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于近期市场关注的比亚迪旗下品牌架构调整事宜,该集团现已向多家媒体确认组织改动情况。根据企业公布的官方信息,腾势与方程豹两大汽车品牌的公共传播事务正逐步回归集团管理体系范畴,这标志着比亚迪多品牌战略正在经历阶段性调整。
关于近期市场关注的比亚迪旗下品牌架构调整事宜,该集团现已向多家媒体确认组织改动情况。根据企业公布的官方信息,腾势与方程豹两大汽车品牌的公共传播事务正逐步回归集团管理体系范畴,这标志着比亚迪多品牌战略正在经历阶段性调整。
多位知情人士透露,本次整合涉及销售事业部的品牌管理功能分离。目前两个独立品牌的公共传播职能已正式并入比亚迪集团品牌与公关部垂直管理体系,新架构下该部门将作为二级职能单元运行。值得关注的是,两大品牌属地化运营模式并未因此次调整产生实质性改变,具体销售网点和区域管理依旧保持原有运作体系。
人事变迁方面,组织变动同步引发管理层职责交接。原先负责腾势品牌公共传播的赵长江已将职责移交至集团层面,而方程豹品牌原主理人熊甜波的管理权限也完成转交。接任者李云飞此前已任职比亚迪品牌及公关事业部总经理职务,这位具有国际车企工作背景的管理者或将负责统筹多个品牌的对外传播事务。
从车企管理逻辑观察,这种"集中化-分散化"的循环调整在汽车行业具有普遍性。2009年大众汽车集团曾启动类似的品牌传播体系改革,将斯柯达、奥迪等品牌的地区性传播权收归集团统一管理。行业分析师指出,这种阶段性整改往往基于市场阶段需求——当品牌在上升期需要独立运作建立认知,而规模扩张到特定阶段则有必要强化协同效应。
不过此次调整带来的实际影响仍需持续观察。据界面新闻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反馈,汽车品牌的公关管理权是否集中,主要影响对外信息的标准化程度与响应效率。在比亚迪当前构建的"王朝+海洋"双产品序列背景下,针对不同消费圈层的子品牌如何平衡个性表达与集团战略,仍是值得观察的重点。
资深汽车产业分析师彭波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指出:"新能源车企正在经历从产品竞争到体系竞争的战略转型期,这种管理架构的微调反映出企业对于运营效率的精益化追求。"其研究成果显示,国内排名前十的新能源车企中,已有六家在过去两年内完成过类似的组织架构调整。
值得关注的是,两大品牌近期的市场表现呈现出差异化走向。腾势D9连续七个月保持30万元以上新能源MPV销量榜首,而方程豹豹5在硬派越野新能源市场月销量维持在2000台水平。虽然两个品牌的定位区隔明显,但集中在高端新能源市场的布局使其传播策略面临共同挑战——既要维系差异化品牌调性,又需承载企业整体技术矩阵的协同传播。
从企业管理实践角度看,这种调整可能带来双刃剑效应。统一的传播管理系统有利于技术亮点的集约化输出,比如将易四方、云辇系统等比亚迪核心技术更便捷地融入不同品牌传播素材。不过业内人士也提醒,如果执行层面把握不当,存在弱化子品牌个性的潜在风险,这在豪华品牌运营史上不乏前车之鉴。
国际咨询机构J.D. Power近期发布的行业报告指出,中国新能源车企平均每18个月就会进行一次品牌管理架构调整,该频率显著高于传统燃油车企业。分析师在报告中特别强调:"新能源汽车特性决定其品牌建设必须与技术迭代保持同步,这使得组织结构需要具备更强的动态调整能力。"
回看比亚迪此次调整,从决策到执行的速度明显快于行业常规节奏。根据财新网披露的比亚迪内部文件显示,品牌管理系统重构方案早在2023年四季度就已进入论证阶段。知情人士透露,高层在制定方案时曾重点研究特斯拉、理想汽车等企业的品牌管理体系,最终选择的渐进式调整路径,既保持了核心团队的稳定性,又规避了激进改革可能引发的运营震荡。
目前尚无法判断这次调整是否预示比亚迪整体组织架构改革的开端。但至少透露出一个明确信号:当新能源市场竞争进入"下半场",头部企业正在尝试通过管理体系革新来深挖运营效率红利。这种管理层面的"精装修",或许比产品层面的更新更具战略意义。毕竟在新能源时代,企业的反应速度与协调能力,已然成为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来源:油城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