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教师是支撑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大力培育具有教育家精神的优秀教师团队,不仅是当前引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思政教育迈向高质量进阶之路的内在要求与本质体现,也是契合教育强国战略目标、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教师是支撑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大力培育具有教育家精神的优秀教师团队,不仅是当前引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思政教育迈向高质量进阶之路的内在要求与本质体现,也是契合教育强国战略目标、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与现实之需。
教育家精神的价值意蕴
教育家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长河,熔铸于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升华于当下奋力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宏伟实践中,深刻体现了教育的本真要义与内在规律,真切表达了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这一宏伟事业对教师职业素养、道德操守、精神境界所寄予的全新期许。教育家精神恰似一面明镜,映照出了优秀教师群体共有的精神内核,为广大教师省视自身、磨砺成长、对标典范提供了精神标准。其中,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便是这一精神的丰富内涵。回溯往昔,诸多教育大家躬身力行,诠释着教育家精神的伟大力量。如孔子一生奔波辗转于列国之间,席不暇暖、不辞辛劳,只为传播自己的教育理念,培育出德才兼备的贤能之士;陶行知先生秉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襟怀,倾尽心血投身教育救国的伟大事业。在教育家精神的引导下,无论是从小学阶段的思政启蒙、中学时期的思想塑造,还是大学阶段的价值观深化,教师都努力秉持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确保思政教育的连贯性与实效性,让思政教育的火种在学生心中持续燃烧,陪伴他们从稚嫩幼苗逐渐成长为参天大树。
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内涵要求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是在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上,以学校教育为核心,秉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理念,纵向衔接大中小学各学业阶段,横向贯通学校、家庭、社会和网络等场域,通过建立一体化发展共同体来增强思政育人成效。其发展要求主要表现在各学业阶段教育目标与内容相贯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通、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互通,以及思政教育线上线下两种形式相联通。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在不同学段的教育过程中思政内容的精准施教与有效衔接。思政教育面对的是一个庞大且多样化的学生群体,他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截然不同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
小学阶段,思政课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道德启蒙与情感感知,此时教师要通过充满童趣的故事、欢快活泼的儿歌、趣味盎然的游戏等,将爱党爱国、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基本道德观念传递给学生;中学时期,学生的认知能力逐步提升,开始对周围的世界产生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欲望,思政课教师应引导学生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深入剖析背后的本质与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政治素养;进入大学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和较为完善的逻辑思维能力,此时教师就要鼓励引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深入研究社会问题、探索人生意义,在对各种思潮的辨析中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育家精神引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指向
要精准把握思政课学科特质,提升教师政治站位。思政课绝非空洞说教,而是要求思政教师通过答疑解惑的互动形式,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导与思想引领,为学生健康成长筑牢思想根基。因此,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与教育者,思政教师要始终站稳政治立场、增强政治素养、深化政治认同,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扎实的教学能力,利用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传递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引导学生领悟思政原理精髓,做到学深悟透、笃信践行。
要科学构建一体化教学体系,贯通各学段思政内容与目标。青少年正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紧要关头,思政教师既要了解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思维习性、学习偏好与成长节奏,还要清楚同个学段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分层设计教学内容,确保各学习阶段的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要加强思政教师与学科教师的交流,确保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同课异构活动,组织不同学科的教师在相同的思政专题下,针对不同专业与学习阶段的学生开展集体备课,通过一起上课、听课、评课来完善自己的课程,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
要强化思政教育的实践教学,构建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联结。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政课创新的重要途径,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历史博物馆等,让学生在实地参观中触摸历史的脉搏、感受文化的底蕴。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社会公益活动等,让他们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将思政课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作者:张倩,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2023年研究项目“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理论逻辑与话语构建”(编号:2023-ZF-01)、2023年重庆市一流课程《政治学》、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一流课程《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导读》研究成果〕
《青海日报》(2024年12月25日 第11版:理论特刊)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