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车祸我失去儿女,妻子惩罚了我5年,真相大白后她却崩溃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4 03:10 2

摘要:生活如同一条看不见尽头的长路,我们以为走的是直线,其实走的是一个圆。父母与子女、丈夫与妻子、朋友与敌人,有时候这些身份就像是被打翻的棋子,散落一地,再也无法归位。悲伤与恨比阳光更长久,比月光更冷酷,它们悄无声息地消耗着彼此相爱的人,直到一切变得面目全非。

生活如同一条看不见尽头的长路,我们以为走的是直线,其实走的是一个圆。父母与子女、丈夫与妻子、朋友与敌人,有时候这些身份就像是被打翻的棋子,散落一地,再也无法归位。悲伤与恨比阳光更长久,比月光更冷酷,它们悄无声息地消耗着彼此相爱的人,直到一切变得面目全非。

01

顾明远站在飘窗边,窗外雨下得很大。他手里把玩着一个小汽车模型,那是儿子顾子轩生前最喜欢的玩具。今天是儿女去世五周年的日子,房子里格外安静,只有雨滴敲打窗户的声音。

他转头看向餐桌,林晓雨正坐在那里画画,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五年了,她从不和顾明远说话,更不会看他一眼。两人虽住在同一屋檐下,却好像两个互不相干的陌生人。

“晓雨,我去买些菜回来。”顾明远轻声说。

林晓雨没有抬头,只是继续专注地画着,仿佛没听见一样。顾明远叹了口气,拿起雨伞出了门。

雨水顺着伞面流下来,打湿了他的裤脚和鞋子。这场雨让他想起了五年前那个雨夜,那场彻底改变他生活的车祸。

那时他开车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从岳母家返回,山路上雨下得太大,能见度很低。他记得自己握着方向盘的手很紧,车里放着子轩喜欢的儿歌,嘉宁在后座和妈妈玩猜谜游戏。

接着是刺眼的灯光,轮胎打滑的声音,失控的方向盘,妻子的尖叫,孩子的哭声。再后来,黑暗吞噬了一切。

当他在医院醒来时,医生告诉他,两个孩子当场死亡,妻子重伤昏迷。那一刻,他感觉自己的心被人硬生生挖了出来。

林晓雨昏迷了两周才醒来。当她睁开眼睛,见到站在床边的顾明远时,她的眼神里只有刺骨的恨意。

“滚出去!是你杀了我的孩子!滚出去!”她尖叫着,把床头的水杯砸向他。

护士匆忙拉走了顾明远,医生说林晓雨情绪不稳定,不适合见他。

一个月后,林晓雨出院回家。她对警方的调查结果—“雨天路滑导致的意外事故”—嗤之以鼻。在她眼中,顾明远就是凶手,是他的鲁莽和不负责任夺走了她的孩子。

顾明远买完菜回到家,发现林晓雨已经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餐桌上的画板空空荡荡。他走过去看了看,画纸上是两个模糊的儿童背影,看上去像是在草地上奔跑。

他知道,这是嘉宁和子轩。林晓雨总是画两个孩子,但从不画正面,只画背影或侧影。好像这样可以减轻一些痛苦,又好像只有这样她才能继续忍受失去孩子的现实。

顾明远把菜放进冰箱,洗了手开始准备晚餐。虽然林晓雨从不理会他,但他仍坚持每天为她做三餐。他会把饭菜放在餐桌上,然后回到自己房间。等他再出来时,碗筷会被收拾干净,但林晓雨早已不见踪影。

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冷漠,沉默,痛苦,每天不断重复。

02

“你现在感觉怎么样?”钟思怡坐在顾明远对面,轻声问道。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她白色的诊疗室地板上画出一道道平行线。

“和上次一样。”顾明远疲惫地说,“我无法原谅自己。”

这是他第三次来见这位心理咨询师。最初是苏维拖他来的,那次他只坐了十分钟就离开了。第二次他坚持了半小时。今天,他决定试着说出一些埋藏在心底的话。

“我经常做同一个梦,”顾明远缓缓道,“梦见孩子们在后座哭喊着让我开慢点,但我置若罔闻。接着车子翻下山崖,我转头看见他们,满脸是血...”

“那只是梦,不是真实发生的事情。”钟思怡说,“事故调查报告说你的车速在限速范围内,你没有违规驾驶。”

“这对晓雨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在她眼中,我就是杀死孩子的凶手。”

“你妻子也在经历着丧子的痛苦,她需要一个发泄的对象。”

“已经五年了。”顾明远深吸一口气,“有时我想,也许我该离开,给她一些空间。可我又担心,如果我真的离开了,她会怎么样?她已经失去了孩子,如果再失去我...”

“即使她现在表现得像恨你?”

“即使她恨我。”顾明远低下头,“我还爱她。”

从心理诊所出来,顾明远看到苏维靠在车旁等他。

“聊得怎么样?”苏维递给他一瓶矿泉水。

“就那样。”

“我说过这需要时间。”苏维拍拍他的肩膀,“走吧,我请你吃午饭。”

饭桌上,苏维告诉顾明远公司要派他去北京负责一个为期三个月的项目。

“也许这是个好机会,”苏维说,“你可以暂时离开这个环境,换个心情。”

“晓雨怎么办?”

“兄弟,你太为她着想了。她现在恨你,你知道的。”

“她恨的不是我,是那场带走孩子的意外。”顾明远搅动着碗里的面条,“她需要一个发泄口,仅此而已。”

回到家,顾明远发现林晓雨又坐在画板前。她正画着一个小男孩,侧面的轮廓很像子轩。顾明远站在门口,不敢打扰她。

最终他还是决定去北京。临行前一晚,他写了一封信给林晓雨,表达了自己的悔恨和爱。第二天早上,他把信放在了餐桌上,轻轻关上门离开了。

他不知道的是,林晓雨读完信后,把它撕成了碎片,扔进了垃圾桶。

03

北京的项目比预期的完成得更快。三个月刚过一半,顾明远就结束了大部分工作。晚上回到酒店,他开始整理从家里带来的一些资料。

在翻找文件时,他无意中看到了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子轩的一些玩具。这些东西本不在他的行李清单上,可能是他恍惚中放进来的。

盒子里有一架小飞机,几个积木,还有一个塑料小相机。那是子轩五岁生日时他送的礼物,一个能真实拍照的儿童玩具相机。

顾明远拿起相机,不经意间按下了开关,惊讶地发现它居然还能启动。屏幕上显示有几张照片和一段视频。他颤抖着手指,点开了视频。

画面很晃,能听到子轩稚嫩的声音:“看,妈妈在玩手机!”

镜头对准了副驾驶座的林晓雨,她正低头看手机,神情凝重。她似乎在发短信,手指快速地敲打屏幕。

“子轩,别闹。”林晓雨的声音从视频中传来,她把手机迅速塞进包里。

“你在跟谁说话呀?”是嘉宁的声音。

“没谁,工作上的事。”林晓雨答道。

视频到这里就结束了。顾明远皱起眉头。车祸发生前,林晓雨已经辞去了工作,专心在家带孩子画画,她不可能有“工作上的事”。

他又看了一遍视频,注意到林晓雨发短信时的表情异常紧张,还时不时抬眼看向前方,似乎生怕他注意到。

一个念头在顾明远脑海中闪过:林晓雨在车祸前到底在和谁联系?这和车祸有关系吗?

第二天,顾明远给苏维打了电话。

“我需要你帮我查一些事情,”他说,“关于林晓雨在车祸前的通话和短信记录。”

“你怀疑什么?”苏维问。

“我不确定,但我在子轩的相机里发现了一些东西。”

苏维答应帮忙,并建议顾明远提前回家看看情况。于是三天后,顾明远没打招呼就回到了家。

推开门时,他听到卧室里有翻箱倒柜的声音。他轻手轻脚地走过去,看到林晓雨正跪在地上,打开了衣柜底层的一个暗格,从里面取出一个小木盒。

她没发现顾明远的存在,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里面装着一些照片和信件。顾明远看到她的手轻轻抚摸着一张照片,脸上露出他五年来从未见过的柔和表情。

就在这时,他不小心踢到了门边的鞋子。林晓雨惊慌地抬头,看到站在门口的顾明远,立刻把盒子合上,塞回了暗格。

“你怎么回来了?”她的声音冷冰冰的。

“项目提前完成了。”顾明远走进房间,“你在看什么?”

“与你无关。”

“是关于孩子们的东西吗?”

“我说了,与你无关!”林晓雨站起来,眼中又燃起了那种他熟悉的愤怒,“你没资格提他们!是你害死了他们!”

“如果你愿意一起分担这份痛苦...”

“分担?”林晓雨尖叫道,“是我失去了孩子!是我的孩子被你害死了!你懂什么叫痛苦吗?”

顾明远沉默了。他知道在这种时候,任何解释都是徒劳的。

晚上,苏维来到顾明远家。

“我查到了一些东西,”他低声说,“林晓雨在车祸前一个月确实有一个联系频繁的号码,几乎每天都有通话或短信。”

“是谁的?”

“一个叫霍明的人。”苏维递给顾明远一张纸,上面有个陌生的名字和电话号码,“我查了一下这个人的背景,他似乎是林晓雨大学时的男友,两人交往四年,后来因为家庭反对而分手。”

顾明远握紧了手中的纸,“车祸后呢?”

“车祸后三天,这个号码就再也没有通话记录了。更奇怪的是,这个人在车祸后不久就离开了国内,据说去了澳大利亚。”

顾明远感到一阵头晕目眩。林晓雨的前男友,频繁联系,车祸后迅速出国...这些信息在他脑海中盘旋,拼凑出一个可怕的可能性。

“还有一件事,”苏维犹豫了一下,“我找关系查了一下当年的事故调查报告,发现有些地方很奇怪。主要调查人员赵俊杰的一些结论与现场勘查数据不太匹配,好像有人刻意淡化了某些关键点。”

顾明远站起来,走到窗前。外面又下起了雨,就像五年前那个夜晚。

“我一定要查清楚,”他的声音坚定而冷静,“无论真相是什么。”

04

赵俊杰现在是分局副局长,办公室宽敞明亮,墙上挂满了荣誉证书。当顾明远推门进来时,他正在翻阅文件。

“顾先生?”赵俊杰抬起头,脸上写满惊讶,“有什么事吗?”

“我想谈谈五年前那起车祸。”顾明远直截了当地说。

赵俊杰的表情瞬间变得警惕,“案子早已结案,是意外事故,路面湿滑导致车辆失控。”

“我有新的发现。”顾明远拿出苏维准备的资料,“报告中有几处勘查数据与结论不符,我想知道原因。”

赵俊杰的脸色变了,他粗暴地把资料推回给顾明远,“你在质疑警方的调查结果?那是合法的程序,每一步都有记录!”

“我只想知道真相。”

“真相就是意外事故!顾先生,你失去了孩子,我很遗憾。但翻旧账对谁都没好处。死者已矣,活着的人该往前看。”

顾明远没有退缩,“还有一个问题,你知道霍明这个人吗?”

赵俊杰的手微微颤抖,“不知道,没听说过。你该走了,我还有工作。”

顾明远知道自己不会从赵俊杰口中得到更多信息,只好起身离开。但赵俊杰的反应已经证实了他的怀疑——这个案子确实有问题。

接下来,顾明远去找了林晓雨的闺蜜陈梦竹。他在一家咖啡厅等了一个小时,陈梦竹才姗姗来迟。

“明远,好久不见。”陈梦竹坐下来,点了一杯美式咖啡,“晓雨知道我们见面吗?”

“不知道。”顾明远直视着她的眼睛,“我想问你一些事情,关于霍明。”

陈梦竹的手停在了半空中,咖啡杯悬在嘴边,她的眼神飘忽不定,“这个名字很陌生。”

“别骗我了,你是晓雨最好的朋友,你不可能不知道她的前男友。”

陈梦竹放下咖啡杯,轻叹一声,“那都是过去的事了,霍明早就出国了。”

“在车祸前一个月,他们又联系上了,对吗?”

“你从哪里听说的?”陈梦竹的声音突然提高了八度。

“我有自己的信息来源。我只想知道,他们重新联系与车祸有什么关系?”

陈梦竹的眼神变得复杂,她低下头,手指不停地搅动着咖啡,“有些真相可能会毁掉所有人,明远。你真的想知道吗?”

“无论什么真相,总比活在谎言中好。”

陈梦竹站起身,拿起包准备离开,“我帮不了你。如果你珍视现在的生活,就别再追查下去了。”

顾明远抓住她的手腕,“我的孩子死了,我的妻子恨我五年了,你觉得我还有什么好珍视的?”

陈梦竹挣脱了他的手,快步走出了咖啡厅。顾明远看着她的背影,心中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

晚上,苏维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我联系到了当年负责事故现场勘查的一位退休技术人员,姓张。他愿意见你,但有个条件——不能在公开场合,也不能让赵俊杰知道。”

顾明远跟着苏维来到城郊一处老旧小区。张技术员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说话做事很谨慎。

他详细查看了顾明远带来的事故调查资料,又研究了现场照片,最后抬起头,眼中闪烁着严肃的光芒。

“这起事故有蹊跷。”他指着一张车辆底盘的照片,“刹车系统的失效不太像是撞击造成的,更像是事先被做了手脚。当时我就提出了这个疑点,但被赵俊杰否决了,最终报告中删去了这部分内容。”

顾明远感到一阵眩晕,差点站立不稳。苏维连忙扶住他,“你的意思是,这可能是一起蓄意谋杀?”

老张叹了口气,“我只负责技术分析,不做结论。但从现场痕迹看,车辆刹车系统确实存在人为破坏的可能性。”

顾明远木然地离开了老张家,脑海中一个可怕的念头越来越清晰:车祸可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谋杀,而策划者可能与林晓雨和霍明有关。

顾明远的心跳加速,手心冒出冷汗。如果车祸真的是蓄意谋杀,那目标是谁?是他吗?可为什么会牵连到无辜的孩子?林晓雨是受害者还是参与者?他脑海中闪过妻子车祸前在手机上紧张发短信的画面,闪过她小心珍藏的与霍明有关的照片,一个可怕的想法逐渐成型。莫非,妻子和前男友合谋要害死他,结果意外杀死了自己的孩子?顾明远看着手中的证据,全身颤抖,眼前一黑,几乎昏厥过去。

05

顾明远决定重返事故现场。那是一段偏僻的山路,周围植被茂密,鲜有人至。

他站在路边,脑海中浮现出那个雨夜的画面。车辆失控前,他记得看到了一个刺眼的灯光,当时以为是对面来车,但现在想来,那道光线的位置和角度都很不寻常。

附近有一家加油站,已经营业十几年了。顾明远走进去,向老板打听五年前那场车祸的事。

“记得,当然记得。”老板是个中年人,皮肤黝黑,“那晚雨太大了,我劝过几个客人别开夜路,但都没听。后来听说山路上出了车祸,死了两个孩子,可惜啊。”

“事发前,您有没有看到什么可疑的人或车辆?”

老板挠挠头,努力回忆着,“有一个人,开着黑色轿车,在我这儿加了油,但车子停在监控盲区,看不清长相。他问了山路的情况,特别是弯道的位置。我当时没在意,现在想想确实怪。”

“您还记得什么细节吗?”

“我儿子那天给客人的车拍了照,他那时刚买相机,什么都爱拍。”老板喊来了儿子,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年轻人翻出了老照片,其中一张确实拍到了加油站的一角,隐约可见一个模糊人影在一辆车底部活动。

“这是什么时候拍的?”顾明远急切地问。

“就是车祸那天下午,”年轻人说,“当时没注意这个人在干什么,只是随手拍了加油的车辆。”

顾明远要了照片的电子版,立刻发给了苏维。或许这就是霍明在给他的车做手脚的证据。

同一天,苏维传来了一个重要发现:通过海外关系,他联系上了霍明。

“开始他很配合,说只是偶尔和林晓雨联系,谈一些往事。但当我提到车祸和赵俊杰时,他立刻变得惊慌,不久就切断了联系。”苏维说。

“他有什么反常的表现吗?”

“有,我提到'计划'这个词时,他明显慌了,脱口而出'不是我的主意',接着就挂断了电话。”

“还有更关键的,”苏维递给顾明远一份银行记录,“霍明在车祸前两天收到了一笔五十万的转账,转账人是一个空壳公司。我追查了这家公司的背景,发现它与陈梦竹的丈夫有关联。”

“陈梦竹的丈夫?”顾明远感到不可思议,“他为什么要给霍明钱?”

“这就是最大的谜团。陈梦竹的丈夫杨威是个有些黑道背景的商人,很有势力。我怀疑他就是当年压制赵俊杰不深入调查的人。”

顾明远陷入了沉思。越来越多的线索表明,车祸背后隐藏着一个复杂的阴谋,而陈梦竹和霍明都牵涉其中。但林晓雨呢?她是知情者还是被蒙在鼓里?

“我要去找陈梦竹问个清楚。”顾明远站起身,“在她家等她。”

苏维拦住了他,“太危险了,杨威不是好惹的。我有个更好的办法,把证据交给警方,让他们介入调查。我认识一位警方高层,他对赵俊杰早有不满,会帮我们的。”

最终顾明远接受了苏维的建议,将所有证据交给了警方。新的调查组很快展开行动,首先对赵俊杰进行了询问。在证据和压力面前,赵俊杰终于承认当初确实隐瞒了一些线索。

“是杨威威胁我的,”他交代道,“他说如果我深入调查车祸真相,我和家人都会有危险。他给了我一笔钱,要求我把事故定性为单纯的意外。”

警方随后查获了加油站附近一家修车铺的监控备份,清晰记录了霍明在事发前一天对顾明远的车进行操作的画面。同时,技术人员还原了林晓雨、霍明和陈梦竹三人的完整通讯记录。

最令人震惊的是,警方在杨威的保险箱里找到了一份陈梦竹手写的“计划书”,详细描述了如何破坏顾明远的车辆,在特定路段制造“意外”。

当顾明远看到这些证据时,他的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全身的血液都凝固了。这不仅证实了车祸是一场蓄意谋杀,更揭示了一个他无法接受的事实:林晓雨很可能是同谋之一。

“我需要单独和我妻子谈谈。”顾明远对警方说。

警官点点头,“明天我们会正式传唤林女士录口供,在那之前你可以和她谈。但请记住,不要打草惊蛇,也不要透露太多调查细节。”

顾明远回到家,发现林晓雨正在阳台上发呆。夕阳的余晖洒在她身上,让她看起来异常脆弱。

“晓雨,”他轻声唤道,“我们能谈谈吗?”

林晓雨转过头,眼神依旧冰冷,“有什么好谈的?”

“关于车祸,关于孩子们,关于这五年来的一切。”

“都是你的错,还有什么好说的?”

顾明远深吸一口气,“警方重新调查了车祸,发现了新的证据。明天他们会找你问话。”

林晓雨的脸色突然变得煞白,“什么证据?”

“你真的恨我吗?”顾明远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了一个看似无关的问题,“这五年你对我的冷漠和仇恨,都是真的吗?”

林晓雨的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你害死了我的孩子,我恨你到骨子里,这有什么奇怪的?”

“那霍明呢?你恨他吗?”

听到这个名字,林晓雨的表情明显变了,她的手紧紧抓住阳台的栏杆,指节发白,“你调查我?”

顾明远走近她,低声说:“明天,一切都会真相大白。”

就在这一刻,林晓雨的手机响了。她看了一眼来电显示,脸色刹那间变得煞白。顾明远也瞥见了屏幕上的名字——陈梦竹。林晓雨拒接了电话,但随即收到了一条短信。当她点开阅读时,整个人都僵住了,手机从指间滑落,摔在地上。顾明远捡起手机,看到短信内容:“警方已经逮捕霍明,他全都招了。你自己看着办。”这条信息仿佛一颗重磅炸弹,在顾明远的世界中轰然爆炸。他看着妻子惊恐的表情,心如刀绞——难道她真的参与了杀害自己与孩子的阴谋?

06

第二天一早,警方传唤了林晓雨。顾明远陪同她一起去了警局,一路上两人都没有说话。直到进入警局大门,林晓雨才打破沉默:“无论他们告诉你什么,记住,事情并不是表面看起来的那样。”

顾明远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只能点点头。

在询问室里,警官放出了一段录音,是霍明的口供:“是陈梦竹找到我,说要帮林晓雨摆脱一段不幸福的婚姻。她给了我五十万,让我破坏顾明远的车辆刹车系统。计划是在他独自驾车时制造意外,但我不知道那天全家人都在车里。事后我吓坏了,陈梦竹的丈夫安排我出国,还警告我永远不要回来。”

林晓雨听完录音,脸色惨白,双手颤抖着捂住了嘴。

“林女士,”警官严肃地说,“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陈梦竹的丈夫给霍明的钱是从一个与您有关联的账户转出的。您对此有什么解释?”

林晓雨摇摇头,眼中满是不可置信,“不可能,我从没有...我怎么会...”

“我们还发现您在事发前两天去过修车铺,就是霍明操作您丈夫车辆的那家。您否认吗?”

林晓雨的眼泪夺眶而出,“我是去送车的,陈梦竹说我的车需要保养,她认识那家店的老板...我不知道他们对明远的车做了什么!”

顾明远看着崩溃的妻子,心中充满了矛盾的情感。一方面,证据似乎都指向她是共谋;另一方面,她现在的反应又让他不得不怀疑她是否真的知情。

警方接着出示了更多证据,包括陈梦竹与林晓雨的通话记录,以及陈梦竹手写的计划书。但随着调查深入,一个意外的发现让所有人震惊。

那份计划书的笔迹虽然乍看像是陈梦竹的,但经过专业鉴定,确认是模仿的。更关键的是,警方在林晓雨的手机中发现了被删除的短信,证明陈梦竹曾多次骗她去修车铺,谎称要给她的车做保养,但实际是为了让她成为不知情的“共犯”。

真相开始变得清晰:陈梦竹利用林晓雨与霍明的过往关系,密谋杀害顾明远。她故意让林晓雨成为计划的一部分,既可以转移嫌疑,又能在事后操控她。

“可是为什么?”顾明远困惑地问,“陈梦竹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个问题的答案来自于一位意想不到的人——林晓雨的母亲。当警方询问她时,她透露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陈梦竹一直暗恋顾明远,从大学时代就开始了。当年林晓雨和顾明远相恋后,她表面上祝福,私下却嫉妒成狂。后来她嫁给了杨威,但那只是一场利益婚姻。她从未放弃过对顾明远的执念。”

更令人震惊的是,警方在陈梦竹家中发现了大量关于顾明远的照片和资料,甚至还有一本日记,详细记录了她对顾明远的痴迷和对林晓雨的嫉恨。

“如果我不能得到他,谁也别想得到。”日记的最后一页这样写道。

当所有的证据呈现在林晓雨面前时,她完全崩溃了。她终于明白,这五年来她一直恨错了人。她不仅失去了孩子,还失去了丈夫的爱和信任,而这一切都是她最信任的闺蜜一手策划的。

“我对不起你们...”林晓雨瘫坐在地上,泪流满面,“嘉宁,子轩,还有你,明远...都是我的错,如果我没有让梦竹接近我们家,如果我更警惕一些...”

顾明远走到她身边,蹲下来握住她的手,“不是你的错。”

林晓雨摇着头,泪如雨下,“我这五年一直恨你,把所有痛苦都发泄在你身上。你明明也失去了孩子,也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可我视而不见,还那样对你...”

“我理解。”顾明远轻声说。

林晓雨抬起泪眼看着他,“你怎么能理解?我间接害死了我们的孩子,又惩罚了你五年。你应该恨我才对!”

“因为我爱你,从始至终都是。”

07

陈梦竹和霍明因谋杀罪被逮捕,赵俊杰因渎职和受贿同样面临法律制裁。杨威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谋杀计划,但因为协助包庇和威胁警方,也被判处了有期徒刑。

案件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媒体争相报道这个扭曲的三角关系和令人发指的复仇计划。

对顾明远和林晓雨来说,真相虽然残酷,但至少结束了长达五年的误会和隔阂。林晓雨不再恨丈夫,但她开始更深地恨自己。

“我不配得到你的原谅,”她对顾明远说,“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你,面对自己,面对这一切...”

一周后,顾明远醒来发现林晓雨不见了。她留下了一封信,信中说她需要时间独处,整理思绪,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

顾明远尊重她的选择,没有去找她。他相信如果缘分未尽,他们终会重逢。

五年后的一天,顾明远收到了一个从偏远山区寄来的包裹。打开后,他发现里面是一本精美的画集,记录着两个与嘉宁和子轩极为相似的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瞬间:第一天上学,第一次骑自行车,十岁生日的场景...每一幅画都充满了温情和细节,仿佛这些事情真的发生过一样。

画作的署名只有一个简单的“雨”字。

顾明远立刻联系了邮递员,询问寄件人的情况。得知包裹来自一个叫石湾的小山村后,他买了最早的车票前往那里。

村子很小,几乎所有人都认识彼此。当顾明远问起一位独居的女画家时,村民的表情变得黯淡。

“她上个月走了,”一位老妇人说,“静静地走的,走之前把所有画都整理好,装进一个包裹寄了出去,应该就是给你的吧?”

顾明远的心一沉,“她...走了是什么意思?”

老妇人指了指村外的山坡,“就在那里,她自己选的地方。临走前说那里能看到最美的日出。”

那是一座新坟,简单而整洁。坟前插着几支野花,在山风中轻轻摇曳。

守墓的老人告诉顾明远,林晓雨来到村子已经三年了,独自住在山脚下的小屋里,很少与人交流,整日画画。村里人都以为她只是一个追求宁静的画家,直到她去世后才知道她的过往。

“她留下了一些东西,说如果有人来找她,就交给那个人。”老人递给顾明远一个小盒子。

盒子里有一本日记,记录了林晓雨这些年的心路历程。她写道自己无法原谅自己,无法面对顾明远的宽容和爱,更无法接受失去孩子的事实。于是她创造了一个幻想中的世界,在那里,嘉宁和子轩还活着,快乐地成长,而她用画笔记录着这个虚幻的“生活”。

“这是我的救赎,也是我的惩罚,”日记最后一页写道,“当画集完成的那一天,就是我可以放下一切的时候。明远,如果你看到这些文字,请记住,我爱你,也爱我们的孩子,从未改变。对不起,对不起我这五年对你的伤害,对不起我没有保护好孩子们。希望来生,我们还能相遇,没有仇恨,没有痛苦,只有简单的幸福。”

顾明远在妻子的坟前静坐了很久,看着太阳慢慢西沉。他轻抚着画集,喃喃自语:“我们终究都是这场悲剧的受害者,没有谁比谁更有罪。”

回到城里后,顾明远辞去了建筑公司的工作,创办了一家为失去亲人的家庭提供心理辅导的机构。他把林晓雨的画集印制成书,所得款项全部用于帮助那些像他们一样遭受丧亲之痛的家庭。

在机构的墙上,挂着林晓雨最后一幅画——一家四口手牵手站在阳光下,背景是一座房子,门口种着向日葵。他们的脸上带着温暖的笑容,就像曾经那个完整幸福的家一样。

有时候,当夜深人静,顾明远会对着这幅画说话,仿佛林晓雨和孩子们还在那里聆听。他会讲述当天遇到的人和事,会分享自己的喜悦和困惑,会说“我想你们了”。

而每当有新的家庭来到机构寻求帮助时,顾明远总会说同一句话:“痛苦会过去,爱永远存在。但请记住,误解和仇恨只会带来更深的伤害。真相有时残酷,却是疗愈的开始。”

他知道,这既是对来访者说的,也是对自己说的。因为只有面对真相,接受过去,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平静。

而林晓雨的画和文字,成了他余生最珍贵的陪伴和慰藉。

来源:清风唏嘘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