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假设我是一个农村青年,面临着一个选择,应该顺应城镇化的趋势到城里去找工作,到城里去就业落户,还是应该选择留在农村参与到"乡村振兴"的事业当中,把自己的村庄建设好了,大家也能够在这安居乐业。我觉得这两种选择都是可以的,而且也都是现实存在的。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张小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执行院长王亚华。
假设我是一个农村青年,面临着一个选择,应该顺应城镇化的趋势到城里去找工作,到城里去就业落户,还是应该选择留在农村参与到"乡村振兴"的事业当中,把自己的村庄建设好了,大家也能够在这安居乐业。我觉得这两种选择都是可以的,而且也都是现实存在的。
当然从大的趋势来看是前一种为主,构成了主流。而且现在倡导的让返乡创业这样一个大的战略,实际上要辩证来看,并不是让那些要进城的农民简单地去返乡创业。其实是希望那些拥有技能、拥有管理才能,能够为乡村带去不一样资源要素的这些人回流农村。
本质上来讲,将来能够形成一种城市和农村的资源要素,包括劳动力在内的,能够双向流动,能够畅通地流动,这个实际上才是真正追求的。也就是想出去的人能出去,想去农村做事的人能去农村,可能是两个不同的群体。
我是觉得如果向往城市,希望能够提升自己的,可以大胆地去城市。但如果觉得自己能够在农村更好地去发挥作用,我觉得可以去返乡创业,留在农村,就是要有所作为,可以到农村去有更大的作为,要有一技之长。
不是说我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力,留在农村是和其他的农民抢饭吃,因为农村并不缺这种普通的劳动力,缺的是那些有才能、有现代要素的农民。所以我觉得这个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来源:人文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