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彩云退休前,是纺织厂的一名普通工人。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二十五年的车间工作就结束了。退休仪式很简单,厂长说了几句场面话,发了一块写着”光荣退休”的小牌匾,然后递给她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一盒月饼和一瓶茅台。
张彩云退休前,是纺织厂的一名普通工人。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二十五年的车间工作就结束了。退休仪式很简单,厂长说了几句场面话,发了一块写着”光荣退休”的小牌匾,然后递给她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一盒月饼和一瓶茅台。
“好好享受退休生活吧,张师傅。”厂长拍拍她的肩膀。张彩云笑了笑,想说些什么,但最后只说了声”谢谢”。那块小牌匾现在放在她家电视机旁边的柜子上,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什么装饰品。牌匾下面压着几张水电费单,边角已经有些卷起来了。
张彩云住在东风社区5号楼,一个建于90年代的老旧小区。楼门口的单元门锁早就坏了,门框歪了,关不严,居民们用一块砖头抵着,进出时还得弯腰。每到下雨天,雨水顺着楼道的墙壁往下流,墙面上留下一道道黄褐色的痕迹,像是一幅抽象画。
退休后的前三个月,张彩云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看看电视,偶尔下楼买菜,日子过得浑浑噩噩。直到有一天,她在菜市场看到一位老人在卖花。
“这是什么花?好香啊。”张彩云问道。
“茉莉花,十块钱一盆,便宜。”老人说。
张彩云买了一盆,捧着它走回家,小心翼翼地,生怕碰坏了花瓣。这是她退休后买的第一样不是必需品的东西。
她把茉莉花放在阳台上,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给它浇水。渐渐地,茉莉花开了,白色的花朵在绿叶间若隐若现,香气溢满了整个阳台。
“真好闻啊。”张彩云自言自语道。她突然想到,如果能有更多这样的花,那该多好。
于是,她开始频繁光顾菜市场的花摊,买回各种各样的花:玫瑰、月季、小雏菊、长寿花、吊兰、绿萝…她的阳台渐渐变成了一个小花园,花盆从地上一直摆到窗台,甚至连阳台的栏杆上都挂着花篮。
为了让花长得更好,她在网上搜索各种养花技巧,学会了如何给不同的花施肥、修剪。有一次,她在网上看到可以用废弃的矿泉水瓶做简易花盆,于是她开始在小区里收集废弃的塑料瓶,回家洗干净后,剪开做成各种形状的花盆。
她的阳台越来越热闹,五颜六色的花,大大小小的自制花盆,还有各种工具、肥料袋子散落在地上。她在花丛中忙碌着,修剪枝叶,松土施肥,完全忘记了时间。
“嘿,老张,你这是要开花店啊?”楼下的李大爷仰头冲她喊。
张彩云笑着回应:“那哪行啊,就是喜欢。”
不过,并不是所有邻居都像李大爷这样善意调侃。有些邻居开始抱怨她的阳台太”乱”了,破坏了小区的整体美观。
“你看看,那些塑料瓶子,五颜六色的,太难看了。”
“而且她在阳台上弄那么多土,浇水时水都流到楼下去了。”
“前两天我晾的白衬衫上全是土,肯定是她那弄的。”
这些话传到张彩云耳朵里,她有些难过,但更多的是不解。花不是很美吗?为什么会有人不喜欢呢?
一天,物业的赵主任来敲她的门。
“张大姐,最近有业主反映你的阳台存在安全隐患和卫生问题…”
张彩云请赵主任进屋,给他倒了杯茶。茶几上的杯子有些旧了,边缘有一道小裂痕,但她还是把它作为待客用的最好杯子。
“赵主任,我养这些花没有影响到别人吧?”张彩云问。
赵主任看了看阳台,确实有些杂乱。盆栽太多,有些已经超出了阳台的范围,伸到了外面。地上铺着报纸,沾满了泥土和水渍。角落里堆着各种塑料瓶、剪刀、小铲子。
“张大姐,你看,你这些花盆挂在栏杆外面,万一掉下去砸到人怎么办?还有你浇水时,水流到楼下,业主们都有意见。”
张彩云低着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那我以后注意点,栏杆外面的花盆我收回来,浇水的时候也会小心。”
赵主任点点头,又补充道:“还有就是这些塑料瓶子,看着确实有点…呃,不太美观。能不能换成正规的花盆?”
“这些都是我自己做的,很结实的。”张彩云摸了摸她刚做好的一个黄色的花盆,上面还画了些图案,“再说了,买那么多花盆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赵主任叹了口气,知道这事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只好先离开了。但是,关于张彩云阳台的抱怨并没有因此减少。
特别是住在张彩云楼下的王丽,几乎每天都要上来敲门投诉:“张大姐,您能不能控制一下浇水量?我家阳台又湿了。”
或者:“张大姐,您的花盆里掉了很多虫子到我家来了。”
还有:“张大姐,您那些花的气味太浓了,我闺女过敏,你能不能…”
张彩云一次次道歉,一次次承诺改进,但她对花的热爱丝毫没有减退。她只是更加小心地照料它们,尽量不让它们”打扰”到邻居。
有时候,她会对着花自言自语:“你们是不是太多了?太闹腾了?但是我舍不得扔掉你们中的任何一个。”
她的儿子周末回来看她,看到阳台的情况,也劝她:“妈,你真的养太多花了,要不送一些给别人吧?”
张彩云摇头,执拗地像个孩子:“我喜欢它们,它们都是有生命的。”
儿子无奈,只好帮她把阳台收拾得更整齐一些,还买了几个正规的花盆,替换掉一些看起来最”寒碜”的自制花盆。
“妈,你把这些旧的矿泉水瓶扔了吧,我给你买了新花盆了。”儿子说着,已经动手收拾起那些自制花盆。
“别扔!”张彩云急忙阻止,“这个是我第一个做的,这个是用你喝剩的饮料瓶做的,我记得你小时候特别喜欢喝这个饮料…”
儿子停下来,看着母亲眼中闪烁的光,突然明白了什么。他不再坚持,只是帮母亲把阳台收拾得更整洁一些。
几个月后,张彩云的阳台已经成了小区里的一个”奇观”。过路的人都会抬头看一眼那个五彩缤纷的阳台。有些人表示欣赏,更多的人则摇头叹息,尤其是住在同一栋楼的邻居们。
“那个老太太真是的,物业都说了多少次了,还是那样。”
“养花就养花,非要搞得那么花里胡哨的。”
“听说她是退休工人,没什么文化,审美就是这样。”
这些议论并没有传到张彩云耳中,她依旧每天沉浸在她的花世界里。她会和花说话,把退休前在工厂里的事情,把儿子小时候的趣事,把她对生活的感悟,都一一讲给花听。
“你们知道吗,我从来没想过退休后的生活会这么充实。”她一边给月季松土,一边说,“以前在厂里,每天都是一样的工作,现在每天都有新发现。昨天隔壁李大爷的孙子来玩,说我这里比花店还好看呢。”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打破了这平静又有些尴尬的局面。
那天,天气预报说会有暴雨,张彩云早早地把阳台上能搬进屋的花都搬了进来,剩下的则用塑料布盖好。她刚刚忙完,雨就倾盆而下。
雨下得极大,雷声轰隆,闪电划破天空。张彩云站在窗前,担心地看着那些无法搬进来的花。突然,一个更大的闪电照亮了天空,随后是一声震耳欲聋的雷声。
“啪”的一声,整栋楼的电都断了。
张彩云在黑暗中摸索着找到手电筒,正准备去检查电闸,就听到有人敲门。
“谁啊?”她问。
“张大姐,我,王丽。”是楼下那个总是投诉她的邻居。
张彩云打开门,看见王丽站在门口,手里提着一个水桶,水桶里装满了水。
“我家阳台漏水了,应该是排水管堵了。”王丽说,声音里带着一丝慌张,“你们家情况怎么样?”
“我刚要去看呢。”张彩云拿着手电筒,和王丽一起走向阳台。
打开阳台门的一瞬间,两人都惊呆了。雨水已经漫过了阳台的地面,正往屋内流。而更糟糕的是,阳台排水口处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瀑布”,水从这里直接流向楼下。
“完了,这下楼下肯定全淹了。”王丽说。
就在这时,又有人敲门。张彩云赶紧去开门,发现是住在三楼的刘奶奶和她孙子。
“张大姐,我家也漏水了,好像是从你家流下来的。”刘奶奶说。
紧接着,二楼的李大爷也来了,然后是一楼的赵主任。很快,张彩云的家里挤满了邻居,都是来反映漏水情况的。
“一定是张大姐阳台的排水口堵住了。”有人说。
“肯定是她那些花的枝叶堵住了管道。”另一个人附和。
面对邻居们的指责,张彩云手足无措。她确实每天都会清理阳台的排水口,但可能今天的雨太大了,或者有什么疏忽…
“对不起,对不起…”她不停地道歉,“我马上去疏通排水口。”
她拿着手电筒,冒着大雨,艰难地清理着阳台排水口。雨水打在她脸上,混合着汗水,沿着脸颊流下。她的衣服全湿透了,但她丝毫不在意。
几个年轻人看不下去了,上前帮忙。他们一起清理排水口,很快发现了问题所在。
“这里有一块塑料卡住了。”一个年轻人说,从排水口里拔出一块塑料片,“不是树叶或者花枝。”
张彩云接过那块塑料,仔细一看,是一片包装袋的碎片,上面还印着某品牌方便面的标志。这肯定不是从她的花盆里来的。
排水口疏通后,水开始顺利地流走。但是楼下的几户人家已经被水浸泡了一片。邻居们开始商量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关键是现在电也断了,抽水机用不了。”赵主任说。
“我们只能用水桶一点点舀水了。”李大爷说。
就这样,大家分成几组,有的负责从楼上往下传水桶,有的负责往外倒水。一开始,气氛有些紧张,尤其是那些曾经对张彩云的花园颇有微词的邻居。但随着工作的进行,大家渐渐忘记了之前的矛盾,只专注于眼前的任务。
“张大姐,你去换身干衣服吧,别着凉了。”王丽突然对张彩云说。
张彩云摇摇头:“没事,先把水弄干净要紧。”
“是啊,张奶奶,您先休息一下。”刘奶奶的孙子也劝道。
但张彩云坚持和大家一起工作。她比任何人都卖力,似乎想通过这种方式弥补因为她的花园而可能给邻居们带来的麻烦。
忙碌中,天色渐渐亮了起来,雨也小了许多。电力公司的工作人员来修复了电力,抽水机也能用了,情况逐渐好转。
早上九点多,当一切终于恢复正常,邻居们都累得瘫在各自家里的椅子上时,张彩云却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到阳台,开始清理被雨水打落的花瓣和树叶。
“阿姨,别收拾了,先休息吧。”一个年轻人从门口探进头来,是昨晚帮忙的小伙子之一。
“小吴啊,进来坐。”张彩云招呼道,“我给你泡杯茶。”
小吴走进来,好奇地打量着屋内。除了阳台,张彩云的家里其实很整洁,每样东西都有固定的位置。墙上挂着儿子的大学毕业照,书架上摆着几本园艺书籍,旁边是她的”光荣退休”牌匾。
“阿姨,您养的花真多啊。”小吴说。
“嗯,现在少了几盆,被雨打垮了。”张彩云有些惋惜地说。
“很漂亮,我妈妈也喜欢养花,但没有您养得这么好。”
张彩云端来两杯茶,一杯给小吴,一杯自己喝。茶是普通的绿茶,但泡得刚刚好,香气四溢。
“你妈妈喜欢什么花?我可以送她一盆。”
小吴有些惊讶:“真的吗?我妈喜欢玫瑰,但老是养不好。”
“玫瑰啊,我这儿有几盆,长得不错。你等等,我给你拿一盆。”
小吴连忙感谢,并说会让妈妈亲自来谢谢她。
就这样,张彩云一天内陆续迎来了几位邻居,都是来感谢她昨晚的帮忙。每个人来,她都热情地招待,还会主动提出送花。
“李大爷,你看这盆长寿花,送给你,很好养的。”
“王丽,你女儿不是对花粉过敏吗?这盆绿萝没有花粉,很安全。”
“刘奶奶,您带这盆小雏菊回去吧,很漂亮的。”
邻居们都很感动,接受了她的礼物。而更让张彩云感动的是,几天后,王丽主动上门,给她送来一个崭新的花架。
“张大姐,这个花架可以把花盆整齐地摆放,这样看起来会更整洁一些。”王丽说。
赵主任也来了,带来了几袋专业的园艺土:“张大姐,用这个土,花会长得更好,而且不会有异味。”
甚至连物业公司也派人来帮她重新设计了阳台的排水系统,确保以后下雨时不会再发生堵塞。
最让张彩云惊喜的是,几个年轻人主动提出要帮她建一个小型”空中花园”。他们用环保材料,按照合理的设计,把张彩云的阳台变成了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花园。
“张奶奶,您看,这样每盆花都有自己的位置,浇水时也不会弄湿楼下了。”小吴指着他们设计的自动排水系统,自豪地说。
张彩云站在焕然一新的阳台上,看着那些被精心摆放的花,突然有些哽咽。她想起了在纺织厂工作的那些年,总是一个人默默干活,很少有人注意到她。退休后,她以为生活会更加孤独,但这些花,还有这些邻居,给了她意想不到的温暖。
“谢谢你们,真的谢谢。”她说,声音有些颤抖。
从那以后,张彩云的阳台成了小区的一道风景。邻居们不再抱怨,反而经常上门请教养花的技巧。张彩云也变得更加开朗,她开始主动参加小区的各种活动,还在物业的支持下,在小区空地上开辟了一个小花园,教其他居民如何种花养草。
而那场大雨,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不再是一场灾难,而是一个让邻里关系变得更加和谐的契机。
有时候,张彩云站在阳台上,看着楼下小区的景象,会想:生活就像养花一样,需要耐心和爱,偶尔会有风雨,但只要坚持,总能等到花开的那一天。
今天,她的茉莉花又开了,白色的花朵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她轻轻抚摸着花瓣,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来源:彩虹泡泡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