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有2.2亿人,3岁以下婴幼儿超过3000万人。照顾好“一老一小”的家庭刚需,推动家政服务产业健康发展,已是当务之急。我市家政行业现状如何?市民需求有什么变化?行业发展中有哪些问题?连日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有2.2亿人,3岁以下婴幼儿超过3000万人。照顾好“一老一小”的家庭刚需,推动家政服务产业健康发展,已是当务之急。我市家政行业现状如何?市民需求有什么变化?行业发展中有哪些问题?连日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01
家政服务竞争加剧 客户要求水涨船高
“你的年龄多大?想找什么类型的工作?”5月19日,在市区天一街上的金华巧云家政公司,小小的店面里坐了10多名阿姨,有的正与公司人员沟通求职意向,有的正在等待合适的雇主。该公司负责人巧云说,现在别墅住户是主要雇用群体,很多小客户这两年都消失了。
记者走访市区多家家政公司及劳务中介机构发现,目前家政行业正经历一场明显的客户结构调整——原本占据市场主力的中等收入家庭客户逐渐减少,家住大户型、别墅的高收入家庭成为家政服务的核心需求方。雇主的高要求与家政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形成“拉锯战”,市场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现在客户群体发生变化,比如别墅客户家里面积较大,除了工作量比一般家庭大,这些雇主对阿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事家政服务行业15年的巧云说,以前,雇主对阿姨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勤快、干净、做饭好吃”。现在,多数高收入雇主更看重阿姨的综合素质,除了烧饭好吃、勤快卫生,有的还要求阿姨会收纳整理、会烹饪简单的西餐等。15年前,家政钟点工每小时15元,如今已升至每小时35—40元;育儿嫂的月薪普遍在7500—9000元之间。劳务价格上涨的背后,是雇主的需求在持续增长。
市民陈女士和丈夫是双职工,有两个孩子。由于平时工作较忙,为了给带孩子的父母减负,她从去年9月开始聘请阿姨。
“想找到合适的家政阿姨,怎么就这么难?从去年开始,我已经换了七八个阿姨。”陈女士告诉记者,这些阿姨当中,有的是通过劳务中介找的,有的是熟人推荐的。有一个中介请来的阿姨,当时说好干28天工资7000元,双方签订了家政服务协议。然而,这名阿姨干了不到一个月就提出加薪,想从7000元涨到8000元,理由是“吃饭的人太多,家里面积大,搞卫生累”。
“如果是带孩子的育儿嫂,月工资8000元还能接受。单纯做家务,这个价格太高了。”陈女士说,除了不按照合同约定涨价,她还碰到有阿姨整天戴着耳机听小说、干活时一直刷短视频的情况,提出多次对方都没有改变,让人很无奈。
“我们的阿姨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村,年龄大多比较大,生活习惯跟城市家庭不太一样,不少阿姨还不太会烧饭,来我这里的阿姨都要干活,只有干活我才知道她们能力好不好。”巧云说,她在门店附近有套房,外地来的阿姨在这里落脚,每晚只要支付10元,吃饭也只要10元一餐;如果阿姨负责烧饭,可以免费。除了提供食宿,阿姨们还可以支付少量费用在巧云家政的厨房内跟大厨学做10道本地菜。“一些外地阿姨做的菜,口味跟本地人相差很多,吃不习惯。学习本地菜的做法,可以让阿姨多一些技能。”
来自安徽的任阿姨今年50岁,正在金华巧云家政门店等待新的工作机会。拥有近10年家政经验的她,曾在上海、杭州等地工作,26天的工资达9000元。去年,她因为儿媳妇生孩子回老家去照顾。这次重返职场,她希望能到上海、杭州这样的城市工作,原因是工资高一些,离老家也近一点。
“大城市家庭对工作要求更高。我一般去新的雇主家都要和他们聊一下,了解大概情况。”任阿姨说,家务劳作时间比较长,从早上5点多干到晚上八九点,除了身体比较累,心理承受能力也要很强。
同在店内的李阿姨是新金华人,干这行已经八九年了。“我希望找的家庭不要有老年人,因为老年人没事干会整天盯着你,而且老年人相对比较节约。”她说,喜欢到年轻人的家庭去服务。
现年50岁的赖阿姨是衢州市龙游县人。因为女儿定居金华,她在三年前来金华找工作。之前,她向某劳务中介机构支付数百元服务费后,对方承诺安排培训并推荐合适岗位。然而,她等了半个月,只得到一份日薪80元的公园除草工作。随后,她又在青春路某劳务中介机构报名。该中介让她等待一段时间,可数月过去仍没有适配岗位。即便如此,她仍需按月给中介机构缴纳管理费。
金华巧云家政店内墙上的“明码标价服务公示牌”显示,收费项目包括家政中介服务费、家政服务管理费、入户保洁钟点工服务收费。
巧云介绍,家政中介服务费是向雇主收取,家政服务管理费是向求职阿姨收取。比如:雇主找一个月薪7000元的阿姨,两个月内不满意可以不限次数换人,中介服务费按月薪20%收取,也就是1400元;6个月内换人,按月薪30%收取;12个月内换人,按月薪50%收取。影响劳务价格的因素比较多,包括晚上是否要带小孩一起睡、家里几口人吃饭、住房面积大小等。
“年龄不是核心门槛,技能才是核心竞争力。”金华市田野风家政公司工作人员朱女士说,现在的雇主要求阿姨技能全面,什么都要会。培养更多优秀的阿姨,是公司今后的工作方向。
在田野风家政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负责母婴护理培训的张老师表示,中心培训的内容涵盖不同工种,包括月嫂、育儿嫂、整理收纳师等。像月嫂,需要持有母婴护理师证。该证有初级、中级和高级之分,其中高级要培训一个星期,每天6至8课时,内容包含产妇护理、月子餐、宝宝护理等。以前从事家政服务的外地人比较多,随着观念转变,加上高薪吸引,已有越来越多的本地人加入。同时,行业变革中,中介机构的角色也在转变,从简单撮合交易,发展为提供培训、住宿等全链条服务的平台。
02
养老护理需求加大 规范和专业是趋势
“一年多来,换了好几个人,钱花了不少,却没有换来靠谱的养老服务。”家住金华开发区三江街道工商城小区的余女士告诉记者。
余女士的父亲今年80多岁,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自理能力很差。她无力照顾,想把父亲送进养老院,但父亲不愿意去,只能请人照顾。让她无奈的是,找个靠谱的照护者太难了。
余女士发现,在劳务市场找人照护老年人,很难找到像养老机构护理员那样的专业人员,只能找照护老年人的保姆,但合适的保姆也很难找。
余女士所住小区有一家家政公司。了解她的需求后,该公司推荐了一名50多岁的保姆,称其照护老年人经验丰富,会做饭。
“几天后,我发现对方不够耐心。”余女士说,她父亲老是忘了吃药,每月花4000多元请的保姆并没有起到提醒作用。她要求家政公司换人,但对方推荐的几个保姆都难以让人满意。“我想找会做饭、懂点医疗护理的保姆,但一直没找到。”
家住婺城区城北街道的吴阿姨也有烦恼:老伴因脑梗卧床,几乎每个月都会去医院看病。女儿在外地,独自照顾老伴让她身心俱疲。“年纪大了,力不从心。”她想请护工住家照顾,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会照顾瘫痪病人的护工不好找,开价5000元一个月,没找到合适的人。价格如果太高,我家承受不起。”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像余女士、吴阿姨的烦恼并不是个例。截至目前,金华124万名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超过120万人选择居家和社区养老。庞大的刚需带动了老年人护理的迅猛发展,但“量质齐缺”的痛点也亟待解决。
实际上,护理老年人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包括生活护理、助餐服务、助浴服务、助洁服务、助行服务、助医服务等一系列内容。采访中,养老、医疗机构普遍反映养老护理员照顾老人比较辛苦,薪酬也比较低。
来自湖北的雷勇桃在市第五医院康复分院当养老护理员。5月20日中午,她正在给百岁老人陈奶奶“喂饭”。陈奶奶卧床多年,如今吃饭靠鼻饲。做了6年护理员的雷勇桃极为耐心,每当老人挡住脸或按压鼻饲管时,她就轻声细语安抚老人,让对方好好“吃饭”。病房里有4名老人,她轮流照顾,每隔两小时给老人翻身,配合护士看好老人,推老人去做康复。
“每年我就请一个月的假期回老家,其他时候是24小时在病房照顾老人。”57岁的雷勇桃说,这样的工作,时间长、强度大,非常辛苦,年轻人很难接受。她有三级养老护理员证,照顾4个老人,一个月有7000多元收入。“相比月嫂,这活不好做、挣得少。”
59岁的俞雪琴做了10多年养老护理工作。“遇上个别不讲理的家属,心里确实不好受。”她说,护工这一职业社会地位不高,有些人对他们存在误解。
市第五医院康复分院有260名老人、70多名养老护理员。“在这里,最高照护费用为每人每天85元,所以护理员的工资高不了。住这里的老人大多选择一对多服务,就是一个养老护理员服务不超过4个老人。”为该分院提供照护服务的爱加康陪护公司相关负责人严雨珍介绍,这里的养老护理员平均年龄约55岁,文化程度相对较低,30%以上持有养老护理员证。同时,受年龄限制,部分护理员难以享受到养老保险、持证岗位津贴等待遇。
“大多200元一天,需要特别护理的老人最高收260元一天。”入驻金华市人民医院的田野风家政公司相关负责人马女士说,在医院照顾老人要求高,但薪资并不高,因此从事这一行的年龄在50岁至60岁之间。“40多岁相对年轻、愿意干这行的人很少。”
金东悦年怡养护理院院长吴肖珍说,招人难留人难。造成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以来养老护理行业社会地位不高,特别是部分年轻人对其认可度不高,导致这一行业缺乏“新鲜血液”流入。
金华众邦怡养院相关负责人刘昌潍介绍,目前在该院从事护理工作的以五六十岁的外地务工人员为主,年龄偏大,学历偏低。
在金华市第五医院康复分院院长钱雪芬看来,养老服务是一项专业性工作,需要培育专业化养老服务队伍。
今年我市十方面民生实事在养老帮困方面提出,将新增养老护理、应急救护“双持证”护理员1000人,开展养老护理服务人员培训1.2万人次,一定程度上助力养老护理员队伍壮大。今年一季度新增养老护理、应急救护“双持证”护理员500多人,已培训养老护理服务人员4000多人次。
“养老护理刚需进一步扩大,但目前来说持证上岗的护理员还不够。”钱雪芬说,究其原因,目前从业者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考养老护理员证有难度,能够拿到医疗护理员证的更少。在市第五医院康复分院提供照护服务的爱加康陪护公司周周有培训、月月有主题,邀请医护人员、专业人士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实操技能水平。“尽管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这些人实操能力很强,但难过书面理论关、机考关。”
钱雪芬认为,要形成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德技兼备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应该建立职业培训、职称晋升、待遇提升等配套制度,扩大包括养老护理员在内的养老服务人才输送渠道,拓展养老服务人才职业空间,提高养老服务人才社会地位。
03
母婴护理需求分化 市场倒逼行业升级
“这里有24小时医疗团队和绿色急救通道,应对突发情况更专业。”近日,一名入住金华市人民医院云玥产后照护中心的年轻妈妈如是说。
据了解,依托于金华市人民医院,云玥产后照护中心拥有如下优势:配备产科、儿科、营养科、中医科、康复科等在职专家定时查房;专业护士承担新生儿护理;与急救科室共建绿色通道;甄选优质月嫂服务团队;由专业营养师搭配月子餐;各区域卫生环境的清洁标准高于酒店管理标准。
王女士选择了在金华市区已运营8年的私立机构——季橙月子护理中心。“这里的月嫂是护理中心自己培养的,每天为新生儿洗澡按摩并做紫外线消毒,产后修复也很专业,还有婴儿早教课程,让我学到不少科学育儿知识。”
多元化的服务选择,让不同家庭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月子护理方案。东阳市民申屠女士通过相关机构推荐,选择了居家月嫂。她说:“费用比住月子中心省了约一半,服务也有保障。”
周女士选择的是“组合式”方案。她表示:“前期在医院月子中心度过关键恢复期,后期居家护理,既能获得专业医疗支持,又能控制整体费用。”
从业多年的月嫂蒋梅兰说:“客户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以前只要把孩子和产妇照顾好就行,现在却需要掌握更多技能,比如通乳、早教、营养配餐等。”
云玥产后照护中心月嫂刘阿姨介绍,她之前求职时,曾辗转于私立机构和公立机构之间。“私立机构注重服务细节,医院更强调医疗规范,两者经验结合能更好地照顾母婴。”
记者走访发现,无论是医院附属的月子中心,还是私立护理机构,都在不断提升服务标准,专业化成为行业竞争的核心。
“月嫂不是只拿到月嫂证就行。现在客户需求不一样,有的想要会早教的,有的需要懂产后修复的,我们就培养月嫂考取不同的专业证书,像早教证、产后康复师证这些。”季橙月子护理中心工作人员珍珍介绍,他们的月嫂都要通过系统培训,并由授权机构颁发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
然而,行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多重挑战依然存在。云玥产后照护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受生育率下滑影响,入住人数相比去年同期略有减少。为了让更多孕妇了解医院附属月子中心,他们通过微信朋友圈等网络渠道展示工作日常、服务内容、月子餐、护士照护等场景,并与社区合作开展孕期科普活动,希望提前接触潜在客户。
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变化,给一些月子中心带来不少压力。季橙月子护理中心曾经因为其他新开业月子会所“装修更时尚”而流失客户。“曾有一对闺蜜来中心参观,其中一人选择了这里,而另一人选择了装修更符合审美的一家新的私立月子中心。”珍珍说,年轻妈妈不仅看重专业水平,还注重环境体验和社交属性。不过,也有部分私立月子中心存在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过度营销的现象,甚至出现“网红装修”与“专业护理”不匹配的问题。在网络平台搜索“金华月子中心会所”,能找到不少消费者的体验与测评。
居家月嫂市场的乱象,让不少家庭头疼。市民申屠女士说:“在选月嫂时,发现面试的3个月嫂都不是本地人,而且都是60后、70后,担心生活习惯会有差异。现在想找个善于沟通的年轻月嫂,太难了。”
李女士遇到过花高价请的月嫂连基本通乳都不会,乳腺炎发作时只能另请催乳师的情况。关于这一点,季橙月子护理中心负责人汪女士表示,月嫂流动性大,深层原因包括工作强度大、社会认同感低、社会保障不完善等因素。“很多人干一段时间就不干了,尤其是年轻月嫂,很难长期坚持。”
还有一个问题是月嫂私自接单。相关机构工作人员介绍:“有些月嫂通过机构培训获得资质后,就私下接单赚外快,不仅违反了职业规范,也给服务质量带来隐患。”这些私自接单的月嫂,往往缺乏机构的监管,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一旦出现问题,客户维权很困难。“有的客户找了私单月嫂,结果服务到一半人不见了,钱也退不回来,最后只能自认倒霉。”
面对这些挑战,多方在积极寻求突破。为破解人才困境,金华职业技术大学于2024年开设了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融合了医学、教育、艺术等多学科知识,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此同时,政府通过社保补贴政策,鼓励企业为月嫂缴纳社会保险,稳定从业人员队伍。部分专业机构开始建立标准化培训体系,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只有规范起来,行业才能长远发展。”汪女士说,标准化的培训和服务流程,不仅能提升服务质量,也能增强消费者的信任。
“市场上既有接受过系统培训的专业人才,也有仅凭经验上岗的从业人员。” 采访中,多名年轻妈妈建议,“挑选月嫂时,要事先了解相关专项技能情况,选择正规机构签约。”
本文来自【金华日报-金华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