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痛风高发!医生劝告:宁可吃饿着,也别吃这4种加重病情食物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4 14:01 2

摘要: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我哥这个夏天已经痛风发作两次了,前天吃了顿烧烤,昨天脚又肿得走不了路,我劝他别吃了,他还说夏天不吃这些活着干嘛。”

这是饭后走进诊室的人说的第一句话,脸上又无奈又着急,其实,这种情况在高温季节非常常见。

夏天原本是体液丢失加速、代谢变快的时节,对痛风患者来说,本应是严加控制的时段,但偏偏因为天气热、社交多、食欲强,一些高危食物频繁出现在饭桌上,给了体内尿酸制造与沉积一个最理想的温床。

痛风发作的机制,根本上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在关节等组织沉积成尿酸盐晶体,引发免疫反应,这些结晶一旦激活炎性因子,就会引起局部红肿热痛,发展成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而夏天的四类常见饮食诱因,恰好击中了嘌呤升高、尿酸堆积、水分丢失、肾脏负担过大等多个关键点。

烧烤加啤酒是最典型的组合式诱因,这类搭配看似是放松,实则是“嘌呤复合打击”,肉类在高温炙烤过程中,组织蛋白发生热裂解,释放更多的嘌呤和致炎物质。

这种蛋白在高温下会发生梅纳反应,形成某些氧化物质,不仅刺激胃肠,还加重代谢负担,特别是鸡皮、牛筋、羊排等部位,含有极高的核苷酸类嘌呤。

啤酒本身则富含酵母菌与核苷酸,这些物质代谢后也是尿酸的直接前体,加上烧烤中的肉类、动物油脂和调料中的钠盐,这种组合会让24小时内尿酸水平上升超出基础状态的25%以上。

而且很多人吃烧烤会控制不了饮水量,出汗多却不及时补水,导致血液黏稠度上升,肾脏排酸效率下降,这时候尿酸不但多,而且出不去,结晶就更容易发生。

很多人在夏夜烧烤后第二天凌晨出现足趾肿胀、关节灼热,其实就是高尿酸在夜间低温、脱水、静止状态下集中沉积的结果。

动物内脏类是另一个不该出现在痛风患者食谱中的类别,肝、肾、脑、肠等器官类食物是嘌呤密度最高的存在。

每100克猪肝含嘌呤约290毫克,牛脑约312毫克,鸡肾更高达330毫克,这个数字比大部分鱼类、禽类甚至加工肉品还高。

而且这些内脏类在调理过程中常常用爆炒、红烧等高油高温方式烹饪,会进一步刺激肠道吸收,加速代谢通道拥堵。

动物内脏还有个隐蔽的问题,就是胆固醇含量极高,和饱和脂肪酸共同作用,容易诱发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会直接降低肾小管对尿酸的清除能力,进一步造成尿酸排泄受限。

特别是一些人存在代谢综合征、脂肪肝或高血压,吃内脏等于在多条路径上堵死尿酸排出通道,时间一长,哪怕不爆发痛风,血尿酸也会稳定在极高水平,埋下慢性肾病和关节病变的隐患。

再说海鲜类,看上去清爽、营养,实际嘌呤含量极不稳定,且代谢复杂,贝类、虾类、蟹类中含有丰富的嘌呤前体,比如次黄嘌呤、鸟苷酸等,每100克小龙虾含嘌呤量接近190毫克,蛤蜊在200以上。

更要命的是,很多人吃海鲜都伴随着酒精饮用,无论是啤酒还是白酒,这样的组合会大幅度增加肝脏代谢负担。

酒精在体内分解过程中优先消耗NAD+,使乳酸升高,竞争性抑制尿酸排泄,结果是体内“酸上加酸”,而肾脏根本来不及排。

最后是被忽略最多的一类——浓肉汤和火锅,很多人以为喝点汤没事,肉少就不会痛风,但其实浓肉汤是嘌呤提取物最集中的形态。

肉在炖煮过程中,水溶性嘌呤大量释放到汤中,而肉本身经过高温煮沸,嘌呤含量反而降低,也就是说,汤才是“嘌呤本体”,尤其是炖了两个小时以上的老母鸡汤、牛骨汤、排骨汤等。

这类汤类不仅嘌呤浓度高,而且脂肪含量大,很多人喝汤还会搭配蘸酱、米饭或面条,血糖和脂质一起飙升,加重代谢紊乱。

火锅更严重,不光底料复杂、肉类集中摄入,还往往搭配海鲜、豆制品、高油调料,吃一次相当于把三种高嘌呤饮食集中到一个时段完成,再加上火锅后的冷饮、冰啤酒,不发作才奇怪。

很多人以为只要尿酸不是很高、痛风不发作就可以松懈,其实这正是痛风管理最危险的误区,大部分人的第一场痛风是在血尿酸稳定升高的几年之后才爆发,而一旦爆发,就进入了复发-炎症-沉积-关节破坏的恶性循环。

夏天高温、高汗、低排泄状态更容易造成尿酸在夜间沉积,很多痛风患者都是凌晨发作,不是巧合,是尿酸与人体昼夜代谢差异下的必然。

如果一个人从未发作过痛风,但长期尿酸偏高,在夏季是否也要完全避开上述高嘌呤饮食?

答案是肯定的,高尿酸血症本身就是一种代谢紊乱状态,即使没有症状,也在默默造成肾小管损伤和血管壁沉积。

如果此时饮食刺激频繁,可能不会马上痛风,但慢性肾病、结石、动脉粥样硬化都会提前发生,也就是说,哪怕没痛,也不能掉以轻心。

不是怕发作才忌口,而是因为忌不了口才一直在发作,真正明白的人,不是发作了才吃药,而是没发作就把饮食控制住。

一时嘴快,可能换来一夜痛醒,控制痛风,得从每天的饭桌上开始,认清那些伤身又上瘾的食物,是每个高尿酸人该有的基本觉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痛风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刘思园.4种脂质成分与痛风的因果关联:一项孟德尔随机化研究,重庆医学,2024-06-20

来源:蔡医生健康杂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