女唇边的梨涡也依然在。摄影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冻结时间,美一旦被记录下来就永不会褪色和消逝,无论这世界如何星移斗转、沧海桑田。
久别重逢的合影(图源《跟着马克·吕布拍中国》,肖全摄)
从年轻时就开始追寻的中国,最终在自己的镜头前圆满。这是马克·吕布一生中最后一次来华。
文丨 C70
来源:谈资有营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