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中法院:铺路搭台压担,推动新时代青年干警成长成才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3 18:16 2

摘要:青年干警是司法事业的生力军,是法治建设的未来。近年来,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法院着眼司法队伍可持续发展,创新“铺路搭台压担”培养体系,通过党建引领铸魂、“青蓝结对”育才、学习沙龙强基、案例淬炼出彩,‌构建全链条人才成长生态,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青年人

青年干警是司法事业的生力军,是法治建设的未来。近年来,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法院着眼司法队伍可持续发展,创新“铺路搭台压担”培养体系,通过党建引领铸魂、“青蓝结对”育才、学习沙龙强基、案例淬炼出彩,‌构建全链条人才成长生态,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青年人才培养环境,让青年干警在基层沃土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为新时代法院工作注入鲜活动能。

在庄严肃穆的党建文化长廊和院史馆,青年干警们在讲解员的引领下“重走法治路”。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滚动播放的“老领导访谈录”,荣誉墙上的一行行名字,都在记录着历代市中区法院人砥砺奋进、薪火相传的峥嵘历程,这种跨越时空的直观体验,让青年干警们深切体悟到“法槌虽小重千钧”的责任担当,使“司法为民”的初心使命转化为可触摸的精神坐标。

“我们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青年干警的政治教育纳入党建重点工作清单,紧扣‘五四’‘七一’‘12.4国家宪法日’等节点,组织青年干警到院史展厅和党建文化墙重温法院光辉历史、学习法治文化精神。在院史展厅设置荣誉墙和星级党员风采展示专区,动态亮优亮先,让有成绩、有贡献的青年干警在院史中留下光辉印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市中区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许敏表示。

在孟庄法庭办公室,刚结束庭审的青年法官刘飞正与结对导师种法亮复盘案件。这对师徒是市中区法院“青蓝结对工程”的典型代表。去年刚入额的青年法官刘飞,通过双向选择与从业25年的四级高级法官种法亮结成对子。每周五下午的“导师门诊日”,种法亮都会针对法律适用、庭审驾驭等实务问题开展“手把手”教学,帮助刘飞快速提升业务能力。今年以来,已有12对这样的“师徒组合”活跃在审判一线,新入额法官人均结案数同比提升25%。

“我们突破传统‘大水漫灌’式培养,实施‘组织安排+双向选择’的‘青蓝结对’项目。安排资深党员做思想导师,同时让青年干警按专业自选业务导师,聚焦新法官与新入职干警的思想引导、日常辅导、能力提升及成效评估四环节,助力新人快速成长。”市中区法院政治部主要负责人解晓说。

在法院会议室,青年干警们正围坐在一起,就“以务实担当作风推动工作全面进步”为议题进行观点交锋。作为每月开展两次的常态化机制,“青年理论学习暨学术沙龙”活动已形成“议题思考+发散辨析+实务转化”的标准化流程。通过“每日线上打卡+双周主题研讨+季度成果孵化”的“一二一”学习模式,40岁以下干警组成8个学习小组,将政治学习与业务精进深度融合。正是这些思想碰撞的火花,照亮了青年干警们从“就案办案”到“案结事了”的进阶之路。目前,交流学习的干警人数已突破300人次,表现优异的青年干警受邀到中院进行了分享和探讨。

“参与青年沙龙,让我对司法工作的时代使命有了更加立体的认知。活动中对议题的思考,和大家的研讨交流,不仅让我打开思维,拓宽眼界,提升能力,也让我深刻意识到,司法工作者不仅要成为法律条文的解读者,更要在每份裁判文书背后找到司法温度与司法公正的平衡点,感受到‘国之大者’的责任担当。”市中区法院法官助理王洪铎坦言。

民二庭办公室内,法官助理宋鸽正在研判往年关于二手车市场的案例。通过“老带新”培养引导和专项调研培训,她系统梳理了近三年二手车交易案例,实地调研锁定二手车市场存在的“车况信息不透明”等核心问题,创新提出完善二手车行业中立评估机制,并配套参与制定《关于二手车市场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获得区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在参与起草二手车市场司法保障意见时,我们实地走访了12家车商、20名消费者,综合分析了176份判决,发现30%的纠纷源自产权瑕疵告知不规范。自我们提出建立‘中立评估专家库’等措施后,相关案件举证难度降低,大大缩短了诉讼周期,区委领导的批示既是对主动司法治理成效的肯定,更激励我们将‘个案智慧’转化为‘治理良方’。”宋鸽深有体会。

宋鸽的实践并非孤例。立案庭于洋通过《非道路交通事故赔偿问题研究》推动类案裁判标准化,被省法院评为优秀咨询答疑,审管办张恒撰写的“人案相适阅核模型”被中院工作简报转发推广……在各自岗位上,青年干警们共同诠释着“审判实践-理论提炼-机制创新”的成长路径。

“我们坚持‘赛场选马’理念,每季度组织一期‘岗位练兵’,将新入职干警全部纳入‘一线砺兵’计划,在一线岗位接受历练。比如,到立案窗口的干警必须掌握常见案由识别技巧,到执行局的干警需独立完成财产查控全流程操作。在‘司法精品’培育战略中,明确要求青年干警的调研成果必须紧扣审判实践痛点。通过压担子、交任务,目前已有9名青年干警在国家级、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典型案例、经验做法等24篇。” 市中区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满孝斌总结道。

从青涩学子到办案能手,从书斋理论到司法实践,市中区法院通过铺就成长快车道、搭建展示大舞台、压实成才千斤担,让青年干警在司法为民的广阔天地中实现人生价值。未来,市中区法院将继续完善“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让更多青年才俊在法治中国建设中书写青春华章。

来源:齐鲁晚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