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吉林梨树县的黑土地上,一位扎着利落马尾的东北姑娘,用14年光阴将5人小社,打造成年产值超千万的现代化合作社,让“梨树模式”从黑土地走向国际舞台。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劳模韩凤香,这位被乡亲称为“黑土玫瑰”的80后新农人,正以科技与情怀谱写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
——全国人大代表韩凤香的逐梦路
在吉林梨树县的黑土地上,一位扎着利落马尾的东北姑娘,用14年光阴将5人小社,打造成年产值超千万的现代化合作社,让“梨树模式”从黑土地走向国际舞台。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劳模韩凤香,这位被乡亲称为“黑土玫瑰”的80后新农人,正以科技与情怀谱写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
2010年,28岁的韩凤香抵押房产、多方筹款购置30台农机,成立凤凰山农机合作社。面对“女娃种地”的质疑,她首创“双保全统”模式:保产量不低于周边、保农资不高于市场,统一种植销售。当黑土地因传统耕作日渐板结,她顶着“浪费秸秆”的非议,率先推广秸秆覆盖还田技术。三年后数据惊艳众人:土壤有机质提升20%,化肥用量降30%,亩产突破吨粮大关。如今,1.5万亩农田遍布物联网设备,卫星监测墒情、无人机精准施肥已成常态。“手机就是新农具!”韩凤香笑着展示智慧系统,节水节肥技术使亩均成本直降700元,年收粮2000万斤带动800余农户户均增收万元。
这位“吨粮女王”的野心不止于种粮。她将秸秆变饲料养牛160头,牛粪发酵成有机肥还田,构建生态闭环;创立“韩小丫”品牌,笨榨豆油、鲜食玉米通过直播间走向全国,东北话带货创下单场50万销售额;2024年农博会上,甜糯玉米礼盒被抢购一空,消费者惊叹“吃出了阳光味道”。从卖原粮到深加工,全产业链年销售额突破180万元。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韩凤香带着黑土智慧登上国际舞台。她在中俄农业论坛分享“梨树模式”,推动保护性耕作技术走向东欧;连续三年建言粮食价格改革,提出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将农资、人工成本纳入最低收购价核算体系。为培育新农人,她计划与高校研发AI培训系统:“未来农民要会开无人机、懂智能监测!”
在追逐农业强国的路上,这位女代表始终揣着暖心账本:优先吸纳25户困难家庭入社,为脱贫户发放种羊,养殖收益全归农户;逢年过节带着鲜食玉米慰问敬老院,给空巢老人包饺子。村民老张提起她便抹泪:“媳妇在加工厂年挣3万,日子真有奔头了!”
从青涩姑娘到全国劳模,韩凤香用行动重新定义新时代农民。合作社墙上“让中国饭碗盛满优质粮”的标语,恰似她写在代表日记里的誓言:“我愿做扎根黑土的种子,让乡村振兴梦想照进现实。”如今,这颗种子已长成亭亭玫瑰,在广袤田野绽放出科技兴农、产业富民的时代芬芳。
来源:记者监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