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村镇碧色寨:巧用治村新模式 助推乡风文明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4 16:14 2

摘要:碧蓝的天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红瓦黄墙的法式建筑与青瓦四合院中式建筑交相辉映,那个曾经因为滇越铁路穿境而过,拥有着特等火车站,繁极一时又沉寂多年的村庄——碧色寨,正舒展发展脉络、拥抱文明新风,于时代浪潮中拔节生长,重新绽放出文明与美丽交织的鲜活模样。

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远眺 佴斌摄

碧蓝的天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红瓦黄墙的法式建筑与青瓦四合院中式建筑交相辉映,那个曾经因为滇越铁路穿境而过,拥有着特等火车站,繁极一时又沉寂多年的村庄——碧色寨,正舒展发展脉络、拥抱文明新风,于时代浪潮中拔节生长,重新绽放出文明与美丽交织的鲜活模样。

碧色寨远眺。佴斌摄

近年来,蒙自市观澜街道碧色寨村积极探索实施“实践树新风、文化润人心、德育树新人”的治村模式,切实开展培育“三好新农人”树立文明好乡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以用心建好“文明链”,精心摆好“文明宴”,热心结好“文明伴”为主线,把移风易俗作为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夏日午后的大树底下,时常聚集着很多村干部和村民,大家农忙结束、工作之余,聚在一起共同谋划村庄发展和解决村里的难题,积极引导广大群众除陋习、转观念、树新风,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共同探索村庄的“蝶变之路”。蒙自市观澜街道碧色寨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荣誉。

01

“文明链”上产业 农文旅融合发展欣欣向荣

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佴斌摄

位于碧色寨村的中国第一块红土网球场。曹凡喜摄

碧色寨村辖区内有国家4A级景区——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拥有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中国第一块红土网球场、云南第一个海关、云南第一个邮局等诸多“第一”。辖碧色寨村和马街哨村2个自然村。碧色寨村依托丰富的文旅资源,以文明实践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努力打造“梦回芳华—坐游长桥—日落归海—火之盛宴”的环海“周末经济圈”关键节点,成为观澜街道建设农文旅精品示范区样板。

蒙自碧色寨景区一角。赵钒雅摄

志愿者沈家荣(左)在蒙自碧色寨景区为游客讲解碧色寨历史。胡文摄

成立“沈大爹”文明旅游、文明实践服务队,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力量。碧色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构建了阵地、组织、志愿者“三位一体”的文明实践组织构架,组建了1支志愿服务分队,下设为民服务小分队、环保服务小分队、文明宣传服务小分队、爱心帮扶小分队、文化体育小分队5个小分队30余名志愿者。

依托“蒙自南湖夜校”社会资源、师资力量向乡村阵地转移,融合打造“美丽庭院+经济”,以建在美丽乡村里的清欢小院、小马哥民宿等客栈为阵地开展文明礼仪、茶道、花艺等提升服务技能为主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游人在蒙自碧色寨景区合影。赵钒雅摄

以庭院经济助农增收,同时带动村民们树立良好形象,为本村旅游代言,让村头巷尾的文明之风成为该村最美的风景,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走进碧色寨观光旅游。筑巢引凤吸引更多的民宿、客栈、农家乐向碧色寨村聚集,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和增收致富。目前该村建设评选“美丽庭院”45户,“美丽庭院+经济”示范户4户。

02

“文明伴”上村民 基层共建共治成效卓著

碧色寨村委会办公地点

碧色寨村委会停车场墙体彩绘

现如今,走进碧色寨村,整齐的村庄规划、洁净的路面、民族特色与法式风格相融合的墙体文化,瞬间把村庄的颜值拉满。

村民在大树脚下商议村中发展事宜

在美丽的碧色寨村里,几个村庄的共同点就是都有一棵老人口中常讲的“村口大树”,以前大家在这里“家长里短”、乘凉休息。本着“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在哪里”的原则,这里孵化了“冬围火塘夏乘凉、村里有事好商量”文明实践项目。通过在拉家常中化解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在“你一言我一语”中修订村规民约、开展基层治理,大家集思广益、共谋发展,乡村振兴的一个个举措在这里诞生,文明乡风洒满了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碧色寨村先后荣获中国传统村落、云南省卫生村、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云南省美丽村庄、云南省文明村镇等称号;2023年度,碧色寨村入选云南省农文旅融合发展优秀案例、村规民约入选云南省“最美村规民约”“十佳村规民约”。

马街哨村进村道路墙体彩绘

碧色寨村委会的马街哨村就是其中改变最大的村庄。通过先行试点、项目牵头、村民自治,该村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以绿色发展为核心,在“大树脚”探索出了一系列措施,通过加强环境治理,推广生态农业,发展绿色产业,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村容村貌得到大幅提升,产业发展欣欣向荣,乡风文明有序。

马街哨道路绿化

马街哨村有一块占地约4亩的公共地块,以前是杂草丛生、垃圾遍地、杂物乱堆的“三不管”地带。2024年初,在观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指导下,组织开展“冬围火塘夏乘凉、村里有事好商量”文明实践项目,通过村民“一事一议”方式,争取上级项目补助资金,对该地块进行了提升整治,现在已经变成村民和游客就近停车和开展文体活动的好场所。

马街哨映碧湖

如今走进马街哨村,只见映碧湖波光粼粼、风景如画,村中行道树葱葱郁郁,绿化带种满了绿树和花草、村民的房屋也焕然一新,一个个“美丽庭院”串起和美乡村,村民茶余饭后散步闲聊,一派和乐景象。

03

“文明宴”进村庄 乡风文明建设熠熠生辉

大树脚下商量学生奖励事宜

“我们文艺队创作了《文明出行绿色出行》情景剧、《村规民约我来讲》等一批文艺作品,每到节假日,我们都会到景区免费为游客展演,村里有人家办婚宴我们也会去演出这些节目,以此展现碧色寨紧跟时代步伐,乡风文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面貌,传播好文明新风尚。”碧色寨红色文艺队队员普嬢嬢介绍道。

长期以来,移风易俗、简办新办红白喜事是碧色寨村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难点堵点。为进一步弘扬新风,该村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自发编创《文明出行绿色出行》情景剧、《村规民约我来讲》《我们村的芳华》等一批寓教于乐的文艺作品,大力推行文明婚礼流程。

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村里举办婚宴等契机,将这些宣传作品植入活动,让村民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文化的熏陶,齐享文明的“盛宴”,形成了文明婚礼4流程和文明宴“1314”制度。

文明乡风宣传

村民用积分兑换物品

立足村情实际,建立健全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章程制度,推选出一批素质高的、有责任心的老党员、致富带头人进入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性组织,通过议事协调、红白事管理服务、道德评议监督等方式,带动群众在深化移风易俗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完善村规民约,推进积分制与村规民约深度融合,把孝老爱亲、移风易俗、遵纪守法、人居环境整治等列入积分清单,对积极支持各项村规民约约定的村民给予积分奖励,大大激发了村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

发放促进文明乡风倡议书

同时,为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碧色寨村创新方法路径,持续开展最美庭院、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儿媳等各类文明评选活动,选树一批有正气、讲文明、带头干的道德模范,用身边的典型带动激励群众,见贤思齐、争当先进。通过精神奖励和政策支持奖优罚劣,给农村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戴上“紧箍咒”,为乡风文明树立正确“风向标”。

截至目前,碧色寨村评选出文明户50户,“好儿女、好婆媳、好夫妻、好邻居”4人,道德模范10人,推荐1人被评为第五届蒙自市助人为乐道德模范。

俯瞰碧色寨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让碧色寨更有“颜值”与“气质”担当,在文明乡风吹拂中“醒来”的碧色寨,正绽放出熠熠夺目的光彩。

来源:蒙自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