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川西高原的4月,山上的积雪刚刚融化。平时独居的雪豹每年在这个时候寻找伴侣,完成交配。
骆晓耘|美丽生灵——雪豹
川西高原的4月,山上的积雪刚刚融化。平时独居的雪豹每年在这个时候寻找伴侣,完成交配。
2022年4月30日傍晚,听到雪豹的吼叫声,我们就地扎营观察。第三天早上,出现了三只雪豹:雪豹妈妈带着它不到一岁的女儿一起,脸上有深红色印记的公雪豹在不远处。母豹总是隔在幼崽和公豹之间,当公豹靠得很近的时候,母豹冲向公豹,把它赶得远一些。第四天清晨,母豹和公豹开始交配,两只雪豹后续几天一直在一起,形影不离,直到第八天公豹翻山离开。在五天中,两只雪豹时刻不分离,没有进食,一起到结冰的地方喝了一次水。小雪豹留在附近200米左右,不敢靠近。也许正是因为小雪豹的在场,这两只成年雪豹才一直停留在这一小片区域,离我们只有50-300米距离。而且在交配期间,雪豹不怕人,对附近的岩羊也不感兴趣。这两只雪豹有一次来到了离我只有8米处,给了我难得的拍摄机会。
小雪豹紧跟着妈妈出去捕猎。四川石渠,2024年 骆晓耘 摄
走到我面前8米远的雪豹。四川石渠,2023年 骆晓耘 摄
夏天青草地上休息的雪豹一家。四川石渠,2020年 骆晓耘 摄
来到河边喝水的小雪豹。青海杂多,2020年 骆晓耘 摄
雪豹冲过来守护着它的猎物。青海杂多,2022年 骆晓耘 摄
傍晚巡视领地的雪豹。青海杂多,2021年 骆晓耘 摄
夏日长满红色苔的岩壁上的母豹。 四川石渠,2021年 骆晓耘 摄
古柏树下观察幼崽的雪豹妈妈。 青海杂多,2020年 骆晓耘 摄
晨光中密切注视着母雪豹的公雪豹。 四川石渠,2022年 骆晓耘 摄
一只年轻的雪豹从石头洞中探头窥视。青海杂多,2021年 骆晓耘 摄
离我只有3米远的雪豹。 四川石渠,2023年 骆晓耘 摄
一只雪豹在打哈欠。 四川石渠,2022年 骆晓耘 摄
骆晓耘,十年前开始野生动物摄影,2018年起专注拍摄青藏高原的动物。曾获得英国“年度野生生物摄影师”大赛(2021)等赛事奖项。2023年签约成为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公益摄影师。
封面:吴桥杂技
2015年。
杂志文创
白色帆布袋
¥ 40
声明丨本文所刊载内容,版权均为《中国摄影家》杂志所有,侵权必究。如需转载,请提前与本刊联系。
来源:中国摄影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