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银币过百万离不开好品相,五枚大清银币告诉你银元品相是什么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5 01:54 2

摘要:"清代银币珍品荟萃:从吉林‘吉字戊申’到广东‘双龙寿字’,这些未流通样币承载‘圆两之争’历史风云,单枚拍卖价最高达2670万人民币,每一枚都是中国货币史的活化石。"

"清代银币珍品荟萃:从吉林‘吉字戊申’到广东‘双龙寿字’,这些未流通样币承载‘圆两之争’历史风云,单枚拍卖价最高达2670万人民币,每一枚都是中国货币史的活化石。"

NO1

大清银币吉字戊申库平一两

“吉字戊申库平一两”银币铸造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系清代吉林省为试铸“一两制”银元所铸样币,属清末“圆两之争”货币改革的珍贵实物。因清廷最终推行“七钱二分”圆制银元,此币未正式流通,存世仅数枚,位列中国近代机制银币“十大珍品”之一,被誉为“一两银元天花板”。

正面:中央满汉文“光绪元宝”,外围上镌“吉林省造”,下刻“库平一两”,左右分列“戊申”纪年;
背面:蟠龙图案威武腾云,龙鳞须发纤毫毕现,外圈英文“KIRIN PROVINCE”“1 TAEL”彰显国际货币属性;
边齿:精铸橄榄齿,齿距均匀深峻,防伪工艺登峰造极;
特殊标识:币面“吉”字暗记,印证吉林厂平银体系传承,极具地域货币史研究价值。

【市场地位与成交记录】

该币因存世极罕且品相卓越,长期占据机制币拍卖榜首,近年公开成交数据如下:
2020年北京保利春拍

PCGS SP63(样币认证),以 345万元人民币*落槌,创内地银元单枚成交价纪录;
2022年上海泓盛秋拍
NGC AU58(近未流通),因龙鳞全打、原光充沛,以 189.5万元高价易主

NO2

光绪银币(丁未)双龙一两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年,1907年),清政府于天津造币总厂试铸“双龙一两”银币,试图推行“一两制”银元本位币。此币诞生于“圆两之争”白热化阶段,因朝野争议、成本过高及国际汇率适配难题,最终未能发行,位列“清代银币四大天王”之首,堪称中国货币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未流通样币。

正面:中央汉文“光绪银币”四字旋读,上缘镌“丁未”纪年,下缘标注“库平一两”,左右饰花星

背面:双龙戏珠图案霸踞币面,龙身交错呈太极式构图,龙鳞叠压层次分明,云纹海浪立体如刀刻,尽显宫廷造办处顶级审美。

2011年香港珍稀拍卖

PCGS SP64(样币评级),以458万港元成交,首破清代银币百万美元门槛;
2021年北京诚轩春拍
NGC SP62(原包浆),经27轮竞价,最终以 632.5万元人民币落槌,创内地钱币单项成交纪录。

NO3

东三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一两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为抵制日俄势力渗透,于奉天机器局试铸“东三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一两”银币,系清代唯一以“东三省”统称命名的银元。此币因清廷“裁省并局”政策及“圆两之争”影响,仅短暂试铸未发行,位列《中国银圆谱》一级珍品,被誉为“东北龙洋之王”。

正面:中心满汉文“光绪元宝”,珠圈外上缘镌“东三省造”,下刻“库平一两”

背面:威严坐龙盘踞中央,龙身扭转呈守卫疆土之势,龙爪紧握“东北三省”版图意象火焰。

2020年北京诚轩秋拍

PCGS SP63(样币认证),龙鳞全打带琥珀色原包浆,以 287.5万元人民币成交。
2022年上海泓盛春拍
NGC AU55(流通痕迹轻微),因背面英文“SHENG”字母复打成为唯一错版币,以156万元高价定槌。

NO4

大清银币丙午户部中字一两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年,1906年),清政府户部为推行“两元并行”货币制度,于天津造币总厂试铸“中字一两”银币。此币系清代唯一由中央户部直接主导设计、铸造的“库平一两”标准样币,因朝野“圆两之争”激化及国际银价波动,未正式发行,存世仅数枚,位列《中国近代机制币》目录封面级珍品,被誉为“中央铸币权活化石”。

正面:中央楷书“大清银币”四字直读,珠圈外上缘镌“丙午”纪年,下缘刻“户部库平一两”,左右分列花星,币心罕见钤印“中”字标识,昭示中央铸币权威;

背面:威严肃穆的立龙环绕“壹两”计值,龙身腾跃呈护卫国币之势,龙鳞采用“阴阳双线”雕刻技法,须发根根可辨,外圈满文“光绪年造”与英文“TAI-CHING-TI-KUO SILVER COIN”.

2019年北京保利秋拍
PCGS SP64(样币认证),原味淡金包浆,以 **632万元人民币** 成交,创当时内地银元纪录;
2021年香港SBP拍卖
NGC SP63(龙鳞全深打),经欧美藏家跨国竞投,最终以 118万美元(约合763万人民币)刷新清代样币海外成交价;
2023年上海泓盛春拍
清宫档案记载的“丙午原模后铸版”,带内务府火漆封存痕迹,以 890万元天价定槌,问鼎中国机制币拍卖之巅。

NO5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双龙寿字库平重一两

此币为光绪三十年(1904年)广东省为庆贺慈禧太后七旬万寿特铸之纪念币,由英国伯明翰造币厂雕刻原模,属中国首套宫廷纪念银元。因属非流通性质且铸造量极微,存世不足10枚,被《中国钱币大辞典》列为“机制币大珍之首”,其真品现身必引全球顶级藏家血战,堪称“东方钱币界的蒙娜丽莎”。

正面:珠圈内汉文“光绪元宝”四字,上缘镌“广东省造”,下缘刻“库平重一两”,左右蝙蝠纹暗喻“福寿双全”;
背面:双龙拱卫“寿”字图腾,龙身翻腾呈“S”型交缠,龙鳞采用“阴阳双线叠压”技法,须发皆带流动感,火珠烈焰纹细若发丝.

2017年北京诚轩秋拍
PCGS SP65(样币评级),带原厂五彩包浆,以 **1897.5万元人民币** 成交,创中国钱币单枚纪录;
2020年香港冠军拍卖
欧洲贵族旧藏孤品,NGC SP63(龙鳞全深打),经跨国藏家27轮竞价,以 383万美元(约合2670万人民币)震惊业界.

来源:悟空聊钱币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