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前阵子就是——早上赖床到最后一分钟,白天靠咖啡续命,晚上熬夜刷手机,结果体检单上“亚健康”三个字扎得眼睛疼。
姐妹们,有没有过那种感觉?明明没干啥重活,却每天累得像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
我前阵子就是——早上赖床到最后一分钟,白天靠咖啡续命,晚上熬夜刷手机,结果体检单上“亚健康”三个字扎得眼睛疼。
说实话,那时候总觉得“养生”是中老年人的事儿,直到有天照镜子,发现自己黑眼圈重得像戴了副墨镜,才惊觉:再这么摆烂下去,怕是要把“年轻资本”耗光了!
要说最打脸的经历,还得是去年跟风办健身卡。
本来想着“每周练三次,三个月变辣妹”,结果卡激活当天热血沸腾,第二天就被加班打乱计划,后来干脆变成“去健身房洗澡打卡”。
有次好不容易早起去跑步,跑了十分钟就喘得像哮喘发作,旁边大爷路过瞅我一眼:“姑娘,你这喘气声比我打太极还慢半拍。”
当场社死到想钻进跑步机底下!
转折发生在我翻出老爸的养生账本那天。
老实讲,一开始我还嫌弃那本子破破烂烂的,直到看到他每天记录的作息:5点半起床打太极、7点喝燕麦粥、21点准时关手机。
再对比我的“凌晨1点追剧时间表”,突然有点 ashamed——人家五十岁的人精气神比我这二十多岁的还好,这不纯纯“反向碾压”吗?
从那以后,我开始试着学他“管理自己”,没想到还真踩中了几个关键按钮。
第一个“开关”是管欲望。
以前我总觉得“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看到打折就囤货,奶茶甜点顿顿不落。
直到有天收拾衣柜,发现三分之二的衣服吊牌都没摘,才惊觉自己被欲望牵着走了多远。
现在我学聪明了,买东西前先问自己:“这玩意儿真的能让生活变更好,还是只是一时新鲜感?”
上周路过奶茶店,本来想点全糖去冰,突然想起体检单上的“血脂偏高”,果断换成了三分糖柠檬茶——你别说,少点甜腻反而更清爽,就像给生活做了次“断舍离”。
要说最意外的发现,是情绪管理比减肥还难。
有次跟同事吵架,回家后越想越气,半夜三点还在翻聊天记录“复盘”,结果第二天肿着眼睛去上班,被前台小妹问:“姐,你昨晚是去挖煤了吗?”
后来试过很多办法:生气时狂炫薯片(结果胖了两斤)、摔枕头(邻居以为我家闹鬼),直到某天刷到个博主说“情绪就像手机内存,不及时清理会卡顿”,才试着用“写日记泄愤法”——把那些糟心话全吐在纸上,写完后撕成碎片扔进垃圾桶,居然有种“删掉垃圾文件”的爽感。
现在每天睡前,我都会花十分钟“复盘小剧场”:今天有没有乱买东西?有没有为小事发脾气?有没有按时睡觉?
有天老公瞅见我对着手机倒计时(设定22点关机),笑我“活得像个老干部”,我白他一眼:“等你半夜爬起来找降压药时,就知道老干部的香了!”
别说,当生活慢慢进入正轨,那种“一切尽在掌控”的感觉,比买十支口红还让人踏实。
最后想跟姐妹们掏心窝子说几句:
1. 别把“放纵”当自由:熬夜刷剧一时爽,第二天头痛欲裂火葬场,真的不值当!咱们可以定个“手机宵禁时间”,比如22点后调成“灰度模式”,眼不见为净。
2. 跟身体“和解”不是摆烂:累了就歇,但别一歇就躺一整天。我现在每周给自己设“活力日”(周三跳绳、周六爬山)和“充电日”(周日窝沙发看书喝茶),张弛有度才是真·养生。
3. 管理自己≠完美主义:偶尔破戒吃顿火锅、跟人吵架生回气,都没关系!重要的是别让“破罐子破摔”变成常态——就像开车跑偏了,及时打把方向盘就行,没必要一路狂飙到沟里。
对了,你们试过最“失败”的养生操作是啥?我先来:曾信了某网红“喝油清肠法”,结果蹲了半宿厕所……。
欢迎评论区分享你的“翻车经历”,咱们互相避雷,一起把日子过成“节能模式”。
来源:巴哥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