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来分享一个超有趣的脑洞。前些年,购物节最初仅持续一天,那阵仗可不小。在购物节来临前的几周,大家就满怀兴致地精挑细选商品,逐一加入购物车,就盼着当日零点钟声一响,立马疯狂下单。那场面,真可谓全民购物、全民shopping、全民狂欢,仪式感拉满,而且销售额常常能飙
来分享一个超有趣的脑洞。前些年,购物节最初仅持续一天,那阵仗可不小。在购物节来临前的几周,大家就满怀兴致地精挑细选商品,逐一加入购物车,就盼着当日零点钟声一响,立马疯狂下单。那场面,真可谓全民购物、全民shopping、全民狂欢,仪式感拉满,而且销售额常常能飙出惊人的天文数字。这种全民购物的热烈氛围极具感染力,那些原本没购物打算的人,也会忍不住寻思:我是不是也该买点啥,凑凑热闹。
不得不说,这堪称极其成功的商业范例。但没多久,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单日狂欢的购物节虽说氛围感爆棚,可把前后一周的购物欲全集中到一天,服务器哪受得了,流量严重拥堵,物流也不堪重负,购物体验大打折扣。
于是乎,各大平台逐渐改变策略,开始分流,不再局限于当天,而是将前后一周都纳入购物节范畴,统统享受促销折扣,效果还挺不错。不过有人就此进一步发散思维:既然购物节打折这招管用,从一天拉长到一周、两周有成效,那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拉长到一年,天天都打折,行不?乍一听,这问题似乎有些无厘头。毕竟购物节之所以为 “节”,就在于其稀缺性,要是天天打折,那跟没打折有啥区别?
购物节原本是想凭借狂欢氛围与仪式感刺激消费,一旦常态化,仪式感没了,还咋吸引那些平常不咋购物的人掏腰包呢?但实际上,这种认知可能存在偏差,把购物节常态化或许真有奇效。你看拼多多的百亿补贴,不就相当于常态化的购物节,天天都像双十一似的。
这就涉及到马斯克提出的第一性原则。啥意思呢?就是回溯事物的本质,重新探寻路径。举个例子,在许多人观念里,要想赚钱,就得先读大学拿学历文凭,再考几个证,接着进入某个行业,为此不惜耗费大量时间去考那些所谓的证书、文凭。因为他们笃定,没学历就拿不到证书,没证书就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工作自然赚不了钱。
然而真相是学历、证书、工作都只是赚钱的途径与手段。你固然能靠学历证书赚钱,但绝非赚钱就非得有学历证书不可,这便是第一性原则的体现 —— 你的终极目标是赚钱,那就直接聚焦赚钱本身,别在学历证书这些环节上死磕。
回到购物节这件事,其核心究竟是什么?是搞一场热热闹闹、风风光光的购物盛典吗?非也,核心在于拉动用户消费。
不管是购物节营造的仪式感、氛围感,还是打折促销手段,本质上都是在用这些法子吸引用户花钱。近两年不少人都吐槽购物节的优惠折扣太繁杂,让人一头雾水。这背后反映的实质是啥?其实就是消费者觉得研究购物节的打折代金券之类规则太累人,活动过于繁琐,大家要的很纯粹,就是实实在在的打折优惠,压根不想再折腾那些仪式感了。大家愿意研究活动规则、参与活动,并非活动本身多有趣,而是冲着完成活动能到手的优惠。可许多平台策划没看透这点,光盯着大众讨论热度、活动传播效果,一门心思要把活动设计得更有趣。
实则活动有无趣味并非关键,关键在于完成活动能拿到实惠。活动若既有趣,优惠又给力,自皆大欢喜;要是优惠不痛不痒,哪怕活动再花哨,也难逃被吐槽繁琐的命运。说白了,有趣只是锦上添花,打折优惠才是重中之重。那些花里胡哨的形式、仪式感,各类活动,归根到底都是在给优惠让利行为打广告、当助攻,吸引眼球罢了。
既然优惠才是本质,那要是把优惠时段拉长,天天都上优惠折扣,行不行呢?答案是真行。就拿拼多多来说,常态化补贴之下,市场份额一路看涨。就像五一小长假期间,拼多多之前推出的五一超级加补活动,对戴森、TCL、美的、小天鹅等品牌产品给予近30%的补贴力度,好家伙,空调、洗衣机等家电销量直接飙升300%。数据铁证如山,补贴真有大用,30%的补贴一砸下去,销量翻倍不是梦。
从创意角度看,这种优惠活动相比其他令人眼花缭乱的活动,形式上简陋得多,无非是最基础的优惠券加减乘除运算。但它就是好使。你瞧大伙参与购物节活动时兴高采烈,可不是因为活动本身多有趣,而是冲着购物节能打折,有趣只是表面功夫,打折才是核心要义。遵循第一性原则来看,只要折扣力度够猛,就能撬动用户消费,这道理再浅显不过。
所以什么购物节得有仪式感、要有稀缺性,不能天天搞,这些都是被过往经验误导的刻板印象。事实胜于雄辩,只要折扣给到位,就管用,便宜才是王道,千万别被表面现象蒙蔽,忘了商业的本质。在商业世界这片天地里,用户永远盼着能买到更便宜、更优质的产品,这是永恒不变的追求。
来源:围炉话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