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端午节快到了,街边又开始飘着粽叶香。粽子从古时候就是端午节的标配,最早是祭祖用的,后来因为屈原的故事成了纪念他的食物。现在全国到处都有粽子卖,口味花样多得让人眼花,但要说最地道的还得看这些老味道。
端午节快到了,街边又开始飘着粽叶香。粽子从古时候就是端午节的标配,最早是祭祖用的,后来因为屈原的故事成了纪念他的食物。现在全国到处都有粽子卖,口味花样多得让人眼花,但要说最地道的还得看这些老味道。
浙江嘉兴的鲜肉粽在五芳斋门口天天排队,他们家的粽子用红酱油泡糯米,包进肥瘦相间的猪肉,煮12个小时才出锅。剥开粽叶就能闻到米香和肉香,肉炖得酥烂,肥肉不腻,瘦肉嚼着有劲。
湖州枕头粽长得像长条枕头,甜的馅是玫瑰豆沙,加猪油炒过特别香;咸的放整条腿肉,配蛋黄或者笋干。金庸小说里韦小宝爱吃这个,现在年轻人也追着买。
广东肇庆裹蒸粽个头大得吓人,用冬叶包着糯米、绿豆、五花肉和蛋黄,煮8小时后金灿灿的。当地人早上吃一个能顶一顿饭,米吸饱了肉汁,绿豆绵密,蛋黄沙沙的。
泉州烧肉粽能塞十几种料,五花肉、鸡肉、香菇、虾米、芋头、栗子、蛋黄全包进去。米提前用红葱头卤汁泡过,蒸熟淋酱汁撒油条碎,一口下去全是料,咸甜鲜香混在一起。
四川人把粽子做成了辣味,腊肉丁、香肠丁腌好辣椒花椒,包进糯米里蒸。吃起来麻麻辣辣,腊肉咸香混着辣味,吃完额头冒汗,停不下来。
湘西碱水粽不用馅料,糯米泡草木灰水变金黄色,煮好冷吃Q弹,蘸白糖或蜂蜜。以前山里人干活带这个,既能饱肚子又能解暑。
北京小枣粽用圆江米和金丝小枣,包成四角粽。米软糯不粘牙,枣肉甜丝丝的嵌在米里,配豆浆当早餐特别合适。
西安蜂蜜凉粽是唐朝传下来的,糯米蒸好放凉切薄片,淋槐花蜜撒芝麻。凉丝丝的米片透亮,甜而不腻,夏天吃特别解暑。
苏州猪油夹沙粽把板油丁和豆沙桂花包进去,豆沙甜润油润,桂花香不冲,米软糯但有嚼头,吃完嘴里留香。
潮汕双烹粽一半甜一半咸,甜的是豆沙,咸的是卤肉蛋黄,一口咬两味,甜咸在嘴里打架又融合,吃完觉得神奇。
还有云南的粽粑、贵州的草木灰粽、湖南的汨罗粽,每种都有讲究。现在超市里速食粽到处都是,但老味道还是得找老字号或者自己包。端午节快到了,想吃地道的粽子,得早去排队,不然卖完了只能干瞪眼。
大家都包什么口味的粽子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来源:大嘴美食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