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刚:在西部田野播种希望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5 15:53 2

摘要:“以前种蔬菜,收入不高,现在种草莓,5个大棚卖了近10万元,这多亏了‘贵人’相助呀。”近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九师团结农场职工鲁绪彬难掩喜悦。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热依达

“以前种蔬菜,收入不高,现在种草莓,5个大棚卖了近10万元,这多亏了‘贵人’相助呀。”近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九师团结农场职工鲁绪彬难掩喜悦。

他口中的“贵人”,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塔城分院副院长王志刚。

时间拨回到2019年3月,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塔城分院成立。从那时起,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们一批又一批奔赴塔城,助力当地农业发展。2022年12月,王志刚也踏上了这片土地。

刚到塔城,王志刚就一头扎进工作里。他心里清楚,要想让当地农业有大变化,就得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

想法虽好,推行起来却困难重重。

“那些新的栽培、管理技术,和以前的做法完全不一样,很多人都不接受。”王志刚无奈地说,就拿整形修剪技术来说,种植户习惯了传统方法,对这种新方式心存疑虑。

面对质疑,王志刚没有退缩。他和专家们决定用实际行动证明。“先干起来,让大家看到成果,就会相信我们了。”于是,他们在田间地头亲自示范。终于,新品种草莓试验成功。

“这种立体栽培技术,能让土地利用率和产量大幅提升,比普通平面栽培至少增产30%,一亩地能产三四千公斤。像‘香野’这个品种,口感甜,很受市场欢迎。”王志刚说,今年,他们准备大批量培育草莓苗,免费提供给种植户。

除了草莓种植,王志刚和农科院专家还盯上了双孢菇产业。他们为新疆锦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在额敏县郊区乡清泉村建了62座现代化双孢菇大棚。如今,这里的双孢菇日产量达8至10吨,产品销往乌鲁木齐、安徽等地。

“我在这里工作一年多了,每月工资5000元左右。”清泉村村民耿喜敏说。

新疆锦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蒋龙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带动60人就业。下半年,公司打算新建70座双孢菇大棚,让更多村民增收。

在塔城的日子里,王志刚忙得像个陀螺。他不仅要操心技术推广,还得四处奔波指导农户。一年到头,和家人团聚的时间不到20天。王志刚坦言,离家万里,心里难免牵挂,但一想到自己的工作能给当地带来改变,又充满了动力。

在王志刚和其他援疆专家的共同努力下,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塔城分院累计引进玉米、棉花新组合、新品种1100多份,园艺品种53个,发放种苗19.7万棵,投入援疆项目资金2100万元,新增经济效益1.5亿元。

“他们常来给我做技术指导,教我病虫害防治、施肥管理,还提供抗病性好、口感佳的番茄、茄子、黄瓜品种,一个棚能多收入几千元钱。”塔城市恰夏镇恩喀德克村村民吕智对专家们赞不绝口。

如今,王志刚又有了新目标,“我们要打造‘塔字号’农业芯片,等‘十四五’项目结束,希望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规模能达到万亩以上,带动更多农民就业增收。”

来源:中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