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济南高新区劝学里小学四年级1班的教室飘起阵阵墨香。学生家长李欣阳爸爸化身“书法导师”,以“永字八法”为引,带领孩子们走进汉字书写的奇妙世界,用笔墨搭建起家校共育与文化传承的桥梁。
2024年,济南高新区提出了“三引导”的精神,在这个精神的指导下,全体学校行动起来,将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紧密连接起来,共同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近日,济南高新区劝学里小学四年级1班的教室飘起阵阵墨香。学生家长李欣阳爸爸化身“书法导师”,以“永字八法”为引,带领孩子们走进汉字书写的奇妙世界,用笔墨搭建起家校共育与文化传承的桥梁。
课堂上,李欣阳爸爸铺展宣纸,以“永”字为例详解“侧(点)、勒(横)、努(竖)”等八种笔法,将“点如高峰坠石,横若千里阵云”等传统书论转化为生动比喻。孩子们紧握笔,反复练习,从最初的生涩运笔到逐渐掌握“中锋行笔”的节奏,不少人惊喜地发现:“原来每个笔画都有‘脾气’,写好字要像做人一样沉稳!”
近日,济南高新区劝学里小学的家长课堂上,三年级一班王熙卿妈妈杜宇执中阮而来,为孩子们开启了一场穿越千年的音乐之旅。
课堂伊始,杜宇以敦煌莫高窟第220窟的阮咸飞天壁画为引,讲述中阮的前世今生——从秦汉时期的“秦琵琶”,到唐代因阮咸弹奏而得名的传奇,再到现代民族乐团中的"声韵担当"。当投影亮起古画《调琴啜茗图》时,孩子们惊叹道:“原来唐朝小姐姐也在弹中阮!”
最令人难忘的是师生合奏时刻。杜宇邀请李谦牧同学持拨片共奏《粉刷匠》。当童声哼唱遇上中阮明快的节奏,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让教室充满欢声笑语。随后的《丝路驼铃》选段,杜宇轮指如雨,扫弦生风,孩子们随着韵律晃动身体,仿佛看见大漠孤烟下的驼队蜿蜒。
学校校长杨其山说,利用家长资源,可以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知识,邀请家长走入课堂,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不断提升。
与杨其山有同样想法的,还有济南高新区御山台学校校长李永军。近日,他邀请一年级1班刘家昇的妈妈李美杰走进校园,结合她经常出差去到的卡塔尔这个国家的真实体验,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精彩纷呈的“沙漠与海洋的奇妙国——卡塔尔”主题课程。
课程伊始,李美杰为每位同学发放了世界地图,一场有趣的“寻宝”游戏就此展开。“同学们,找找卡塔尔在哪里呀?”在老师亲切的引导下,同学们纷纷化身小探险家,在地图上仔细搜寻。找到卡塔尔位置的同学兴奋不已,不仅收获了知识,还得到了精美的卡塔尔冰箱贴作为奖励,现场气氛热烈而欢快。
同学们跟着李美杰学起了阿拉伯语问候。卡塔尔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但英语也广泛使用。简单的问候语、有趣的词汇,同学们学得有模有样,欢声笑语回荡在教室。
同样,学校也积极引入社会资源,为学生扩展视野。近日,学校的孩子们在专业水业人士的帮助下,进行了一场关于“水”知识的学习。通过专业人士的讲解,孩子们了解了水处理、灌装、包装的全流程。了解现在喝到的每一滴水,是经过水长工人石英砂过滤、臭氧杀菌、精密膜过滤等12道工序,最终灌装入瓶抵达千家万户。
李永军认为,通过系列活动,不仅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文化、科技的窗口,还激发了学生们好学的求知欲。
记者:李鹏 编辑:吕冰 校对:汤琪
来源:济南时报-新黄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