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深圳“每周半天计划”解锁跨学科多元教学新境界

B站影视 2024-12-24 08:05 3

摘要:继年初启动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之后,2024年秋,深圳市教育局再次推出“每周半天计划”创新举措。即在不减少学科课时的前提下,针对3-5年级(部分学校扩展到初中)的学生,调整教学方式和场景,每隔一周安排半天校外课和半天阅读课。单双周轮换,半天校外探索,半天沉浸

华中师大龙岗附中(集团)平湖实验学校、崇真学校“笃行实践课程”,学生前往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百草园认识中草药材。

南外(集团)沙河小学学子来到华侨城湿地公园开展研学探究。

继年初启动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之后,2024年秋,深圳市教育局再次推出“每周半天计划”创新举措。即在不减少学科课时的前提下,针对3-5年级(部分学校扩展到初中)的学生,调整教学方式和场景,每隔一周安排半天校外课和半天阅读课。单双周轮换,半天校外探索,半天沉浸阅读。本学期即将结束,试点学校的“每周半天计划”进行得怎么样?有哪些经验和难点?记者进行了探访——

超越书本 拓宽认知边界

“每周半天计划”倡导把世界当成教材,让学生走出教室去阅读、去实践,变换的不止是“教学场景”更是“教育理念”和“教育生态”。

近日,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沙河小学四年级学子来到小沙枣东江环保科普基地开展校外综合实践。听工作人员讲解了工业垃圾分类和处理过程,曹可同学在研学日记上写下:“每一种垃圾都有自己的‘归宿’,我们应该好好对待它们。”最让孩子们开心的是垃圾分类小游戏和小组自由探究环节。林淇同学所在小组决定一起研究“废旧电池处理”:“我们在基地里寻找相关信息、询问工作人员、查看展板,最终梳理得知‘如何通过先进技术提取电池中的有用物质、减少污染、实现资源再利用’,大家都很有收获。”

开展“每周半天计划”以来,沙小的“小沙枣们”已经逐渐成长为探究多面手,华侨城湿地公园里的“湿地小侦探”、高发社区综合服务大楼里的“小茶艺师”、南山垃圾分类科普体验馆里的“小环保家”、Ole低碳实验店里的“小小生活家”……他们奔赴校园之外的广阔天地,在世界大舞台上展现出别样的成长姿态和思想风采。

沙河小学校长张旭表示,在新课改浪潮中,深圳推出的“每周半天计划”如同一股清流,不仅打破了教室、校园的物理界限,更让孩子们打开通往广阔世界的全新窗口,认知视野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每周半天的“校内阅读模块”和“校外实践模块”能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他们成为终身学习者。

无缝衔接 深化跨界融合

新课程方案要求,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开展综合性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如何开展“跨学科”也成了近年来学校力推新课改、落实“双减”的重要抓手之一,而“每周半天计划”犹如一剂催化剂,让“跨学科”有了自由生长的场域。

平湖实验学校、崇真学校今年8月挂牌成为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集团)的紧密型成员校,“跨校联动”为“每周半天计划”提供了一个新范式,并系统构建出知行合一的“博学阅读课程”及“笃行实践课程”。“博学阅读课程”中,学生在《冰箱里飞出来的诺贝尔奖》系列少儿科普丛书作者柠檬夸克带领下,采取“阅读+科学”多学科融合方式,踏上物理、化学、生理医学的神奇阅读之旅;深圳市少儿图书馆馆长宋卫也受邀走进校园,引领学生们在阅读中“‘刊’见大千世界”。

在“笃行实践课程”中,学生们走进深大附属华南医院、刘永忠登山工作室、甘坑客家文化小镇等,以沉浸式、体验式、探究式的研学方式,在“社会大百科”群书中汲取知识和智慧。从深圳市百师园非遗博物馆研学归来,平湖实验学校四(4)班沈静姝感叹,“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和自己亲眼见到的感受是不同的。佛山石湾陶塑制作技艺具有深厚历史和独特艺术风格,它和广绣都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

创新驱动 行稳方能致远

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记者从试点学校了解到,尽管本学期的推进速度与课程质量都可圈可点,但是,“每周半天计划”在课程开发、资源整合、教学评价等实施层面仍面临不少挑战。

南外(集团)沙河小学副校长徐健介绍,为保障“每周半天计划”得以顺利实施,将“世界作课堂”的理念转化为每个孩子都能受益的教育实践,学校面临两个关键任务。第一,如何系统化地开发课程。以校外实践课程模块为例,学校尝试制作了南山区场所资源图谱,建立分类数据库;结合不同学科开发主题课程、设置实践单元;设计活动模板,形成了标准化流程和工具。三项保障工作既能减轻老师压力,也能推动课程高质量实施。第二,建立“321”科学评价体系,通过“教学评一体”实现课程闭环管理,在知识获得、能力提升、态度养成“三个维度”,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两类方法”,形成可推广的评价标准“一个总目标”的指引下,让教与学有的放矢,紧紧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立德树人的核心育人目标开展课程建设,避免在开放的空间和课程范式中,师生走弯路、做无用功。

“课程资源的挖掘是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平湖实验学校教学处副主任沈汉丽介绍,学校深度挖掘周边资源、联动社会力量,多方合作,形成了开门办学、校内外联动的良好局面,也盘活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例如,在“博学阅读课程”中,学校依托市少儿图书馆、华中师大数字图书馆、龙岗区各级各类图书馆的优质阅读资源,通过作家进校园、期刊阅读、阅读推广、阅读文创等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了全学科阅读,以“1+N+X”即“学生共读一本、自主阅读N本、X位名师引读”的阅读形式,打造出启发性与引导性相结合的跨学科融合课程。

平湖实验学校校长蔡江彭介绍,学校在“每周半天计划”课程教学中,聚焦“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每一次活动,学校都会精心设计实践学习单,确保学生能动态记录、边研边学、学有所得;通过跟进、巩固等环节,能让延伸到课外的课程有的放矢、高效严谨;最终,以课程效果的有效评价,确保教而有方、学而得法。

张旭校长告诉记者,沙河小学已着手从多个维度收集关键支撑数据,为教学创新与实践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下一步还将持续完善课程开发流程、优化资源使用效率、形成可复制的经验模式,为新课改提供更多一线实证数据。张旭坦言:“我们坚信做‘循证的教育’应该是每项教育改革行动开展的基石,也唯有如此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增强家长和社会对教育改革的信心。”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来源:深圳特区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