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24年秋季学期深圳市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每周半天计划”以来,深圳市食品药品科普教育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作为该计划的重要实践阵地,依托独特建设背景与资源优势,正逐步成为深圳青少年食药科普教育的“沉浸式课堂”,为深化教育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入新动能
自2024年秋季学期深圳市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每周半天计划”以来,深圳市食品药品科普教育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作为该计划的重要实践阵地,依托独特建设背景与资源优势,正逐步成为深圳青少年食药科普教育的“沉浸式课堂”,为深化教育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入新动能。
深耕“每周半天计划”构建协同育人新范式
“每周半天计划”以“校外实践课+阅读课”为载体,旨在通过跨学科探索提升学生创新思维与综合能力。基地作为这一计划的实践阵地之一,自实施以来已面向全市24所学校开展45场次食药主题科普活动,覆盖师生超2500人次,成为深圳“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典型范例。其创新实践获龙华区市场监管部门与教育部门联合发文推广,并明确将科普活动正式纳入学校综合实践课程体系,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学校参与”的科普教育新格局。
打造社会共治平台,激活食药科普新活力
作为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龙华区委、区政府共同推动的食药安全社会共治创新实践,基地历时两年建设,打造出集“科普教育、互动体验、社会共治”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自2023年正式运营以来,基地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策略,联合教育部门、公安部门、市消委会、检测技术机构等,积极策划开展“校园开放日”“禁毒+研学”“3·15消费者权益日活动”“食品安全志愿者培训”“特殊食品科普宣传”等品牌活动50余场。持续策划特色科普活动、打造品牌项目,推动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一步扩大社会共治成果。
荣誉加身成效显著,树立“深圳科普”新名片
凭借突出的教育成效与社会影响力,基地已先后获评“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食品药品科普教育基地(深圳)”“龙华区校外教育基地”等省、市、区三级认定10余项,累计线上线下服务超30万人次,逐步从专业科普场所升级为市民“网红打卡点”,成为深圳食药科普领域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未来,基地将持续深化与多部门的协同合作,以更丰富的活动形式、更生动的科普内容,为青少年提供沉浸式、互动式食药安全知识学习场景,助力“每周半天计划”走深走实,为构建食药安全社会共治新格局、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少年贡献更大力量。(张锐佳)
本文来自【中国食品报融媒体】,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