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治疗慢性肾病就像在湍急的河流中修桥,既要快速缓解症状,更要保证桥梁的根基稳固。我是肾病科邓立武医生,今天要介绍这味长在石头缝里的宝贝——柔软石韦,在民间它有个可爱的名字叫"石头草",性微寒味甘苦,归肺膀胱二经,最喜欢长在潮湿的岩石或老树干上。《本草纲目》记载它
治疗慢性肾病就像在湍急的河流中修桥,既要快速缓解症状,更要保证桥梁的根基稳固。我是肾病科邓立武医生,今天要介绍这味长在石头缝里的宝贝——柔软石韦,在民间它有个可爱的名字叫"石头草",性微寒味甘苦,归肺膀胱二经,最喜欢长在潮湿的岩石或老树干上。《本草纲目》记载它"主五淋癃闭,利水道",《滇南本草》更形象地说它"治淋如汤泼雪"。
现代研究发现了柔软石韦的三大法宝[1]:
一是异槲皮苷能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相当于给受伤的肾脏"敷面膜";
二是绿原酸可以调节足细胞裂隙膜蛋白,好比修补肾小球滤网的"纳米胶水";
最神奇的是它的多糖成分能选择性吸附中分子毒素,就像智能筛子只抓有害物质。
图片来源于: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临床上我主要用它治疗两种情况:
一是IgA肾病血尿明显者,
二是糖尿病肾病早期微量蛋白尿。
临床数据显示,它能使尿红细胞减少40%-60%,对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0.3-1g之间的患者效果最佳。
我接诊的中学教师林女士就是典型病例。45岁女性,确诊IgA肾病3年,最近尿常规显示潜血3+、红细胞计数128个/μl,24小时尿蛋白0.82g,肾穿病理Lee分级Ⅱ级。她特别怕吃激素会发胖,我辨证属阴虚湿热型。
用经验方:柔软石韦(鲜品剂量不同)、白茅根、小蓟、黄芪、女贞子等,配合科素亚每日一次。
注意:因每个人的病因病机体质不同,中西药治疗须由执业医师辨证施治并开具处方,患者不可擅自抓药服用,以免贻误病情或引发药物不良反应。
三周后复诊时尿潜血降到1+,红细胞计数36个/μl,最让她惊喜的是原本总感觉口干的症状消失了。这里有个使用诀窍:血尿明显时用生品,蛋白尿为主就用蜜炙品;合并尿道灼热加车前草,腰酸明显加杜仲。现在她坚持用药半年,最近复查24小时尿蛋白降到0.21g,关键是没有出现任何药物副作用。
需要特别注意:脾胃虚寒者要配生姜;该药含少量草酸钙结晶,肾结石患者每日用量不能超量;采收以叶片背面孢子囊群呈深褐色为最佳,雨季采集的药效更强。建议煎煮时用纱布包好,避免绒毛刺激咽喉。
参考文献:
[1]Wang, T. (2024). Pyrrosia mollis in IgA nephropathy treatment. Phytotherapy Research, 38(2), 45-51.
【原创声明】本医学科普系本人临床实践经验总结成果,未侵犯第三方权益,如引用古籍及现代研究文献均已规范标注。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摘编,版权归作者所有,侵权必究。本账号发表任何方剂经方均只作为专业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尝试,不承担任何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来源:邓立武说肾脏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